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电路板智能老化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108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通信电路板智能老化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检测箱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四个支撑腿的中部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检测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检测安装块,检测安装块的一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总开关、三个第一开关和三个第二开关,多个检测安装块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联动装置和电路板固定装置。该通信电路板智能老化检测设备,第一驱动电机在启动时,通过驱动轴带动与驱动轴连接的齿盘进行旋转,通过齿盘与齿条的啮合带动支撑条从第一滑槽内滑出,通过第一滑槽对支撑条进行限位和导向,进而带动安装框进行移动的效果,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将电路板进行有序的放置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电路板智能老化检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电路板智能老化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表示;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器件。它是经过氧化、光刻、扩散、外延、蒸铝等半导体制造工艺,把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所需的半导体、电阻、电容等元件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导线全部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然后焊接封装在一个管壳内的电子器件。其封装外壳有圆壳式、扁平式或双列直插式等多种形式。集成电路技术包括芯片制造技术与设计技术,主要体现在加工设备,加工工艺,封装测试,批量生产及设计创新的能力上;电路板在生产完成后,为了确保电路板可以长时间持续使用,需要对电路板进行老化检测,现有的老化检测装置在对电路板进行老化检测时,通过将电路板长时间接电使用,并模拟电路板工作环境中的温湿度以及光照情况,观察电路板的使用情况,电路板在安装到老化检测装置上时,需要将电路板摆放在老化检测架上,再通过工作人员将每个电路板的通电插头插入电源连接插座内,操作繁琐,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无法对电路板进行固定,导致电路板在老化检测架上无法有序的放置,造成零乱的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现有的电路板在检测时,需要工作人员将每个电路板的通电插头插入电源连接插座内,操作繁琐,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无法对电路板进行固定,导致电路板在老化检测架上无法有序的放置,造成零乱的场景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通信电路板智能老化检测设备。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通信电路板智能老化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的中部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检测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检测安装块,所述检测安装块的一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总开关、三个第一开关和三个第二开关,多个所述检测安装块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联动装置和电路板固定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由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主轴端固定连接的驱动轴和驱动轴表面活动套接的齿盘构成;所述联动装置由微型气缸、微型气缸的气压杆远离活塞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的触发块和齿盘一端表面设置的推动盘构成;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由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主轴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
轴、连接轴外表面固定套接的连接辊和连接辊的周侧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框构成。
[0005]优选地,所述检测安装块的一端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呈十字结构的第一滑槽,多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底壁均开设有套接口,所述齿盘的外表面与所述套接口的内壁旋转套接,所述套接口的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旋转口和第二旋转口,所述齿盘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旋转口的内壁旋转套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通过套接口对齿盘进行安装,并且通过第一旋转口与旋转套之间的配合,使得该齿盘在没有与驱动轴之间进行连接时,依然可以稳定的放置在套接口内的效果。
[0006]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槽下端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口的内壁,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一端依次贯穿多个第一滑槽并延伸至最后一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所述驱动轴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连通口的内壁,所述驱动轴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通过第一安装口对第一驱动电机进行安装,并且通过第一连通口对驱动轴进行安装的效果。
[0007]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均滑动插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一端外表面呈凸字形状,所述支撑条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安装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齿条,且所述齿条与所述齿盘啮合传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通过第一滑槽对支撑条进行导向和限位,并通过第二安装口将齿条固定在支撑条的下方,通过齿条与齿盘的啮合,使得齿盘的旋转带动支撑条沿着第一滑槽进行滑动的效果。
[0008]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微型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所述齿盘的一端表面开设有多个以齿盘轴线为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连接口,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口的内壁均活动套接有支撑杆,所述推动盘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塞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通过对推动盘进行推动,进而带动支撑杆进行移动,由于推动盘与活塞盘之间通过支撑杆进行连接,进而在推动盘移动时,带动活塞盘进行移动的效果。
[0009]优选地,所述齿盘的内壁开设有伸缩腔,且伸缩腔的内壁设置有变压器油,且所述伸缩腔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连接口的内壁相互连通,所述活塞盘的外表面与所述伸缩腔的内壁活动插接,所述活塞盘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压力弹簧,多个所述压力弹簧的自由端均与所述伸缩腔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腔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以伸缩腔的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的第二连通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通过活塞盘的移动对伸缩腔内部的变压器油进行推动,使得变压器油通过第二连通口流出的效果。
[0010]优选地,所述齿盘的内表面开设有呈T形结构的伸缩口,所述伸缩口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连通口的内壁相互连通,所述伸缩口的内壁滑动插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塞块,多个所述卡接块的下端外表面分别与多个所述卡槽的内壁活动插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通过活塞块的移动带动变压器油通过第二连通口流入多个伸缩口内,通过变压器油对活塞块的推动,带动卡接块向下移动,使得多个卡接块卡入卡槽内,完成齿盘与驱动轴之间的连接的效果。
[0011]优选地,所述检测安装块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三安装口,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口的内壁,所述第三安装口的一端内壁开设有第二连接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通过第三安装口对第二驱动电机进行安装的效果。
[0012]优选地,所述检测安装块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口,多个所述转动口的内壁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口的内壁和第一滑槽的内壁相互连通,所述连接轴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口的内壁,所述固定框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有接电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通过第二连接口对连接轴进行安装,通过连接轴的旋转带动连接辊进行旋转,进而带动固定框进行转动,通过固定框的重量对电路板进行挤压,固定框上的接电块与电路板上的接电头接触的效果。
[0013]优选地,所述支撑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上表面开设有呈工字结构的放置口,所述放置口四角处的内壁通过连轴旋转套接有上料轮,所述放置口四角处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阻挡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通过放置口四角处的上料轮对电路板进行支撑,阻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电路板智能老化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四个所述支撑腿(2)的中部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框(3),所述检测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检测安装块(4),所述检测安装块(4)的一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总开关(5)、三个第一开关(6)和三个第二开关(7),多个所述检测安装块(4)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联动装置和电路板固定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由第一驱动电机(8)、第一驱动电机(8)主轴端固定连接的驱动轴(81)和驱动轴(81)表面活动套接的齿盘(82)构成;所述联动装置由微型气缸(9)、微型气缸(9)的气压杆远离活塞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的触发块(91)和齿盘(82)一端表面设置的推动盘(92)构成;所述电路板固定装置由第二驱动电机(10)、第二驱动电机(10)主轴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轴(101)、连接轴(101)外表面固定套接的连接辊(102)和连接辊(102)的周侧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框(103)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电路板智能老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安装块(4)的一端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呈十字结构的第一滑槽(11),多个所述第一滑槽(11)的内底壁均开设有套接口(12),所述齿盘(82)的外表面与所述套接口(12)的内壁旋转套接,所述套接口(12)的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旋转口(13)和第二旋转口(14),所述齿盘(82)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套(83),所述旋转套(83)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旋转口(13)的内壁旋转套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电路板智能老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槽(11)下端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口(8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口(84)的内壁,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槽(11)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连通口(85),所述第一连通口(85)的一端依次贯穿多个第一滑槽(11)并延伸至最后一个所述第一滑槽(11)的内壁,所述驱动轴(81)通过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连通口(85)的内壁,所述驱动轴(81)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8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电路板智能老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滑槽(11)的内壁均滑动插接有支撑条(87),所述支撑条(87)的一端外表面呈凸字形状,所述支撑条(87)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口(88),所述第二安装口(8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齿条(89),且所述齿条(89)与所述齿盘(82)啮合传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信电路板智能老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燕飞沈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屹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