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毛混纺纱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285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棉毛混纺纱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面料由棉毛混纺纱经过纺织制成;所述棉毛混纺纱由棉线与羊毛线混纺制得;所述棉毛混纺纱中棉线与羊毛线之间的比例为0.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毛混纺纱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的说是一种棉毛混纺纱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单一纤维纺制的纯纺纺织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虽然有机棉和羊毛各自均具有许多优点,应用也很广泛,但是这两种纤维单独纺制而成的产品也存在一些不足。纯棉质地的纺织品吸湿性能良好,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洗涤方便,应用范围也最为广泛,但其抗皱性能较差,保暖性也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毛质纺织品的弹性性能十分优异,保暖性和吸湿性均较好,然而价格昂贵,洗涤困难,而且紧贴皮肤时会产生刺痒和刺痛的感觉。但将有机棉纤维和羊毛进行混纺却可以使生产出的产品在结合两种纤维优点的同时弥补各自的不足。经纺制得到的混纺织物弹性相比于棉织物有明显的改善,不仅具有柔软触感、吸放湿好、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还具备了羊毛的强悬垂性,保暖性强等优良特性。而羊毛纤维与棉纤维进行混纺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问题就是纤维间的抱合力,纤维间的抱合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混纺纱的质量。
[0003]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关于棉毛混纺纱面料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610201306.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棉毛混纺纱纤维间抱合力的纺纱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羊毛纤维置于温度为55℃~65℃,超声波功率为200W~230W的环境中超声处理;将棉纤维置于温度为60℃~80℃,超声波功率为230W~250W的环境中超声处理;S2、对所述步骤S1中超声处理后的羊毛纤维、棉纤维分别进行开棉工序、梳棉工序和并条工序;S3、对所述步骤S2中并合后的羊毛纤维与并合后的棉纤维进行混并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得到棉毛混纺纱。该方案中在对羊毛纤维和棉纤维进行超声处理时,会在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的表面产生深浅不一、随机分布的坑穴,从而在纤维材料上形成了强力弱环,降低了纤维材料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棉毛混纺面料所存在的难以兼顾纤维间抱合力和纤维强度的缺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棉毛混纺纱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棉毛混纺纱面料,所述面料由棉毛混纺纱经过纺织制成;所述棉毛混纺纱由棉线与羊毛线混纺制得;所述棉毛混纺纱中棉线与羊毛线之间的比例为0.6

0.7:0.3

0.4;所述棉线由棉纤维与芳纶纤维混纺制成,且两者的比例为1:1;所述羊毛线由羊毛纤维与芳纶纤维混纺制成,且两者之间的比例为1:1;所述芳纶纤维为异形纤维,横截面呈十字形;
[0006]所述棉毛混纺纱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棉纤维与芳纶纤维按照1:1的比例进行混纺,制得棉线;将羊毛纤维与芳纶纤维按照1:1的比例进行混纺,制得羊毛线;
[0008]S2:在S1步骤的基础上,将棉线与羊毛线按照0.6

0.7:0.3

0.4的比例进行混纺,
制得棉毛混纺纱;
[0009]S3:在S2步骤的基础上,将棉毛混纺纱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纺织,制成成品面料;
[0010]所述S1步骤中的棉纤维与羊毛纤维使用蒸馏水中进行清洗,15~30min后取出沥干,并将沥干后的棉纤维与羊毛纤维分别使用微波进行干燥;所述S1步骤中的棉纤维与羊毛纤维干燥后分别进行混纺,制成棉线与羊毛线;
[0011]工作时,将棉纤维与芳纶纤维混纺制成棉线,将羊毛纤维与芳纶纤维混纺制成羊毛线,之后,将羊毛线与棉线混纺制成棉毛混纺纱并将其经过纺织后制成成品面料,同时,由于芳纶纤维是横截面呈十字形的异形纤维,因此,在棉纤维与芳纶纤维混纺并制成棉线的过程中,部分棉纤维将嵌入到芳纶纤维表面的沟槽中,从而提升棉纤维与芳纶纤维之间的抱合力,降低棉线在制成面料并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散开、分离的可能,同时,通过芳纶纤维的特性,能够有效的提升棉线的强度,降低棉线断裂的可能,进而提升制备得到的面料的强度性能;
[0012]同时,羊毛纤维与芳纶纤维混纺并制成羊毛纤维的过程中,部分羊毛纤维嵌入到芳纶纤维表面的沟槽中,提升羊毛纤维与芳纶纤维之间的抱合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羊毛纤维与芳纶纤维之间出现散开、分离的可能性,同时,通过芳纶纤维的特性能够有效的提升羊毛纤维的强度,降低羊毛线断裂的可能,提升制备得到的面料的强度性能;
[0013]同时,将棉纤维与羊毛纤维分别制成棉线与羊毛线后再进行混纺得到棉毛混纺纱,由于棉线相对棉纤维较粗,羊毛线相对羊毛较粗,在棉线与羊毛线进行混纺的过程中,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大,从而提升棉线与羊毛线之间的摩擦力,使混纺后得到的棉毛混纺纱内的纱线抱合力较大,降低使用过程中棉毛混纺纱散开、分离的可能,保证棉毛混纺纱的结构稳定,提升制备得到的面料的强度性能;
[0014]同时,通过使用芳纶纤维进行混纺分别制成棉线与羊毛线,提升纱线内部的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能够避免对棉纤维和羊毛纤维表面进行处理并在两者的表面生成深浅不一、随机分布的坑穴,在纤维材料上形成了强力弱环,影响到纤维材料的强度。
[0015]优选的,所述芳纶纤维在制备过程中向熔体状态的芳纶原料中均匀添加有磁粉微粒;所述磁粉微粒在芳纶纤维中的添加量为1.5wt%

