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矸石综合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0711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矸石综合处理装置,包括振动给料机,振动给料机与第一振动筛及颚式破碎机相连接,第一振动筛连接第一调节料仓、第一冲击破碎机与第一螺旋洗砂机,第一调节料仓与圆锥破碎机相连接,第一冲击破碎机及圆锥破碎机与第二振动筛相连接,第二振动筛连接第一调节料仓、第二调节料仓与第二螺旋洗砂机,第二调节料仓与第二冲击破碎机相连接,第二冲击破碎机与第三振动筛相连接。煤矸石经过振动给料机、第一振动筛、第二振动筛及第三振动筛的层层筛分与第一冲击破碎机、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及第二冲击破碎机的重重破碎,将大粒径的煤矸石破碎成小粒径的产品资源,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消耗了大量的煤矸石,减少了土地的浪费。了土地的浪费。了土地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矸石综合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煤矸石综合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矸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煤矿在经过多年开采之后,排出的煤矸石堆积如山,侵占了大量的生活用地、建筑用地以及林地和耕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其中所含的硫化物散发后还会污染大气和水源,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现在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率还很低,缺乏长远规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矸石综合处理装置,把煤矸石变成建筑产品资源,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煤矸石综合处理装置,包括振动给料机,所述振动给料机的上端设置有进料斗,将粒径在800mm以下的煤矸石沿进料斗倒入振动给料机中,振动给料机分选出粒径为0~100mm与100~800mm的煤矸石,所述振动给料机的底部与第一振动筛及颚式破碎机的顶部相连接,粒径为0~100mm的煤矸石落入第一振动筛中,筛分出粒径为0~5mm,5~35mm与35~100mm的煤矸石,粒径为100~800mm的煤矸石落入颚式破碎机中进行破碎操作,将大粒径的煤矸石粉碎成小粒径的煤矸石,所述颚式破碎机的底部与第一调节料仓相连通,经过颚式破碎机处理后的小粒径的煤矸石落入第一调节料仓中进行临时存储,所述第一振动筛的底部同时连接第一调节料仓、第一冲击破碎机与第一螺旋洗砂机,粒径为35~100mm的煤矸石落入第一调节料仓中进行临时存储,粒径为5~35mm的煤矸石落入第一冲击破碎机进行再破碎,粒径为0~5mm的煤矸石落入第一螺旋洗砂机进行清洗,所述第一螺旋洗砂机的上部与第一尾砂回收机相连接,所述第一尾砂回收机的底部与第一储料仓相连接,粒径为0~5mm的煤矸石在清洗后被第一尾砂回收机回收至第一储料仓中进行存储,所述第一调节料仓的底部与圆锥破碎机的顶部相连接,第一调节料仓中的煤矸石落入圆锥破碎机中进行再次破碎,所述第一冲击破碎机及圆锥破碎机的底部与第二振动筛的顶部相连接,经过第一冲击破碎机与圆锥破碎机处理后的煤矸石落入第二振动筛中,筛分出粒径为0~5mm,5~35mm与35mm以上的煤矸石,所述第二振动筛的底部同时连接第一调节料仓、第二调节料仓与第二螺旋洗砂机,粒径为35mm以上的煤矸石返回第一调节料仓中继续通过圆锥破碎机进行破碎,粒径为5~35mm的煤矸石落入第二调节料仓中进行临时存储,粒径为0~5mm的煤矸石落入第二螺旋洗砂机中进行清洗,所述第二调节料仓的底部与第二冲击破碎机相连接,第二调节料仓中的煤矸石经过第二冲击破碎机进行再次破碎,所述第二冲击破碎机的底部与第三振动筛的顶部相连接,经过第二冲击破碎机处理后的煤矸石落入第三振动筛中,筛分出粒径为0~5mm,5~10mm,10~20mm,20~30mm与30mm以上的煤矸石,所述第三振动筛的底部同时连接第二调节料仓、第二储料仓与第二螺旋洗砂
机,粒径为30mm以上的煤矸石返回至第二调节料仓中继续通过第二冲击破碎机进行破碎,粒径为5~10mm,10~20mm与20~30mm的煤矸石落入多个第二储料仓中分别进行存储,粒径为0~5mm的煤矸石落入第二螺旋洗砂机中进行清洗,所述第二螺旋洗砂机的上部与第二尾砂回收机相连接,所述第二尾砂回收机的底部与第三储料仓相连接,第二振动筛与第三振动筛筛分出的粒径为0~5mm的煤矸石在清洗后被第二尾砂回收机回收至第三储料仓中进行存储。