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黄精的雾培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2734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根据需求进行串接、便于固定黄精的茎秆、同时确保黄精的茎秆直立生长的用于黄精的雾培盒。该一种用于黄精的雾培盒,包括雾化器、多个雾培单元,所述雾化器、多个雾培单元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每个雾培单元均包括雾化进气管、雾化排气管、上端敞口的盒体,该雾培盒在使用时,先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一定数量的雾培单元,然后将多个雾培单元串连起来,然后将盖板盖在对应的盒体上,然后将需要雾培的黄精分别固定在黄精培养皿内然后固定在放置孔内即可,然后启动雾化器便可进行雾化培养,操作简单,适合在黄精种植技术领域推广应用。黄精种植技术领域推广应用。黄精种植技术领域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黄精的雾培盒


[0001]本技术涉及黄精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黄精的雾培盒。

技术介绍

[0002]雾培是喷雾栽培的简称,无土栽培的方式之一。它不用固体基质而是直接将营养液喷雾到植物根系上,供给其所需的营养和氧。通常用泡沫塑料板制的容器,在板上打孔,栽入植物,茎和叶露在板孔上面,根系悬挂在下空间的暗处,每隔2

3min向根系喷营养液几秒钟。营养液循环利用,但营养液中肥料的溶解度应高,且要求喷出的雾滴极细。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的功效是一种中药的中药材,由于黄精耐阴喜湿,比较适合适于雾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根据需求进行串接、便于固定黄精的茎秆、同时确保黄精的茎秆直立生长的用于黄精的雾培盒。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一种用于黄精的雾培盒,包括雾化器、多个雾培单元,所述雾化器、多个雾培单元从左往右依次设置;
[0005]每个雾培单元均包括雾化进气管、雾化排气管、上端敞口的盒体,所述盒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分别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的四周边缘处且共同围成一个敞口的腔体;所述前侧板、后侧板上均设置有多个与盒体内部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雾化进气管的出口、雾化排气管的入口分别与其中两个通气孔密封连接;所述雾化进气管的入口与其左侧相邻的雾培单元的盒体上设置的其中一个通气孔密封连接,所述雾化排气管的出口与其右侧相邻的雾培单元的盒体上设置的其中一个通气孔密封连接,所述雾化器的出口与位于最左端的雾培单元的雾化进气管入口连通;未与雾化进气管、雾化排气管相连的通气孔均通过密封塞密封;
[0006]所述盒体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将盒体上端敞口密封的盖板,所述盖板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固定在盒体的上端敞口处,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放置孔,放置孔内设置有黄精培养皿,每个黄精培养皿的高度小于等于前侧板高度的三分之二,每个黄精培养皿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固定在对应的放置孔内;
[0007]所述黄精培养皿包括上端敞口的圆柱状壳体,所述圆柱状壳体的外径与放置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圆柱状壳体的环形侧壁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内外贯穿的第一矩形通孔,多个第一矩形通孔沿圆柱状壳体的周向方向均布设置,每个第一矩形通孔的上端延伸至圆柱状壳体的中上部位置,该第一矩形通孔的下端延伸至圆柱状壳体的底壁的上表面,所述圆柱状壳体的底壁的上表面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第二矩形通孔,所述多个第二矩形通孔沿圆柱状壳体的周向方向均布设置,所述多个第二矩形通孔的数量与多个第一矩形通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第二矩形通孔的长度均小于圆柱状壳体的底壁的半径,每个第二矩形通孔的外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矩形通孔的下端且二者互相连
通;
[0008]每个黄精培养皿内均设置有海绵塞,所述海绵塞通过第三拆卸结构固定在对应的黄精培养皿内,所述海绵塞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海绵塞的直径与黄精培养皿的内径相匹配,所述海绵塞的高度小于等于黄精培养皿的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海绵塞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扇形孔,所述第一扇形孔的弧长所在的侧壁与海绵塞的外侧壁重合,所述第一扇形孔的弧长所在的侧壁的长度与第一矩形通孔的宽度相匹配。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前侧板上设置的通气孔与后侧板上设置的通气孔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前侧板上设置有的通气孔数量为两个,且关于前侧板的中心左右对称,所述雾化进气管的出口与雾化排气管的入口分别位于前侧板的中心的左右两侧。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腿。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盖板的上表面的前端边缘处的两个第一支撑块,所述两个第一支撑块关于盖板的上表面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每个第一支撑块均固定在盖板的上表面,每个第一支撑块的前端面位于盖板的前端面的外侧且二者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前侧板的厚度,还包括盖板的上表面的后端边缘处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块,所述两个第二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块前后相对应,每个第二支撑块均固定在盖板的上表面,每个第二支撑块的后端面位于盖板的后端面的外侧且二者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后侧板的厚度,当两个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与前侧板的上端面接触、且两个第二支撑块的下表面与后侧板的上端面接触时,所述盖板将盒体的上端敞口密封且盖板的上表面与前侧板的上端面、后侧板的上端面重合。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可拆卸结构包括套设在黄精培养皿上端的环形固定圈,所述环形固定圈固定在黄精培养皿的外侧壁上端,所述环形固定圈的内径与黄精培养皿的外径相同,所述环形固定圈的外径大于放置孔的直径,所述环形固定圈上端面位于与黄精培养皿上端面的上方且二者之间的距离为1

