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冰箱冷凝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冰箱用丝管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所述冷凝器本体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对所述冷凝器本体进行安装固定的限位组件,所述冷凝器本体的外侧设有用于增加散热效率的分隔组件;叠放过程中固定筒对相互叠放的底板进行支撑限位,保证了冷凝器本体之间相互有空间,防止了在运输时冷凝器本体之间的相互磕碰,在安装时只需将固定筒和U形架与冰箱相贴合即可通过U形架对输送的风进行导向,增加了冷凝器本体的散热效果,且卡接头和支撑杆以及顶杆对冷凝器本体进行支撑限位,保证了冷凝器本体安装的稳定性,垫片和橡胶垫减少震动传递,保证了冷凝器本体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稳定。凝器本体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稳定。凝器本体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冰箱用丝管冷凝器
[0001]本技术属于冰箱冷凝器
,具体涉及一种冰箱用丝管冷凝器。
技术介绍
[0002]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冰箱中使用冷凝器往往是将冷凝器嵌入到冰箱内,使其不占用外部空间,更加平整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现有的冰箱用冷凝器在嵌入到冰箱内部,在冷凝器损坏需要更换时导致在需要更换时较为繁琐,且冷凝管在未安装至冰箱内需要运输时直接裸露在外,在运输途中会有造成损坏的风险。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用丝管冷凝器,具有在安装更换时更加便于操作同时在运输时能够对其起到保护作用的特点。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冰箱用丝管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所述冷凝器本体的外侧设有用于支撑防护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冷凝器本体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对所述冷凝器本体进行安装固定的限位组件,所述冷凝器本体的外侧设有用于增加散热效率的分隔组件。
[0005]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顶杆、卡接头、支撑杆和固定栓,所述卡接头均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杆的两端,所述支撑杆与所述顶杆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栓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
[0006]其中,所述卡接头内侧粘接固定有垫片,所述垫片位于所述卡接头与所述冷凝器本体之间。
[0007]其中,所述卡接头与所述冷凝器本体卡合连接。
[0008]其中,所述固定栓贯穿所述底板,且所述固定栓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0009]其中,所述分隔组件包括U形架、导风口和四个连接环,四个所述连接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U形架的四角,所述导风口与所述U形架固定连接。
[0010]其中,四个所述连接环的位置与所述固定筒位置相对应,所述U形架通过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固定筒卡合连接。
[0011]其中,所述导风口与所述冷凝器本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冷凝器本体输入端与输出端均贯穿所述U形架。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U形架和底板的配合对冷凝器本体进行包围防护,防止在运输途中产生磕碰,同时在运输时可将底板进行叠放,减小空间占用,在叠放过程中固定筒对相互叠放的底板进行支撑限位,保证了冷凝器本体之间相互有空间,防止了在运输时冷凝器本体之间的相互磕碰,在安装时只需将固定筒和U形架与冰箱相贴合即可通过U形架对输送的风进行导向,使得冷凝器本体在散热时的空气流动增加,增加了冷凝器本体
的散热效果,且卡接头和支撑杆以及顶杆对冷凝器本体进行支撑限位,保证了冷凝器本体安装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垫片和橡胶垫减少震动传递,防止了冷凝器本体与冰箱产生共振,保证了冷凝器本体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稳定。
[00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冷凝器本体和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图。
[0018]图中:1、冷凝器本体;2、底板;21、固定筒;3、限位组件;31、顶杆;32、卡接头;321、垫片;33、支撑杆;331、橡胶垫;34、固定栓;4、分隔组件;41、U形架;42、导风口;43、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
‑
