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扰延时预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3018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串扰延时预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利用预先训练好的串扰信号预测模型基于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自身属性参数集合和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的位点属性参数集合可以快速、准确、稳定的预测出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第i个干扰位点的第i个串扰信号值,并且,利用预先训练好的串扰延时预测模型基于全部串扰信号值和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串扰关键参数集合可以快速、准确、稳定的预测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串扰延时。本申请的串扰延时的预测过程更为简单、高效,可以大大提高STA中的信号完整性分析效率、并且有效减少计算成本。并且有效减少计算成本。并且有效减少计算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串扰延时预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串扰延时预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集成电路的设计过程中,静态时序分析(Static Timing Analysis,STA)是贯穿始终、不可或缺的验证步骤。对于电路中路径时序的严格要求使得设计人员不得不频繁调用STA工具,以避免时序冲突的发生。当前STA的运行效率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制约:其一是算法本身的复杂性,其二则是不可避免的串扰效应。
[0003]在算法稳定的情况下,集成电路技术不断探索,金属层数增加、连线收窄且设备间存在大量互连等现象,导致电路出现耦合效应,当这种耦合效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其产生的毛刺和串扰噪声信号会显著改变原本信号的波形,造成信号延时的变化,甚至影响电路的逻辑功能。
[0004]现有技术中引入了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SI)的概念以分析这些日益严重的串扰问题。例如,为了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业界普遍依托于电流源模型,对电路信号的波形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多次迭代获得一个收敛的最终结果以确定串扰引起的串扰延时。但是,这种仿真计算不但占用大量的计算资源,而且相当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串扰延时预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串扰延时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获取待预测受扰网络的自身属性参数集合、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串扰关键参数集合和第i个干扰位点的位点属性参数集合,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为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相应的干扰者对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产生干扰的一个点,1≤i≤I,I为影响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干扰位点的总数;
[0008]利用预先训练好的串扰信号预测模型基于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自身属性参数集合和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的位点属性参数集合预测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第i个干扰位点的第i个串扰信号值;
[0009]利用预先训练好的串扰延时预测模型基于I个串扰信号值和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串扰关键参数集合预测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串扰延时。
[0010]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串扰延时预测方法,所述利用预先训练好的串扰延时预测模型基于I个串扰信号值和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串扰关键参数集合预测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串扰延时,包括:
[0011]将I个串扰信号值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以获得串扰信号序列;
[0012]确定I是否大于预定数目;
[0013]在I大于等于所述预定数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串扰信号序列中排序靠前的预定数目的串扰信号值和所述串扰关键参数集合确定一个特征向量;或者在I小于所述预定数目的情况下,在所述串扰信号序列的后面增加预定补充值以使所述串扰信号序列包括所述预定数目的串扰信号值,根据所述预定数目的串扰信号值和所述串扰关键参数集合确定一个特征向量;
[0014]将所述特征向量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串扰延时预测模型,以通过所述预先训练好的串扰延时预测模型预测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串扰延时。
[0015]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串扰延时预测方法,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自身属性参数集合包括: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累积电容的电容值、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切换信号的过渡时间和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总耦合电容的电容值中的至少一种。
[0016]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串扰延时预测方法,获取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的位点属性参数集合,包括:
[0017]确定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对应的第i个串扰模型的驱动等效电阻的第一阻值、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上游电阻的第二阻值、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下游电阻的第三阻值、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中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与所述干扰者的耦合电容的电容值、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中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输出处的负载电容的电容值、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中所述干扰者的切换信号的过渡时间、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中第一连线电容的电容值和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中第二连线电容的电容值;
[0018]基于所述第一阻值、所述第二阻值和所述耦合电容的电容值确定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的第一时间参数;
[0019]基于所述第一阻值、所述第二阻值、所述第三阻值、所述耦合电容的电容值、所述负载电容的电容值、所述第一连线电容的电容值和所述第二连线电容的电容值确定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的第二时间参数;
[0020]根据所述第一阻值、所述第二阻值、所述耦合电容的电容值、所述负载电容的电容值、所述第一时间参数、所述第二时间参数和所述干扰者切换信号的过渡时间确定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的位点属性参数集合。
[0021]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串扰延时预测方法,利用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的所述第一时间参数:
[0022]t
xi
=(R
di
+R
si
)*C
xi
[0023]t
xi
表示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的所述第一时间参数,R
di
表示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的驱动等效电阻的第一阻值,R
si
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上游电阻的第二阻值,C