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尾砂回收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净水器,所述第一净水器与第一螺旋洗砂机的上部相连接,对煤矸石进行清洗后的污水经过第一净水器净化后通入第一螺旋洗砂机继续使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尾砂回收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净水器,所述第二净水器与第二螺旋洗砂机的上部相连接,对煤矸石进行清洗后的污水经过第二净水器净化后通入第二螺旋洗砂机继续使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煤矸石经过振动给料机、第一振动筛、第二振动筛及第三振动筛的层层筛分与第一冲击破碎机、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及第二冲击破碎机的重重破碎,将大粒径的煤矸石破碎成小粒径的产品资源,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促进和拉动了地区经济发展,消耗了大量的煤矸石,减少了土地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框图;
[0009]图中:1.振动给料机;2.进料斗;3.第一振动筛;4.颚式破碎机;5.第一调节料仓;6.第一冲击破碎机;7.第一螺旋洗砂机;8.第一尾砂回收机;9.第一储料仓;10.圆锥破碎机;11.第二振动筛;12.第二调节料仓;13.第二螺旋洗砂机;14.第二冲击破碎机;15.第三振动筛;16.第二储料仓;17.第二尾砂回收机;18.第三储料仓;19.第一净水器;20.第二净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1]如图1所示的一种煤矸石综合处理装置,包括振动给料机1,所述振动给料机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斗2,将粒径在800mm以下的煤矸石沿进料斗2倒入振动给料机1中,振动给料机1分选出粒径为0~100mm与100~800mm的煤矸石,所述振动给料机1的底部与第一振动筛3及颚式破碎机4的顶部相连接,粒径为0~100mm的煤矸石落入第一振动筛3中,筛分出粒径为0~5mm,5~35mm与35~100mm的煤矸石,粒径为100~800mm的煤矸石落入颚式破碎机4中进行破碎操作,将大粒径的煤矸石粉碎成小粒径的煤矸石,所述颚式破碎机4的底部与第一调节料仓5相连通,经过颚式破碎机4处理后的小粒径的煤矸石落入第一调节料仓5中进行临时存储,所述第一振动筛3的底部同时连接第一调节料仓5、第一冲击破碎机6与第一螺旋洗砂机7,粒径为35~100mm的煤矸石落入第一调节料仓5中进行临时存储,粒径为5~35mm的煤矸石落入第一冲击破碎机6进行再破碎,粒径为0~5mm的煤矸石落入第一螺旋洗砂机7进行清洗,所述第一螺旋洗砂机7的上部与第一尾砂回收机8相连接,所述第一尾砂回收机8
的底部与第一储料仓9相连接,粒径为0~5mm的煤矸石在清洗后被第一尾砂回收机8回收至第一储料仓9中进行存储,所述第一尾砂回收机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净水器19,所述第一净水器19与第一螺旋洗砂机7的上部相连接,对煤矸石进行清洗后的污水经过第一净水器19净化后通入第一螺旋洗砂机7继续使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所述第一调节料仓5的底部与圆锥破碎机10的顶部相连接,第一调节料仓5中的煤矸石落入圆锥破碎机10中进行再次破碎,所述第一冲击破碎机6及圆锥破碎机10的底部与第二振动筛11的顶部相连接,经过第一冲击破碎机6与圆锥破碎机10处理后的煤矸石落入第二振动筛11中,筛分出粒径为0~5mm,5~35mm与35mm以上的煤矸石,所述第二振动筛11的底部同时连接第一调节料仓5、第二调节料仓12与第二螺旋洗砂机13,粒径为35mm以上的煤矸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矸石综合处理装置,包括振动给料机,所述振动给料机的上端设置有进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给料机的底部与第一振动筛及颚式破碎机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振动给料机将粒径在800mm以下的煤矸石分选出粒径为0~100mm与100~800mm的煤矸石,粒径为0~100mm的煤矸石落入第一振动筛中,筛分出粒径为0~5mm,5~35mm与35~100mm的煤矸石,粒径为100~800mm的煤矸石落入颚式破碎机中进行破碎操作,所述颚式破碎机的底部与第一调节料仓相连通,经过颚式破碎机处理后的小粒径的煤矸石落入第一调节料仓中,所述第一振动筛的底部同时连接第一调节料仓、第一冲击破碎机与第一螺旋洗砂机,粒径为35~100mm的煤矸石落入第一调节料仓中,粒径为5~35mm的煤矸石落入第一冲击破碎机进行再破碎,粒径为0~5mm的煤矸石落入第一螺旋洗砂机进行清洗,所述第一螺旋洗砂机的上部与第一尾砂回收机相连接,所述第一尾砂回收机的底部与第一储料仓相连接,粒径为0~5mm的煤矸石在清洗后被第一尾砂回收机回收至第一储料仓中进行存储,所述第一调节料仓的底部与圆锥破碎机的顶部相连接,第一调节料仓中的煤矸石落入圆锥破碎机中进行再次破碎,所述第一冲击破碎机及圆锥破碎机的底部与第二振动筛的顶部相连接,经过第一冲击破碎机与圆锥破碎机处理后的煤矸石落入第二振动筛中,筛分出粒径为0~5mm,5~35mm与35mm以上的煤矸石,所述第二振动筛的底部同时连接第一调节料仓、第二调节料仓与第二螺旋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强程小园李敏马艳荣王鹏郭秀丽李昱张瑶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金地源地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