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焦镜头及成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135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定焦镜头及成像系统,该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成像侧至像源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其两组的透镜总数包括至少七片透镜,第一透镜组为成像侧到光圈之间所包括的透镜,第二透镜组为光圈到像源侧之间所包括的透镜,第一透镜组包括至少两片透镜,所述两片透镜为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和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组包括至少三片正屈光力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的第二表面和第二透镜的第二表面均凹向像源侧,第一透镜的第二表面和第二透镜的第二表面均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与光轴相交且靠近像源侧的表面,第一透镜组中包括一片非球面透镜,第二透镜组中包括一片非球面透镜。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为放大成像图像、改善像差以及校正色差提供技术支持。支持。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焦镜头及成像系统
[0001]本申请为申请人于2018年06月19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1810632152.1,专利技术名称为"定焦镜头及成像系统"的分案申请。


[0002]本申请涉及光学
,特别是涉及一种定焦镜头及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0003]随着影像科技的进步,利用投影机进行简报、视讯、会议或是观赏影片的人越来越多。
[0004]为使投影机更能便于携带与使用,其用以将影像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的定焦镜头的体积也被大幅度缩小,以满足人们所期望的小型化及轻量化的需求。但是,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目前微投影机虽然缩小了体积与厚度,但成像图像偏小,而且,为了提高投影机亮度所采用大光圈,导致增加像差、色差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焦镜头及成像系统,能够为放大成像图像、改善像差以及校正色差提供技术支持。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定焦镜头,所述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成像侧至像源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两组的透镜总数包括至少七片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组为成像侧到光圈之间所包括的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为所述光圈到像源侧之间所包括的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至少两片透镜,所述两片透镜为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和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至少三片正屈光力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第二表面均凹向所述像源侧,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第二表面均为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光轴相交且靠近所述像源侧的表面,所述第一透镜组中包括一片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中包括一片非球面透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成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定焦镜头和镜头支架,所述定焦镜头是如上所述的定焦镜头,所述镜头支架用于前后移动所述定焦镜头以调整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
[000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成像侧至像源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两组的透镜总数包括至少七片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组为成像侧到光圈之间所包括的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为所述光圈到像源侧之间所包括的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至少两片透镜,所述两片透镜为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和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至少三片正屈光力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第二表面均凹向所述像源侧,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第二表面均为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
透镜与所述光轴相交且靠近所述像源侧的表面,所述第一透镜组中包括一片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中包括一片非球面透镜。由于第一透镜组的至少两片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可以用来放大影像,从而为放大成像图像提供技术支持;第一透镜组中包括一片非球面透镜,第二透镜组中包括一片非球面透镜,可以用来改善像差,从而为改善像差提供技术支持;第一透镜组中的负屈光力透镜和第二透镜组中的正屈光力透镜可以用来校正色差,从而为校正色差提供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10]图1是本申请定焦镜头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申请定焦镜头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申请定焦镜头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申请定焦镜头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申请定焦镜头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是本申请成像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7是现有技术中成像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8是现有技术中成像系统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9是本申请成像系统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是本申请成像系统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1]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定焦镜头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Z从成像侧(左边)至像源侧(右边)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组A和第二透镜组B,第一透镜组A和第二透镜组B两组的透镜总数包括至少七片透镜,第一透镜组为成像侧到光圈之间所包括的透镜,第二透镜组为所述光圈到像源侧之间所包括的透镜,第一透镜组A包括至少两片透镜,该两片透镜为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1和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2,第二透镜组B包括至少三片正屈光力透镜,其中,第一透镜1的第二表面S2和第二透镜2的第二表面S4均凹向像源侧(图示的右边),第一透镜1的第二表面S2和第二透镜2的第二表面S4均为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与光轴Z相交且靠近像源侧(图示的右边)的表面,第一透镜组A中包括一片非球面透镜,第二透镜组B中包括一片非球面透镜。
[0022]在一实施方式中,将定焦镜头最外面的透镜采用玻璃材质,不容易刮伤。
[0023]放大影像的条件是:放大侧(成像侧)至光圈之间屈光力总和为负;光圈至缩小侧
(像源侧)之间屈光力为正。第一透镜组A包括至少两片透镜,该两片透镜为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和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组B包括至少三片正屈光力透镜,这可以为放大影像提供尽可能大的保障,为后续的放大影像提供技术支持。
[0024]第一透镜组A中包括一片非球面透镜,第二透镜组B中包括一片非球面透镜,主要是为改善像差提供技术支持,非球面透镜相比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可以维持良好的像差修正,以获得所需要的性能。具体来说,非球面透镜改善像差主要是通过修改镜片表面的曲率,让近轴光线与远轴光线所形成的焦点位置重合而实现的。
[0025]校正色差主要是:红/蓝光经过单一透镜焦点不会共平面,从而产生色产,使用正负屈光力透镜可以使红/蓝光焦点共平面,从而校正色差。
[0026]第一透镜组A和第二透镜组B之间可以设置孔径光栏,孔径光栏是光学系统中限制成像光束最甚的光阑,又称有效光阑,简称孔阑。
[0027]本申请实施方式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成像侧至像源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两组的透镜总数包括至少七片透镜,第一透镜组为成像侧到光圈之间所包括的透镜,第二透镜组为所述光圈到像源侧之间所包括的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成像侧至像源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两组的透镜总数包括至少七片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组为成像侧到光圈之间所包括的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为所述光圈到像源侧之间所包括的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至少两片透镜,所述两片透镜为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和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至少三片正屈光力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从成像侧至像源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从成像侧至像源侧依序排列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均是正屈光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是负屈光力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是非球面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是非球面透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元宏邱汉民郭明旭吴希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