xi
表示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中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与所述干扰者的所述耦合电容的电容值。
[0024]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串扰延时预测方法,利用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的第二时间参数,包括:
[0025]t
vi
=(R
di
+R
si
)*(C
xi
+C
2i
+C
Li
)+(R
ei
*C
Li
+R
di
*C
1i
)
[0026]t
vi
表示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的第二时间参数,R
di
表示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的驱动等效电阻的第一阻值,R
si
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上游电阻的第二阻值,C
xi
表示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中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与所述干扰者的所述耦合电容的电容值,C
Li
表示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中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输出处的所述负载电容的电容值,C
1i
表示所述第i个串扰模
型中的所述第一连线电容的电容值,C
2i
表示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中的所述第二连线电容的电容值。
[0027]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串扰延时预测方法,所述串扰关键参数集合包括连接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驱动引脚处切换信号的过渡时间、与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输出端连接的负载单元的输入引脚处切换信号的过渡时间、所述负载单元的输出引脚处切换信号的过渡时间、所述驱动引脚处的非信号完整性模式时延、所述输入引脚处的非信号完整性模式时延、所述输出引脚处的非信号完整性模式时延和所述负载单元的电压级别中的至少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扰延时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受扰网络的自身属性参数集合、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串扰关键参数集合和第i个干扰位点的位点属性参数集合,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为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相应的干扰者对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产生干扰的一个点,1≤i≤I,I为影响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干扰位点的总数;利用预先训练好的串扰信号预测模型基于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自身属性参数集合和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的位点属性参数集合预测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第i个干扰位点的第i个串扰信号值;利用预先训练好的串扰延时预测模型基于I个串扰信号值和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串扰关键参数集合预测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串扰延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扰延时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先训练好的串扰延时预测模型基于I个串扰信号值和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串扰关键参数集合预测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串扰延时,包括:将I个串扰信号值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以获得串扰信号序列;确定I是否大于等于预定数目;在I大于等于所述预定数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串扰信号序列中排序靠前的预定数目的串扰信号值和所述串扰关键参数集合确定一个特征向量;或者在I小于所述预定数目的情况下,在所述串扰信号序列的后面增加预定补充值以使所述串扰信号序列包括所述预定数目的串扰信号值,根据所述预定数目的串扰信号值和所述串扰关键参数集合确定一个特征向量;将所述特征向量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串扰延时预测模型,以通过所述预先训练好的串扰延时预测模型预测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串扰延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扰延时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自身属性参数集合包括: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累积电容的电容值、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切换信号的过渡时间和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的总耦合电容的电容值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扰延时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的位点属性参数集合,包括:确定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对应的第i个串扰模型的驱动等效电阻的第一阻值、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上游电阻的第二阻值、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下游电阻的第三阻值、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中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与所述干扰者的耦合电容的电容值、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中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输出处的负载电容的电容值、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中所述干扰者的切换信号的过渡时间、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中第一连线电容的电容值和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中第二连线电容的电容值;基于所述第一阻值、所述第二阻值和所述耦合电容的电容值确定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的第一时间参数;基于所述第一阻值、所述第二阻值、所述第三阻值、所述耦合电容的电容值、所述负载电容的电容值、所述第一连线电容的电容值和所述第二连线电容的电容值确定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的第二时间参数;根据所述第一阻值、所述第二阻值、所述耦合电容的电容值、所述负载电容的电容值、
所述第一时间参数、所述第二时间参数和所述干扰者切换信号的过渡时间确定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的位点属性参数集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扰延时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的所述第一时间参数:t
xi
=(R
di
+R
si
)*C
xi
t
xi
表示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的所述第一时间参数,R
di
表示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的驱动等效电阻的第一阻值,R
si
所述第i个干扰位点上游电阻的第二阻值,C
xi
表示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中所述待预测受扰网络与所述干扰者的所述耦合电容的电容值。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扰延时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第i个串扰模型的第二时间参数,包括:t
vi
=(R
di
+R
si
)*(C
xi
+C
2i
+C
Li
)+(R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春阳于泽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鸿芯微纳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