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气性的抗菌型纺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309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透气性的抗菌型纺织面料,包括亲肤层、基层和抗菌层,所述亲肤层的上方贴合设置有基层,且所述基层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层,并且所述支撑层的上方设置有抗菌层;还包括:吸水膨胀纤维球,设置于所述亲肤层和基层之间,用来实现对汗液的吸取;挥发孔,开设于所述基层的内侧,用来促进汗液的挥发,所述挥发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基层的内侧,且所述挥发孔与吸水膨胀纤维球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亲肤层为弹性棉制成,且所述亲肤层与基层之间均匀设置有吸水膨胀纤维球。该高透气性的抗菌型纺织面料可以在使用时进行快速吸汗,且可以在吸汗后进一步提高透气性,有效提高面料使用舒适度,同时具备高效的抗菌性能,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透气性的抗菌型纺织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高透气性的抗菌型纺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纺织面料又称为针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为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布料制品生产,但是现有的纺织面料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0003]如公开号为CN211683842U的一种抗菌高拉伸纺织面料,其通过在面料的最外层设置抗菌弹性面料来实现初步的抗菌性,同时设置的抗菌弹性面料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复特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本技术在拉伸恢复后最外层的抗菌面料断裂从而导致影响整块面料的抗菌性,但是其用来抗菌的抗菌面料位于整个纺织面料的最外层,导致布料使用过程中抗菌面料容易发生较大程度的磨损,从而影响面料的长久抗菌效果,同时其在使用过程中透气性存在一定的局限,从而降低了面料的使用舒适度,存在着一定的使用缺陷。
[000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高透气性的抗菌型纺织面料,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透气性的抗菌型纺织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纺织面料抗菌效果有限和不便进行高效的透气排汗,使用舒适度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透气性的抗菌型纺织面料,包括亲肤层、基层和抗菌层,所述亲肤层的上方贴合设置有基层,且所述基层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层,并且所述支撑层的上方设置有抗菌层;
[0007]还包括:
[0008]吸水膨胀纤维球,设置于所述亲肤层和基层之间,用来实现对汗液的吸取;
[0009]挥发孔,开设于所述基层的内侧,用来促进汗液的挥发。
[0010]优选的,所述亲肤层为弹性棉制成,且所述亲肤层与基层之间均匀设置有吸水膨胀纤维球,并且所述吸水膨胀纤维球嵌入亲肤层与基层两者的相对面。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吸水膨胀纤维球可以对汗液进行吸收,并通过膨胀推动亲肤层发生形变,进而使得亲肤层的表面呈现凹凸状,从而减小面料与人体之间的贴合面积,提高面料与人体之间的空气流通,利于汗液的干燥,提高了面料的穿着舒适度。
[0012]优选的,所述挥发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基层的内侧,且所述挥发孔与吸水膨胀纤维球的位置相对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挥发孔可以对吸水膨胀纤维球中的挥发出的汗液进行快速引导,使得吸水膨胀纤维球中的汗液课可以快速挥发,利于吸水膨胀纤维球的持续吸汗。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层呈波浪形结构设置,且所述支撑层上下端分别贴合于抗菌层
和基层。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波浪形结构的支撑层通过对基层和抗菌层的支撑,可以有效扩大两者之间的间隙,使得面料内部的空气流通性增加,提高了面料的整体透气性。
[0016]优选的,所述支撑层的斜面内部均匀开设有贯穿式的透气孔,且所述透气孔与挥发孔两者的位置上下对应。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挥发孔中流动的气体可以通过透气孔进行继续流动,使得气体可以在支撑层外侧进行多向流通,进一步提高了面料的透气性。
[0018]优选的,所述抗菌层包括第一耐磨加强筋、抗菌块;
[0019]抗菌块,均匀分布于所述抗菌层的内侧,所述抗菌块的上下表面均开设有凹槽;
