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预制箱梁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269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基于BIM的预制箱梁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前的第一空间坐标模型;建立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后的第二空间坐标模型;对比所述第一空间坐标模型和所述第二空间坐标模型,获取所述预制箱梁的第一形变数据;采用仿真模型计算在同样加载情况下的第二形变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形变数据验证所述第一形变数据是否符合理论预期形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预制现场对预制箱梁加载前和加载后的形变情况进行监测,并通过与建模获得的理论形变数据进行比较来对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进行验证,从而根据验证准确的形变数据对所述预制箱梁的质量进行评估。箱梁的质量进行评估。箱梁的质量进行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的预制箱梁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预制箱梁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预制箱梁拼装就是将桥梁上部结构外分为若干标准节段,在预制场地匹配预制完成后,在现场用架桥机等专用拼装设备在桥梁下部结构之上,按次序逐块组拼,同时施加预应力使之成为整体结构,并沿预定的安装方向进行逐跨推进、逐跨拼装。预制箱梁阶段拼装工艺相较于传统立模现浇制作工艺具有预制用地少、控制精度高、桥下交通影响小等显著优势。
[0003]但是,预制箱梁的拼接任然是较大的建筑工程,当在施工现场或拼接完成后发现预制箱梁出现质量问题时,将会对工程进度及桥梁质量问题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浪费财力、物理。
[0004]因此,有必要改善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0005]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预制箱梁监测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基于BIM的预制箱梁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建立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前的第一空间坐标模型;
[0009]建立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后的第二空间坐标模型;/>[0010]对比所述第一空间坐标模型和所述第二空间坐标模型,获取所述预制箱梁的第一形变数据;
[0011]采用仿真模型计算在同样加载情况下的第二形变数据;
[0012]根据所述第二形变数据验证所述第一形变数据是否符合理论预期形变。
[0013]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0014]采集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前和加载后预应力钢筋的应变数据;
[0015]根据所述应变数据获得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后所述预应力钢筋所受到的第一应力值;
[0016]采用仿真模型计算在同样加载情况下所述预应力钢筋的第二应力值;
[0017]根据所述第二应力值验证所述第一应力值是否符合理论预期应力。
[0018]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通过数字摄影测量装置和\或三维激光扫描装置建立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前的第一空间坐标模型和加载后的第二空间坐标模型。
[0019]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数字摄影测量装置包括数码相机和第一数据处理单
元。
[0020]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通过数字摄影测量装置建立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前的第一空间坐标模型和加载后的第二空间坐标模型的步骤包括:
[0021]通过所述数码相机获取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前和加载后的影像数据信息;
[0022]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对所述加载前和加载后的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第一空间坐标模型和第二空间坐标模型。
[0023]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对所述加载前和加载后的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对所述加载前的预制箱梁和加载后的预制箱梁进行识别损伤和定位损伤。
[0024]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为20mm至80mm。
[0025]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三维激光扫描装置包括三维激光扫描仪和第二数据处理单元。
[0026]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装置建立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前的第一空间坐标模型和加载后的第二空间坐标模型的步骤包括:
[0027]通过所述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前和加载后的三维坐标信息;
[0028]通过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对加载前和加载后的所述三维坐标信息进行处理建立第一空间坐标模型和第二空间坐标模型。
[0029]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所述钢箱梁二分之一截面处和四分之一截面处的传感器来采集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前和加载后预应力钢筋的应变数据。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BIM的预制箱梁监测方法,可在预制现场对预制箱梁加载前和加载后的形变情况进行监测,并通过与建模获得的理论形变数据进行比较来对所述预制箱梁的质量进行评估,避免了预制箱梁安装后才发现问题从而引起的人力、财力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3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BIM的预制箱梁监测方法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预制箱梁监测方法。参考图1中所示,该监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36]步骤S101:建立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前的第一空间坐标模型;
[0037]步骤S102:建立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后的第二空间坐标模型;
[0038]步骤S103:对比所述第一空间坐标模型和所述第二空间坐标模型,获取所述预制箱梁的第一形变数据;
[0039]步骤S104:采用仿真模型计算在同样加载情况下的第二形变数据;
[0040]步骤S105:根据所述第二形变数据验证所述第一形变数据是否符合理论预期形变。
[0041]具体的,仿真模型计算的过程可以为: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实体预制箱梁单元进行建模,建立完梁片的实体模型之后,进行有限元计算,有限元分析计算软件可以是Midas fea,首先加预应力,在预应力端头加1437兆帕预拉力,然后进行边界约束,梁底模拟与台座接触的状态,最后设置分析类型为非线性分析从而得到的分析结果。根据第二形变数据验证第一形变数据即是将第一形变数据所述第二形变数据进行比较,当两者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即第一形变数据合格,预制箱梁质量合格,当两者差值超出预设范围时即第一形变数据不合格,预制箱梁存在质量问题。
[0042]上述基于BIM的预制箱梁监测方法,可在预制现场对预制箱梁加载前和加载后的形变情况进行监测,并通过与建模获得的理论形变数据进行比较来对所述预制箱梁的质量进行评估,避免了预制箱梁安装后才发现问题从而引起的人力、财力的浪费。
[0043]下面,将参考图1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上述基于BIM的预制箱梁监测方法的各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预制箱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前的第一空间坐标模型;建立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后的第二空间坐标模型;对比所述第一空间坐标模型和所述第二空间坐标模型,获取所述预制箱梁的第一形变数据;采用仿真模型计算在同样加载情况下的第二形变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形变数据验证所述第一形变数据是否符合理论预期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的预制箱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集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前和加载后预应力钢筋的应变数据;根据所述应变数据获得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后所述预应力钢筋所受到的第一应力值;采用仿真模型计算在同样加载情况下所述预应力钢筋的第二应力值;根据所述第二应力值验证所述第一应力值是否符合理论预期应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BIM的预制箱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数字摄影测量装置和\或三维激光扫描装置建立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前的第一空间坐标模型和加载后的第二空间坐标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BIM的预制箱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摄影测量装置包括数码相机和第一数据处理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BIM的预制箱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数字摄影测量装置建立所述预制箱梁加载前的第一空间坐标模型和加载后的第二空间坐标模型的步骤包括: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平柴少强杨利君王雪朱星昊高宇于晨晨熊涛赵向东刘亚超高洪闻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