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温式化工反应釜,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利用反应釜体和内隔罩之间的环形夹层来对内部环境进行隔热保温,降低化工生产中热量向外界的流失,在需要降低温度即热量的散发时,可以通过进水管向环形夹层内注水,利用水浮坠的浮力作用牵引控温隔块在中网罩上发生转动,从而横跨在反应釜体和内隔罩之间形成导热连接,一方面热量由水进行吸水转移,另一方面热量可以通过控温隔块及时传递至外界环境,从而实现热量的快速散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调节反应釜对于热量的控制模式,完成保温和导热之间的转变,可以有效促进化工生产。可以有效促进化工生产。可以有效促进化工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温式化工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控温式化工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0003]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0004]现有的反应釜在进行化工生产时需要不同的温度环境,但是反应釜一般只有单一的效果,即保温或者导热效果无法转化,不能对反应釜的温度进行很好的控制调节,极大的限制了反应釜的化工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温式化工反应釜,可以通过利用反应釜体和内隔罩之间的环形夹层来对内部环境进行隔热保温,降低化工生产中热量向外界的流失,在需要降低温度即热量的散发时,可以通过进水管向环形夹层内注水,利用水浮坠的浮力作用牵引控温隔块在中网罩上发生转动,从而横跨在反应釜体和内隔罩之间形成导热连接,一方面热量由水进行吸水转移,另一方面热量可以通过控温隔块及时传递至外界环境,从而实现热量的快速散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调节反应釜对于热量的控制模式,完成保温和导热之间的转变,可以有效促进化工生产。<br/>[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控温式化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内端固定连接有内隔罩,且反应釜体和内隔罩之间留设有环形夹层,所述反应釜体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环形夹层相连通,所述环形夹层内固定连接有中网罩,所述中网罩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控温孔,所述控温孔内活动镶嵌有相匹配的控温隔块,所述控温隔块与控温孔之间转动连接有弹性转点,所述控温隔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水浮坠。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控温隔块包括保温主体、导热芯柱以及一对导热端囊,所述导热端囊对称镶嵌于保温主体上下两端,所述导热芯柱镶嵌连接于保温主体内端,且导热芯柱与一对导热端囊连接,正常情况下保温主体处于竖直状态,可以有效隔断环形夹层内的热量传递,在通过进水管注水之后,利用水浮坠的浮力作用可以牵引保温主体转动为水平状态,此时导热端囊正好与反应釜体和内隔罩相抵触,并通过内部的导热芯柱连接成完整的导热通道。
[0011]进一步的,所述保温主体采用硬质保温材料制成,所述导热芯柱采用硬质导热材料制成。
[0012]进一步的,所述保温主体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触热孔,所述导热端囊包括外弹性膜、内定型网以及多根弹性拉线,所述外弹性膜和内定型网均固定连接于触热孔开口处,且外弹性膜覆盖于内定型网外表面,所述弹性拉线均匀连接于外弹性膜和触热孔之间,内定型网起到定形作用,有利于控温隔块复位,外弹性膜可以向外侧膨胀以便于与反应釜体和内隔罩之间形成更良好的贴合,从而提高导热效果。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外弹性膜和触热孔之间填充有导热填料,所述导热填料为导热油和铁粉的混合物,既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同时可以进行流动以满足外弹性膜的膨胀。
[0014]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体和内隔罩靠近环形夹层的一端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自转磁柱,且自转磁柱倾斜向下延伸,所述自转磁柱上同样固定连接有多个水浮坠,自转磁柱一方面可以增大与导热端囊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导热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对控温隔块的转动进行限定作用,保证导热端囊与反应釜体和内隔罩之间形成良好的接触。
