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九江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3559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设备,包括:站立板、举重杆、负重片、控制系统、报警系统以及脉搏传感器;站立板上对立设置有两根支撑柱,每根支撑柱的上端均设置有水平杆;举重杆设置在两根水平杆之间,两侧的支撑柱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举重杆的支撑结构;负重片设置有多个,多个负重片等分成两组后套设在两侧的水平杆上,负重片能在外力作用下从水平杆上滑动到举重杆上;控制系统用于操作水平杆转动或者控制负重片从水平杆上滑动到举重杆上,报警系统与控制系统连接;脉搏传感器设置在举重杆上且与控制系统连接;提供了一种能根据每位运动可承受的最大负荷进科学进行力量训练的设备。设备。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训练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体操运动员提高上肢力量的方法一般有:手持哑铃做手臂屈伸、扩胸、外展、绕环等练习;两手交替快速冲拳或者手提重物冲拳;或者通过单杠进行引体起向上等等都是锻炼上肢力量的好方法;为了倒到更好的训练效果,通过以上方法进行上肢力量训练时,需要在身体可以承受的负荷范围内不限制次数,每次练习到做不下去为止。
[0003]但是负荷和重复次数之间是负相关的,长期超负荷锻炼,会使人产生沮丧、抑郁、易激动、焦虑不安等不适的感觉;或者也会造成运动能力的;甚至长时间超负荷的剧烈运动会产生免疫抑制蛋白,也可引起免疫细胞凋亡,使免疫细胞数量减少,最终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但是现有的力量训练设备不能对每个运动员所能承受的的负荷量进行科学判断,使得最后的训练效果不佳,甚至有很多运动员还会因为过度训练对身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设备,提供了一种能根据每位运动可承受的最大负荷进科学进行力量训练的设备。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设备,包括:
[0006]站立板,其上对立设置有两根支撑柱,每根支撑柱的上端均设置有水平杆;
[0007]举重杆,设置在两根水平杆之间,且举重杆的两端面与水平杆的端面光滑相接,两侧的支撑柱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举重杆的支撑结构;
[0008]负重片,设置有多个,多个负重片等分成两组后套设在两侧的水平杆上,负重片能在外力作用下从水平杆上滑动到举重杆上;
[0009]控制系统,用于操作水平杆转动或者控制负重片从水平杆上滑动到举重杆上;
[0010]报警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0011]脉搏传感器,设置在举重杆上且与控制系统连接。
[0012]支撑结构包括倒L型支撑杆,倒L型支撑杆的下端与支撑柱固定连接,倒L型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支撑举重杆的支撑件。
[0013]支撑件为半圆环结构,支撑件的内圈直径不小于举重杆的外径。
[0014]每根支撑柱的顶部均设置有电机槽,电机槽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且与水平杆连接,水平杆为螺杆,负重片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环,转环与水平杆螺纹连接,举重杆的两端设置有螺纹且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举重杆的两端面均设置有矩形卡接块,水平杆的外端面设置有与矩形卡接块相配适的矩形槽,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一个支撑柱上且相互连接的控制芯片和供电电路,控制芯片和供电电路均与电机连接。
[0015]每个负重片均包括依次粘合在一起的电磁铁、橡胶层以及永磁铁,电磁铁、橡胶层以及永磁铁均为环状结构,任意相邻的两个负重片上的电磁铁与永磁铁相邻设置,每个橡
胶层内设置有用于给对应的电磁铁供电的直流电源,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一个支撑柱上且相互连接的控制芯片和供电电路,供电电路与直流电源无线连接。
[0016]控制系统上还设置有与分别控制芯片连接的输入模块和存储模块,输入模块和存储模块也相互连接。
[0017]举重杆包括位于中间的手握端和分别与手握端的两端螺纹连接的负重端,手握端光滑设置且其上设置有橡胶防滑圈,两侧的负重端上均设置有外螺纹且两侧螺纹旋向相反。
[0018]举重杆包括位于中间的手握端和分别与手握端的两端螺纹连接的负重端,手握端侧面为光滑设置且其上设置有橡胶防滑圈,两侧的负重端侧面也为光滑设置,负重端的外侧面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负重片的卡槽,卡槽的宽度不小于负重片的宽度,每个负重端上还配设有外圈挡块,外圈挡块与负重端螺纹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设备,通过脉搏传感器能够对训练者运动前后的的脉搏数据进行分析和检测,并以此来判断训练者是否在能力所能承受的负荷范围内进行训练,如果判断到该负荷超过训练者能承受的范围,则能通过控制系统对其训练时的负重进行减少,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对训练者所能承受的负荷进行一个科学的分析和监测,让训练者能在一个合适的负荷范围内进行科学的训练,从而可以促使训练者能达到一个较好的训练效果,也避免了因训练负荷不当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伤害的问题;
