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上转换发光/光热性能的稀土钛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上转换发光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上转换发光/光热性能的稀土钛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稀土钛酸盐具备许多特殊性质,在光、电、磁等方面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通过稀土掺杂,可以其实现上转换发光。将稀土钛酸盐发光材料纳米化以后,其性质也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其用途范围也会拓展至光敏检测、太阳能电池、生物医疗等领域。目前,采用固相法、共沉淀法、溶胶
‑
凝胶法、静电纺丝法等方法合成,可获得纳米线、纳米颗粒等形貌的纳米级稀土钛酸盐发光材料,材料尺寸在从几十纳米至几百纳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上转换发光/光热性能的稀土钛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适应稀土钛酸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载药、光热治疗等方面的需求。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具有上转换发光/光热性能的稀土钛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上转换发光/光热性能的稀土钛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于含有钛酸丁酯和稀土硝酸盐的溶剂中,搅拌、静电纺丝,得到无机盐/聚乙烯吡咯烷酮前驱体复合纤维;S2:将步骤S1中所述的无机盐/聚乙烯吡咯烷酮前驱体复合纤维经干燥、煅烧、冷却降温后,得到稀土钛酸盐纳米管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上转换发光/光热性能的稀土钛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的钛酸丁酯与稀土硝酸盐的摩尔比为1.02
‑
1.05: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上转换发光/光热性能的稀土钛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稀土硝酸盐:溶剂的质量比为0.08
‑
0.12:0.03
‑
0.06:0.82
‑
0.8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上转换发光/光热性能的稀土钛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稀土硝酸盐:溶剂的质量比为0.09
‑
0.11:0.04
‑
0.06:0.83
‑
0.87。5.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上转换发光/光热性能的稀土钛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的稀土硝酸盐包括基质用硝酸盐和掺杂用硝酸盐,所述基质用硝酸盐与掺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洪全,田壮,陈宝玖,孙佳石,程丽红,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