3cm。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三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每个海绵塞的上端的圆形固定板,所述圆形固定板的下端与对应的海绵塞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二者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圆形固定板的直径与环形固定圈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圆形固定板的厚度大于环形固定圈上端面与黄精培养皿上端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圆形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扇形孔,所述第二扇形孔的大小与第一扇形孔的大小相同且上下对应,所述第二扇形孔的下端延伸至第一扇形孔的上端且二者互相连通。
[0014]进一步的是,所述圆形固定板采用海绵制成。
[0015]进一步的是,所述多个放置孔的数量为60个,采用6*10的矩阵方式排列。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用于黄精的雾培盒在使用时,先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一定数量的雾培单元,然后将多个雾培单元串连起来,这样通过一个雾化器便可以实现多个雾培单元的营养雾气的供给,节约资源,串连时,只需要将其中一个雾培单元的雾化进气管的入口与其左侧相邻的雾培单元的盒体上设置的其中一个通气孔密封连接,同时将该雾培单元的雾化排气管的出口与其右侧相邻的雾培单元的盒体上设置的其中一个通气孔密封连接即可,位于最左端的雾培单元的雾化进气管入口与雾化器的出口相连,同时保证,未与雾化进气管、雾化排气管相连的通气孔均用密封塞密封住,这样就可以避免营养雾气通过通气孔跑出盒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然后将盖板盖在对应的盒体上,然后将需要雾培的黄
精分别固定在黄精培养皿内,固定黄精时,只需要将海绵塞通过第三拆卸结构取出,然后将黄精的茎秆放置在海绵塞的第一扇形孔内,然后将海绵塞和黄精一起放入黄精培养皿内,通过第三拆卸结构将海绵塞固定在黄精培养皿内,通过海绵塞便可将黄精固定住,由于海绵塞质地较软可以避免损伤黄精,然后将放有黄精的黄精培养皿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固定在放置孔内即可,然后启动雾化器便可进行雾化培养,由于放置孔内放置有黄精培养皿,通过黄精培养皿便可将对应的放置孔密封,这样就可避免营养雾气通过放置孔跑出盒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圆柱状壳体的底壁的上表面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第二矩形通孔,黄精的根部通过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黄精的雾培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器(1)、多个雾培单元,所述雾化器(1)、多个雾培单元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每个雾培单元均包括雾化进气管(2)、雾化排气管(3)、上端敞口的盒体(4),所述盒体(4)包括前侧板(401)、后侧板(402)、左侧板(403)、右侧板(404)、底板,所述前侧板(401)、后侧板(402)、左侧板(403)、右侧板(404)分别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的四周边缘处且共同围成一个敞口的腔体;所述前侧板(401)、后侧板(402)上均设置有多个与盒体(4)内部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雾化进气管(2)的出口、雾化排气管(3)的入口分别与其中两个通气孔密封连接;所述雾化进气管(2)的入口与其左侧相邻的雾培单元的盒体(4)上设置的其中一个通气孔密封连接,所述雾化排气管(3)的出口与其右侧相邻的雾培单元的盒体(4)上设置的其中一个通气孔密封连接,所述雾化器(1)的出口与位于最左端的雾培单元的雾化进气管(2)入口连通;未与雾化进气管(2)、雾化排气管(3)相连的通气孔均通过密封塞(5)密封;所述盒体(4)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将盒体(4)上端敞口密封的盖板(6),所述盖板(6)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固定在盒体(4)的上端敞口处,所述盖板(6)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放置孔(7),放置孔(7)内设置有黄精培养皿(8),每个黄精培养皿(8)的高度小于等于前侧板(401)高度的三分之二,每个黄精培养皿(8)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固定在对应的放置孔(7)内;所述黄精培养皿(8)包括上端敞口的圆柱状壳体,所述圆柱状壳体的外径与放置孔(7)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圆柱状壳体的环形侧壁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内外贯穿的第一矩形通孔(9),多个第一矩形通孔(9)沿圆柱状壳体的周向方向均布设置,每个第一矩形通孔(9)的上端延伸至圆柱状壳体的中上部位置,该第一矩形通孔(9)的下端延伸至圆柱状壳体的底壁的上表面,所述圆柱状壳体的底壁的上表面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第二矩形通孔(10),所述多个第二矩形通孔(10)沿圆柱状壳体的周向方向均布设置,所述多个第二矩形通孔(10)的数量与多个第一矩形通孔(9)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第二矩形通孔(10)的长度均小于圆柱状壳体的底壁的半径,每个第二矩形通孔(10)的外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矩形通孔(9)的下端且二者互相连通;每个黄精培养皿(8)内均设置有海绵塞(11),所述海绵塞(11)通过第三拆卸结构固定在对应的黄精培养皿(8)内,所述海绵塞(1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海绵塞(11)的直径与黄精培养皿(8)的内径相匹配,所述海绵塞(11)的高度小于等于黄精培养皿(8)的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海绵塞(11)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扇形孔(12),所述第一扇形孔(12)的弧长所在的侧壁与海绵塞(11)的外侧壁重合,所述第一扇形孔(12)的弧长所在的侧壁的长度与第一矩形通(9)孔的宽度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黄精的雾培盒,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欲航黄琳凯鲁建锋刘苦石牛周雅丽武炳超孙敏靳雅荣路晓雯张欢胡佳菱罗丹吕进航丁琼班琦沁骆金婵贾纪原许悦杨煜琛杨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