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金具用多用途卧式拉力试验机及其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力学实验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金具用多用途卧式拉力试验机及其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卧式拉力试验机均是单工位单空间式试验机,由于测量范围受到限制,因此不能在一台机器上进行各种规格、多种品种材料拉伸性能试验。公开号为CN20154023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双工位双空间卧式拉力试验机,解决了目前单工位单空间式试验机存在的不能在一台机器上进行各种规格多种品种材料拉伸性能试验的问题。
[0003]由于该试验机的小负荷加载机构和大负荷加载机构共用一个移动夹头,因此每次试验时只能对一个检测件进行测试,导致检测效率较低;而且该设备仅能检测光缆、电缆、棒材、板材的抗拉强度,不具备在试样预拉伸后,对其配套的金具进行握力试验的能力,从而体现出该设备的试验范围存在局限性、兼容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力金具用多用途卧式拉力试验机,该机器适用范围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金具用多用途卧式拉力试验机,包括机架(100)以及设置于机架(100)上的第一测力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力机构(200)包括:第一测力组件(210),设置于所述机架(100)的一侧,用于对检测件进行大负荷测力;第二测力组件(220),设置于所述机架(100)的另一侧,用于对检测件进行小负荷测力;控制台(500),用于控制第一测力组件(210)、第二测力组件(220)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测力组件(210)以及第二测力组件(220)可同时分别检测两组检测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用多用途卧式拉力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力组件(210)包括:第一活动尾架(211),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第一移动小车(212),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活动尾架(211);第一液压油缸(213),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第一泵站(214),与所述第一液压油缸(213)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液压油缸(213)工作;第一测力传感器(215),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压油缸(213)与所述第一移动小车(212)上,在第一液压油缸(213)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小车(212)移动时,用于检测作用于所述第一移动小车(212)上的拉力值;在检测时,将导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活动尾架(211)和第一移动小车(212)上,其中,导线的一端或者两端通过检测件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用多用途卧式拉力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力组件(220)包括:第二活动尾架(221),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第二移动小车(222),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活动尾架(221);第二液压油缸(223),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第二泵站(224),与所述第二液压油缸(223)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液压油缸(223)工作;第二测力传感器(225),设置于所述第二液压油缸(223)与所述第二移动小车(222)上,在第二液压油缸(223)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小车(222)移动时,用于检测作用于所述第二移动小车(222)上的拉力值;在检测时,将导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二活动尾架(221)和第二移动小车(222)上,其中,导线的一端或者两端通过检测件进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用多用途卧式拉力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机还包括:包括第二测力机构(300),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通过与所述第一测力组件(210)、第二测力组件(220)结合使用来检测检测件对导/地线的握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用多用途卧式拉力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力机构(300)包括:导/地线,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小车(212)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尾架(211)上;
防振锤夹具(320),设置于安装在导/地线上的检测件上;第三测力传感器(330),设置于所述防振锤夹具(320)上;钢丝绳(340),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三测力传感器(330)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小车(222)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用多用途卧式拉力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力机构(300)还包括:调节装置(350),用于调节所述钢丝绳(340),使其与导/地线平行;所述调节装置(350)包括偏心夹具(351),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小车(222)上,可沿圆周方向调节所述钢丝绳(340)的安装端;调节滑轮组(352),用于对所述钢丝绳(340)的中部进行支撑及调向。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金具用多用途卧式拉力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杨浩隆,陈杰,任永琼,张余,方伟,刘伟,曹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