[0015]进一步的,所述自转磁柱包括外凸点、存水套管以及中空扩磁球,所述存水套管和中空扩磁球之间固定连接,且存水套管与外凸点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存水套管和中空扩磁球的连接处开设有走水孔,且存水套管和中空扩磁球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存水套管和中空扩磁球的连接处还固定连接有片状磁囊,且片状磁囊位于走水孔靠近中空扩磁球的一侧,正常情况下由于片状磁囊处于收敛状态,向外释放的磁场较弱,在注水后部分水通过走水孔进入到存水套管内并对片状磁囊进行挤压,直至片状磁囊充分展开与外凸点贴合,从而使得释放的磁场增强,进而对导热端囊形成吸附作用,建立更为紧密的导热连接,同时对控温隔块的转动限定效果更好,而在水通过出水管流出后,在水浮坠的垂落作用下会牵引存水套管上的走水孔转动朝下,存水套管内的水流走后片状磁囊在弹力作用下恢复形状,从而减弱片状磁囊对于导热端囊之间的磁吸作用,有利于控温隔块的主动复位。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外凸点、存水套管和中空扩磁球均采用硬质导热材料制成,且水浮坠固定连接于存水套管上并与走水孔保持同侧。
[0017]进一步的,所述片状磁囊采用弹性薄膜制成中空囊状结构,且片状磁囊内填充磁性颗粒。
[0018]进一步的,所述控温隔块的高度与环形夹层的宽度保持一致,所述水浮坠采用密度低于水的材料制成。
[0019]3.有益效果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1)本方案可以通过利用反应釜体和内隔罩之间的环形夹层来对内部环境进行隔热保温,降低化工生产中热量向外界的流失,在需要降低温度即热量的散发时,可以通过进水管向环形夹层内注水,利用水浮坠的浮力作用牵引控温隔块在中网罩上发生转动,从而横跨在反应釜体和内隔罩之间形成导热连接,一方面热量由水进行吸水转移,另一方面热量可以通过控温隔块及时传递至外界环境,从而实现热量的快速散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调节反应釜对于热量的控制模式,完成保温和导热之间的转变,可以有效促进化工生产。
[0022](2)控温隔块包括保温主体、导热芯柱以及一对导热端囊,导热端囊对称镶嵌于保温主体上下两端,导热芯柱镶嵌连接于保温主体内端,且导热芯柱与一对导热端囊连接,正常情况下保温主体处于竖直状态,可以有效隔断环形夹层内的热量传递,在通过进水管注水之后,利用水浮坠的浮力作用可以牵引保温主体转动为水平状态,此时导热端囊正好与反应釜体和内隔罩相抵触,并通过内部的导热芯柱连接成完整的导热通道。
[0023](3)保温主体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触热孔,导热端囊包括外弹性膜、内定型网以及多根弹性拉线,外弹性膜和内定型网均固定连接于触热孔开口处,且外弹性膜覆盖于内定型网外表面,弹性拉线均匀连接于外弹性膜和触热孔之间,内定型网起到定形作用,有利于控温隔块复位,外弹性膜可以向外侧膨胀以便于与反应釜体和内隔罩之间形成更良好的贴合,从而提高导热效果。
[0024](4)反应釜体和内隔罩靠近环形夹层的一端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自转磁柱,且自转磁柱倾斜向下延伸,自转磁柱上同样固定连接有多个水浮坠,自转磁柱一方面可以增大与导热端囊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导热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对控温隔块的转动进行限定作用,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温式化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1)内端固定连接有内隔罩(2),且反应釜体(1)和内隔罩(2)之间留设有环形夹层,所述反应釜体(1)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4),且进水管(3)和出水管(4)均与环形夹层相连通,所述环形夹层内固定连接有中网罩(5),所述中网罩(5)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控温孔,所述控温孔内活动镶嵌有相匹配的控温隔块(6),所述控温隔块(6)与控温孔之间转动连接有弹性转点(7),所述控温隔块(6)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水浮坠(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式化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隔块(6)包括保温主体(61)、导热芯柱(62)以及一对导热端囊(63),所述导热端囊(63)对称镶嵌于保温主体(61)上下两端,所述导热芯柱(62)镶嵌连接于保温主体(61)内端,且导热芯柱(62)与一对导热端囊(6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温式化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主体(61)采用硬质保温材料制成,所述导热芯柱(62)采用硬质导热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温式化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主体(61)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触热孔,所述导热端囊(63)包括外弹性膜(631)、内定型网(632)以及多根弹性拉线(633),所述外弹性膜(631)和内定型网(632)均固定连接于触热孔开口处,且外弹性膜(631)覆盖于内定型网(632)外表面,所述弹性拉线(633)均匀连接于外弹性膜(631)和触热孔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彤,
申请(专利权)人:周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