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酯型儿茶素的酶盐偶联催化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深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聚酯型儿茶素的酶盐偶联催化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酯型儿茶素(Theasinensins, TSs)是红茶、黑茶等发酵茶类的一种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其含量远高于红茶、黑茶等发酵茶类的重要化学物质
‑‑‑
茶黄素,而且具有独特的风味化学特性,以及显著的抗氧化、防癌抗癌、消炎、杀菌、抗病毒、降血糖、降胆固醇等生物活性和药理功效,近些年备受茶叶风味化学和功能挖掘研发的广泛关注。聚酯型儿茶素是以儿茶素为底物的二聚态氧化物,主要包括TSA、TSB、TSC等物质,目前以单一的多酚氧化酶催化合成法为主。多酚氧化酶催化合成聚酯型儿茶素的主要过程为,茶儿茶素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进行酶促氧化聚合反应,首先形成邻醌,邻醌再经复杂的氧化聚合反应,形成种类繁多的氧化聚合物,该酶促化学反应机理是红茶、黑茶、乌龙茶等茶类发酵机理和茶饮料风味品质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
[0003]通过深入研究不同酶源对聚酯型儿茶素合成的影响发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聚酯型儿茶素的酶盐偶联催化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绿茶片末为原料,热水浸提,得热水浸提液;2)热水浸提液经冷却、离心除杂处理后,得上清液,即为绿茶浸提液;3)向绿茶浸提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复合氧化还原酶液及辅助盐液混合进行控时发酵,得发酵料液;4)发酵料液经膜滤浓缩、喷雾干燥,得到聚酯型儿茶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型儿茶素的酶盐偶联催化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绿茶片末与热水的固液比g/ml为1:9
‑
12,浸提温度为95℃,浸提时间为70
‑
100min。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型儿茶素的酶盐偶联催化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复合氧化还原酶液由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组成,所述多酚氧化酶来自水果,所述过氧化物酶来自茶叶或水果。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勇,江和源,王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