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风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2399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风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发动机的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根据所述实际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得到所述发动机的温差;若所述温差不小于第一温差阈值,且所述温差小于第二温差阈值,以及所述温差的滞留时间不小于第一时间阈值,则在启动所述发动机的热管理模块后,启动所述发动机的风扇,并通过控制所述风扇的转速为第一转速,对所述发动机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二温差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差阈值。该方法实现了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风扇的精准控制,提高风扇的控制效率,保障了发动机的高效工作。保障了发动机的高效工作。保障了发动机的高效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风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风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在正常运转过程中,为了将发动机保证在高效的工作区间,发动机的温度需要保持在合适的范围中。当发动机温度过高时,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冷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采用了热管理模块和电子风扇的水冷组合方式,在发动机工作时,通过热管理模块和风扇对发动机进行降温冷却。
[0003]目前,由于此风扇的控制较为复杂,大部分整车厂对风扇的控制基本是根据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进气歧管温度,变速箱油温和空调等来控制的。在正常运转过程中,风扇启动过早或者风扇风量过大,易于造成发动机水温偏低,发动机的油耗增加;风扇关闭过早或者风扇风量过小,易于造成发动机水温偏高,机舱热负荷增加,爆震倾向加剧,可能对发动机产生危害。因此,引发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风扇的控制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风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风扇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风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车辆的发动机的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根据所述实际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得到所述发动机的温差;若所述温差不小于第一温差阈值,且所述温差小于第二温差阈值,以及所述温差的滞留时间不小于第一时间阈值,则在启动所述发动机的热管理模块后,启动所述发动机的风扇,并通过控制所述风扇的转速为第一转速,对所述发动机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二温差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差阈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温差不小于所述第一温差阈值,且所述温差小于所述第二温差阈值,以及所述滞留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实际温度不小于所述目标温度对应的第一标定温度时,通过控制所述风扇的转速为所述第一转速,对所述发动机进行散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控制所述风扇的转速为所述第一转速,对所述发动机进行散热后,还包括:在通过控制所述风扇的转速为所述第一转速,对所述发动机进行散热的过程中,若所述实际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温度对应的第一迟滞温度,则关闭所述风扇,并通过所述热管理模块对所述发动机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一迟滞温度是根据所述第一标定温度和第一迟滞值确定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控制所述风扇的转速为所述第一转速,对所述发动机进行散热后,还包括:若所述温差不小于所述第二温差阈值,且所述滞留时间不小于第二时间阈值,则将所述风扇的转速调整为第二转速,对所述发动机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二转速大于所述第一转速;或若所述温差不小于所述第二温差阈值,且所述滞留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以及当所述实际温度不小于所述目标温度对应的第二标定温度时,则将所述风扇的转速调整为第二转速,对所述发动机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二标定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标定温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风扇的转速调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顺汪侃周浩贾江涛刘硕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