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装碎石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2202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袋装碎石转运装置,包括移动装置和上料装置,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安装在所述上料装置底部,以对所述上料装置的高度及位置进行调节;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物料获取机构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移动装置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物料获取机构相配合,以驱动所述物料获取机构对物料进行抓取或驱动所述物料获取机构发生偏转,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料获取机构及驱动机构相配合,可完成对石料袋的下料工作,大大降低了人工下料的劳动强度,在全程移动过程中仅需要物料获取机构完成直线运动即可,无需移动装置进行转向或掉头,工作所需的空间较小,更加适用于料坑d与垛堆之间区域较小的仓库所使用。用于料坑d与垛堆之间区域较小的仓库所使用。用于料坑d与垛堆之间区域较小的仓库所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袋装碎石转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料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袋装碎石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袋装碎石多用于河道护坡工程,袋装碎石在生产过程中常采用尼龙和聚乙烯作为袋体对石料进行打包,为防止袋体受暴晒而老化,打包的碎石需运输至仓库内码垛堆放。
[0003]现有的袋装碎石仓库结构如图1所示,仓库以轻钢为骨架进行搭建,在仓库中间处挖设一料坑d,石料袋a码垛在料坑d两侧,运输车在运输石料时,需要将车斗b移动至料坑d内,以便于两侧料坑d两侧的石料袋a装入车斗b内。
[0004]传统的石料袋a装车方式为人工转运,需要工人将石料袋a搬运至车斗b上,其不仅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也较低,为解决人工转运劳动强度大的缺点,现有技术中常采用传送带或吊具对石料袋a进行转运,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但仍具有下列缺陷:
[0005]传送带的转运方式仍需人工作业将石料袋a移动至传送带上,工人的劳动强度依旧较高,此外,若是石料袋a堆垛较高,为防止垛堆倾倒,垛堆的占地面积会较大,导致垛堆与料坑d之间的区域L较小,此时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装碎石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装置和上料装置,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安装在所述上料装置底部,以对所述上料装置的高度及位置进行调节;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物料获取机构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移动装置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物料获取机构相配合,以驱动所述物料获取机构对物料进行抓取或驱动所述物料获取机构发生偏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袋装碎石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一小车(1),所述小车(1)顶部安装有油缸(2),所述上料装置安装在所述所述油缸(2)的输出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袋装碎石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安装在所述油缸(2)的输出端上,所述壳体(3)一侧间隔开设有滑槽(4),一个所述滑槽(4)内可滑动的配合有第一滑杆(5),另一个所述滑槽(4)内可滑动的配合有第二滑杆(18),所述第一滑杆(5)及所述第二滑杆(18)上可转动的安装有主轴(6),所述主轴(6)连接在所述物料获取机构上,所述第一滑杆(5)上设有第一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主轴(6)转动,所述第二滑杆(18)设有第二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物料获取机构抓取物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袋装碎石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支架(7)、蜗轮(8)、蜗杆(9)、第一花键轴(11)、弹簧(14)及连杆(15),所述支架(7)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主轴(6)上,所述蜗轮(8)固接在所述主轴(6)上,所述蜗杆(9)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架(7)上,所述蜗杆(9)与所述蜗轮(8)相配合,所述蜗杆(9)上开设有花键孔(10),所述第一花键轴(11)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3)上,所述第一花键轴(11)一端可滑动的配合在所述花键孔(10)内,所述弹簧(14)一端固接在所述第一滑杆(5)上,另一端固接在所述壳体(3)内壁上,位于所述壳体(3)内部的所述第一花键轴(11)上可滑动的配合有第一内花键管(12),所述连杆(15)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花键管(12)上,另一端固接在所述第一滑杆(5)上,所述第一内花键管(12)上固接有第一锥齿轮(13),所述壳体(3)内部底面固接有伺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咏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玉精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