2wt%;所述磁粉微粒的材质为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铬、金属磁粉与钡铁氧体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磁性颗粒的表面包覆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磁性颗粒具有磁性,且不同磁性颗粒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磁力;
[0016]工作时,由于芳纶纤维中均匀混入有磁粉微粒,且不同的磁粉微粒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磁力,因此,面料中的不同的芳纶纤维之间同样存在相互吸引的磁力,同时,棉纤维和羊毛纤维分别与芳纶纤维混纺得到棉线和羊毛线,因此,在使用羊毛线与棉线混纺制成棉毛混纺纱后,棉毛混纺纱内部的棉线与羊毛线受自身存在的芳纶纤维的影响,相互之间存在吸引力,提升棉线与羊毛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棉毛混纺纱内部的棉线与羊毛线之间的抱合力,降低棉毛混纺纱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散开、分离的可能性,提升制备得到的面料的强度。
[0017]优选的,所述芳纶纤维在制备过程中向熔体状态的芳纶原料中均匀添加有三氧化二铝微粒;所述三氧化二铝微粒在芳纶纤维中的添加量为2.5wt%

3.5wt%;所述芳纶纤维的中间位置存在通孔,即芳纶纤维为中空纤维;
[0018]所述芳纶纤维在混纺前,对芳纶纤维使用稀盐酸进行洗涤10

15min;所述芳纶纤
维洗涤使用稀盐酸洗涤完成后,将芳纶纤维使用蒸馏水中进行清洗,15

30min后取出沥干,并将沥干后芳纶纤维使用微波进行干燥;
[0019]工作时,由于芳纶纤维在纺纱过程中均匀混入三氧化二铝微粒,使用稀盐酸对芳纶纤维进行洗涤时,芳纶纤维中混入的三氧化二铝微粒在接触到稀盐酸后两者之间发生反应,产生溶解,在芳纶纤维中的三氧化二铝微粒溶解后,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毛混纺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由棉毛混纺纱经过纺织制成;所述棉毛混纺纱由棉线与羊毛线混纺制得;所述棉毛混纺纱中棉线与羊毛线之间的比例为0.6

0.7:0.3

0.4;所述棉线由棉纤维与芳纶纤维(1)混纺制成,且两者的比例为1:1;所述羊毛线由羊毛纤维与芳纶纤维(1)混纺制成,且两者之间的比例为1:1;所述芳纶纤维(1)为异形纤维,横截面呈十字形;所述棉毛混纺纱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棉纤维与芳纶纤维(1)按照1:1的比例进行混纺,制得棉线;将羊毛纤维与芳纶纤维(1)按照1:1的比例进行混纺,制得羊毛线;S2:在S1步骤的基础上,将棉线与羊毛线按照0.6

0.7:0.3

0.4的比例进行混纺,制得棉毛混纺纱;S3:在S2步骤的基础上,将棉毛混纺纱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纺织,制成成品面料;所述S1步骤中的棉纤维与羊毛纤维使用蒸馏水中进行清洗,15~30min后取出沥干,并将沥干后的棉纤维与羊毛纤维分别使用微波进行干燥;所述S1步骤中的棉纤维与羊毛纤维干燥后分别进行混纺,制成棉线与羊毛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棉毛混纺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纤维(1)在制备过程中向熔体状态的芳纶原料中均匀添加有磁粉微粒;所述磁粉微粒在芳纶纤维(1)中的添加量为1.5wt%

2wt%;所述磁粉微粒的材质为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铬、金属磁粉与钡铁氧体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磁性颗粒的表面包覆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磁性颗粒具有磁性,且不同磁性颗粒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磁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棉毛混纺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纤维(1)在制备过程中向熔体状态的芳纶原料中均匀添加有三氧化二铝微粒;所述三氧化二铝微粒在芳纶纤维(1)中的添加量为2.5wt%

3.5wt%;所述芳纶纤维(1)的中间位置存在通孔,即芳纶纤维(1)为中空纤维;所述芳纶纤维(1)在混纺前,对芳纶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欧蓓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