[002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设备,可以同时用来进行举重、引体向上以及与哑铃相关的上肢力量训练,解决了现有的训练设备训练方式单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设备的主视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水平杆与举重杆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设备上负重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设备上举重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站立板,2.支撑柱,3.水平杆,4.举重杆,5.负重片,6.电机,7.倒L型支撑杆,8.支撑件,9.矩形卡接块,10.矩形槽,11.电磁铁,12.橡胶层,13.永磁铁,14.直流电源,15.手握端,16.负重端,17.橡胶防滑圈,18.卡槽,19.外圈挡块,20.脉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方案。
[0028]实施例1
[0029]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站立板1、举重杆4、负重片5、控制系统、报警系统以及脉搏传感器;站立板1上对立设置有两根支撑柱2,每根支撑柱2的上端均设置有水平杆3;举重杆4设置在两根水平杆3之间,且举重杆4的两端面与水平杆3的端面光滑相接,两侧的支撑柱2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举重杆4的支撑结构;负重片5设置有多个,多个负重片5等分成两组后套设在两侧的水平杆3上,负重片5能在外力作用
下从水平杆3上滑动到举重杆4上;控制系统用于操作水平杆3转动或者控制负重片5从水平杆3上滑动到举重杆4上,报警系统与控制系统连接;脉搏传感器20设置在举重杆4上且与控制系统连接。
[0030]进一步地,支撑结构包括倒L型支撑杆7,倒L型支撑杆7的下端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倒L型支撑杆7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支撑举重杆4的支撑件8。支撑件8为半圆环结构,支撑件8的内圈直径不小于举重杆4的外径,平时不需要锻炼时,举重杆4卡接在两个支撑件8上侧。
[0031]用脉搏来判断自己的运动量是否合适是一种简单而准确的方法,因此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力量训练设备进行力量训练的首次,训练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先将负重片5从水平杆3上放置在举重杆4的两端进行举重练习,并且锻炼之前训练者需将脉搏传感器20带在自己的手腕上对自己的脉搏进行检测,同时脉搏传感器20会将检测到的数据实时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会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具体地:每次运动前静止状态下,脉搏传感器20会对训练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站立板(1),其上对立设置有两根支撑柱(2),每根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均设置有水平杆(3);举重杆(4),设置在两根所述水平杆(3)之间,且所述举重杆(4)的两端面与所述水平杆(3)的端面光滑相接,两侧的所述支撑柱(2)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举重杆(4)的支撑结构;负重片(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负重片(5)等分成两组后套设在两侧的所述水平杆(3)上,所述负重片(5)能在外力作用下从所述水平杆(3)上滑动到所述举重杆(4)上;控制系统,用于操作所述水平杆(3)转动或者控制所述负重片(5)从所述水平杆(3)上滑动到所述举重杆(4)上;报警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脉搏传感器(20),设置在所述举重杆(4)上且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倒L型支撑杆(7),所述倒L型支撑杆(7)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柱(2)固定连接,所述倒L型支撑杆(7)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举重杆(4)的支撑件(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8)为半圆环结构,所述支撑件(8)的内圈直径不小于所述举重杆(4)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均设置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内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且与所述水平杆(3)连接,所述水平杆(3)为螺杆,所述所述负重片(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与所述水平杆(3)螺纹连接,所述举重杆(4)的两端设置有螺纹且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举重杆(4)的两端面均设置有矩形卡接块(9),所述水平杆(3)的外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矩形卡接块(9)相配适的矩形槽(10),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一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清华宋涛陈娟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