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双分储料芯和具有该储料芯的模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221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外双分储料芯,涉及吹塑机模头技术领域,包括:流道结构、内螺旋流道,流道结构具有外螺旋流道。在外螺旋流道的基础上设置内螺旋流道,构成内外双层的螺旋流道,通过双层螺旋流道的作用,使得物料通过每一节通料管过程中都能均分出等量物料,然后在内螺旋流道中汇合,一方面使得物料能够充分混合,另一方面大大提高的物料的分流次数。另外,内螺旋流道与外螺旋流道的尾端在流道结构的尾部呈一内一外的交错设置,在物料流出后,物料之间形成的形状更趋近于圈形,因此物料落入储料腔时不仅体积小,还均匀,并且物料之间不易产生汇合线。对物料实现更多的分流,使得物料均匀展开以及充分混合。料均匀展开以及充分混合。料均匀展开以及充分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外双分储料芯和具有该储料芯的模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吹塑机模头
,特别涉及一种内外双分储料芯。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吹塑机上模头的储料芯通常在其外侧采用直线式、螺旋式的流道结构,由于物料经进料口到达储料腔的这一路径上,传统的直线式或螺旋式的流道结构,仅仅是延长了物料的流动路径,螺旋式流道之间的分离的较开,物料在流道结构内基本仅采用分流锥等进行分流,分流次数较少,物料在流道结构内很难平缓均匀展开(后续成品的壁厚不均匀),分流后的物料直接落入储料腔内。
[0003]另外由于分流次数较少,落入储料腔内的物料体积较大,无法在储料腔内进行充分混合,混合不够均匀,而且较大体积的物料在下落时易产生冲击,导致物料之间产生汇合线(也可看作是后续成品上的熔接痕)。
[0004]为解决因分流次数少所产生的问题,目前所采用的方式是在储料芯的外表面增加螺旋式流道的密度,以避免分流次数不够。但是在分流方式是:将一直流道中的物料均分给较为细小的双直流道,再将双直流道中的物料均分给更细的四直流道,最后再将四流道中的物料均分给一一与四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双分储料芯,其中,包括:流道结构,所述流道结构分布在所述内外双分储料芯外表面,所述流道结构呈内凹构造,所述流道结构具有:进料槽;一级分流道,所述一级分流道上端连通所述进料槽;二级分流道,所述二级分流道上端连通所述一级分流道的下端,所述二级分流道的数量低于所述一级分流道;外螺旋流道,多个所述外螺旋流道与相对数量的所述二级分流道的下端一一连通,所述外螺旋流道的尾端延伸至所述流道结构的尾部;内螺旋流道,所述内螺旋流道设置在所述内外双分储料芯内,所述内螺旋流道与所述外螺旋流道之间连接有通料管,所述通料管连通所述内螺旋流道与所述外螺旋流道,所述内螺旋流道的尾端延伸至所述流道结构的尾部,所述内螺旋流道的尾端与所述外螺旋流道的尾端呈一内一外的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外双分储料芯,其中,两条所述二级分流道呈“八”字形,两条所述二级分流道与一条所述一级分流道相通,两条所述二级分流道之间形成用于分流的分流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外双分储料芯,其中,所述通料管向下倾斜于所述内螺旋流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外双分储料芯,其中,所述内外双分储料芯下端连接有扩径段,所述内外双分储料芯上端连接有安装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东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好合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