[0020]第一耐磨加强筋,对称设置于所述抗菌块的上下面外侧,所述第一耐磨加强筋与凹槽凹凸配合,且上下相邻的所述第一耐磨加强筋呈缠绕状设置。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耐磨加强筋可以对抗菌块进行稳定限位,使得均匀分布的抗菌块可以有效提高面料的整体抗菌性能,避免面料中滋生病菌,同时第一耐磨加强筋也可避免抗菌块直接与外界物体贴合摩擦,避免抗菌块发生损坏而失效,延长了布料的抗菌时效。
[0022]优选的,所述抗菌层还包括第二耐磨加强筋,所述第二耐磨加强筋贴合于抗菌层的侧壁,且所述第二耐磨加强筋与第一耐磨加强筋的缠绕节点位置相对应,并且所述第一耐磨加强筋与第二耐磨加强筋之间留设有透气缝。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耐磨加强筋可以对第一耐磨加强筋、抗菌块的位置进行进一步限定,有效提高了抗菌层的结构稳定性,并且均匀分布的透气缝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料的透气性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透气性的抗菌型纺织面料可以在使用时进行快速吸汗,且可以在吸汗后进一步提高透气性,有效提高面料使用舒适度,同时具备高效的抗菌性能,实用性强;
[0025]1、设置有吸水膨胀纤维球和支撑层,通过支撑层可以有效提高面料各结构层之间的透气性,同时吸水膨胀纤维球可以对汗液进行高效吸收,后续通过膨胀来改变面料与人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面料的透气性和使用舒适性;
[0026]2、设置有抗菌层,通过均匀分布的抗菌块,可以有效提高面料的抗菌效果,避免使用过程中面料滋生细菌,同时第一耐磨加强筋和第二耐磨加强筋的交错分布,可以实现对抗菌块的有效定位和防护,进而延长了面料的抗菌时效,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吸汗前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吸汗后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支撑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抗菌层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抗菌层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第一耐磨加强筋和抗菌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亲肤层;2、基层;3、吸水膨胀纤维球;4、挥发孔;5、支撑层;501、透气孔;6、抗菌层;601、第一耐磨加强筋;602、抗菌块;603、凹槽;604、第二耐磨加强筋;605、透气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透气性的抗菌型纺织面料,包括亲肤层1、基层2和抗菌层6,亲肤层1的上方贴合设置有基层2,且基层2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层5,并且支撑层5的上方设置有抗菌层6;
[0036]还包括:
[0037]吸水膨胀纤维球3,设置于亲肤层1和基层2之间,用来实现对汗液的吸取;
[0038]挥发孔4,开设于基层2的内侧,用来促进汗液的挥发。
[0039]亲肤层1为弹性棉制成,且亲肤层1与基层2之间均匀设置有吸水膨胀纤维球3,并且吸水膨胀纤维球3嵌入亲肤层1与基层2两者的相对面。
[0040]挥发孔4均匀分布于基层2的内侧,且挥发孔4与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透气性的抗菌型纺织面料,包括亲肤层(1)、基层(2)和抗菌层(6),所述亲肤层(1)的上方贴合设置有基层(2),且所述基层(2)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层(5),并且所述支撑层(5)的上方设置有抗菌层(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水膨胀纤维球(3),设置于所述亲肤层(1)和基层(2)之间,用来实现对汗液的吸取;挥发孔(4),开设于所述基层(2)的内侧,用来促进汗液的挥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气性的抗菌型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1)为弹性棉制成,且所述亲肤层(1)与基层(2)之间均匀设置有吸水膨胀纤维球(3),并且所述吸水膨胀纤维球(3)嵌入亲肤层(1)与基层(2)两者的相对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气性的抗菌型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挥发孔(4)均匀分布于所述基层(2)的内侧,且所述挥发孔(4)与吸水膨胀纤维球(3)的位置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气性的抗菌型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5)呈波浪形结构设置,且所述支撑层(5)上下端分别贴合于抗菌层(6)和基层(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涛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欧博特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