图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冰箱用丝管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1,冷凝器本体1的外侧设有用于支撑防护的底板2,底板2的一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1,冷凝器本体1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对冷凝器本体1进行安装固定的限位组件3,冷凝器本体1的外侧设有用于增加散热效率的分隔组件4。
[0020]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冷凝器本体1外侧的底板2与冰箱进行固定连接,在安装后,U形架41和连接环43与固定筒21进行配合安装在底板2上,固定筒21通过连接环43对U形架41进行固定限位,从而通过底板2和U形架41的配合对内侧的冷凝器本体1进行支撑防护,且在固定筒21的支撑下,使得冷凝器本体1在运输时方便进行叠放,减少运输的空间占用,同时对冷凝器本体1起到保护支撑作用,避免在运输时对冷凝器本体1造成磕碰损坏,保证了冷凝器本体1的使用效果,且通过底板2与U形架41对冷凝器本体1进行包围,在安装至冰箱内后更加便于更换,只需将底板2从冰箱内拆除即可将冷凝器本体1进行拆除进行更换,且在安装后U形架41和底板2进行配合对冷凝器本体1包围后,U形架41与冰箱箱体相贴合,在通过导风口42增加空气流通时,U形架41对风进行导向,使得吹出的风能够更加聚集的导向到冷凝器本体1处,使得散热效果更佳,同时在顶杆31和卡接头32的配合下对弯折呈“S”字形冷凝器本体1进行相互支撑连接,在通过支撑杆33和固定栓34的配合将冷凝器本体1安装至底板2的一侧,同时支撑杆33与固定栓34和底板2的贴合处安装的橡胶垫331用于减震缓冲,防止冰箱在使用时与冷凝器本体1发生共振,避免异响的产生,保证冰箱的静谧性。
[0021]限位组件3包括顶杆31、卡接头32、支撑杆33和固定栓34,卡接头32均固定连接于顶杆31的两端,支撑杆33与顶杆31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栓34与支撑杆33固定连接;顶杆31和卡接头32对冷凝器本体1进行支撑加固,增加在运输时的强度,防止晃动使得冷凝器本体1产生,同时在支撑杆33和固定栓34连接后将冷凝器本体1固定在底板2上进行限位固定,保证运输以及安装后的定位作用。
[0022]卡接头32内侧粘接固定有垫片321,垫片321位于卡接头32与冷凝器本体1之间;卡接头32内侧的垫片321用于对冷凝器本体1起到保护,减小卡合时卡接头32对冷凝器本体1的摩擦,同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小在意外跌落时震动的传递,以及减少安装在冰箱后
共振的发生。
[0023]卡接头32与冷凝器本体1卡合连接;卡接头32与冷凝器本体1卡合后在顶杆31的支撑下,对冷凝器本体1的弯折处进行保护,防止冷凝器本体1的弯折处发生过度弯折对正常的散热产生影响,顶杆31和卡接头32在冷凝器本体1内侧交错设置,能够对两侧的弯折处均有保护作用,同时对冷凝器本体1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冷凝器本体1在底板2表面发生横向滑动导致的弯折处外侧磕碰,进一步的提升对冷凝器本体1的保护作用。
[0024]固定栓34贯穿底板2,且固定栓34与支撑杆33固定连接,支撑杆33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31;固定栓34贯穿底板2后与支撑杆33进行连接,支撑杆33和固定栓34与底板2相接触的位置均设置橡胶垫331,用于对设备发生的震动进行缓冲,防止冷凝器本体1产生共振,保证了冰箱使用时的静谧性,同时保证了冷凝器本体1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稳定。
[0025]分隔组件4包括U形架41、导风口42和四个连接环43,四个连接环43分别固定连接于U形架41的四角,导风口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箱用丝管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本体,所述冷凝器本体的外侧设有用于支撑防护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冷凝器本体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对所述冷凝器本体进行安装固定的限位组件,所述冷凝器本体的外侧设有用于增加散热效率的分隔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箱用丝管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顶杆、卡接头、支撑杆和固定栓,所述卡接头均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杆的两端,所述支撑杆与所述顶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栓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冰箱用丝管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头内侧粘接固定有垫片,所述垫片位于所述卡接头与所述冷凝器本体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冰箱用丝管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明辉,谭圣煊,门政,谭继波,孙蓉,刘璐,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安泰电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