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060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声系统,包括消声器、进气管、排气管、罩体、第三隔板和消声结构,第三隔板将罩体分隔出第五腔室,排气底板的底部设有进气口,排气底板远离罩体的一侧还设有第二盖板,第二盖板与排气底板之间形成第六腔室;消声结构内设有至少一组U型气体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机的出风口处安装排气底板和第二盖板,形成第六腔室,在罩体内通过第三隔板形成第五腔室,通过第五腔室对电磁噪音进行了降噪处理,第六腔室与第五腔室不在一条直线上,通过排气底板对噪音进行转折后再进入到消声结构内,由于消声结构内具有U型气体通道延长了噪音的排出路径,因此可以很好的对电磁噪音进行降噪处理。音进行降噪处理。音进行降噪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声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发电机组消声
,具体涉及一种消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用发电机组在发电的过程中会使用到电机,电机的转子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电磁噪音。对于后置式发电机组(电机定子安装在发动机输出端)现有的常用处理办法是将电机定转子连接的排风通道直接排到发电机组外,这样产生的电磁噪音很大,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针对电磁噪音进行处理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目前通用发电机组中电机的定转子会产生电磁噪音比较大问题,提供一种消声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消声系统,包括消声器、进气管、排气管、罩体和第三隔板,所述消声器安装在所述罩体内,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发动机缸头连接,另一端穿过罩体后与所述消声器连接;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消声器连接;所述第三隔板位于所述罩体远离所述进气管的一端,第三隔板将罩体分隔出第五腔室,所述罩体的侧边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罩体的侧边还连接有排气底板,所述排气底板上部对应所述第一排气口处设有第二排气口;所述排气底板的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电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排气底板远离所述罩体的一侧还设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排气底板之间形成第六腔室;还包括消声结构,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消声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消声结构连接;所述消声结构内设有至少一组U型气体通道。
[0006]优选的,所述消声结构包括消声腔内罩、内隔板和消声腔外罩,所述消声腔内罩,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消声腔内罩连通,所述内隔板的边缘与所述消声腔内罩连接,所述内隔板与所述消声腔内罩之间形成第四腔室,所述内隔板的底部与所述消声腔内罩分开;所述消声腔外罩位于所述内隔板远离所述消声腔内罩的一侧;所述消声腔外罩的四周与所述消声腔内罩连接的边沿连接;所述消声腔外罩的上部设有若干条形出风口。隔板的三边均与消声腔内罩连接,只有底部没有与消声腔内罩连接,这样就为气体提供了流通口。消声腔外罩的四周与消声腔内罩连接,这样消声腔外罩与内隔板之间也形成了通道,从而使得消声结构具有U型的气体通道,从而延长气体的路径,气体在消声结构内的路径越长,降噪的效果越明显。
[0007]优选的,还包括罩体,所述消声器安装于所述罩体内,所述罩体包括上罩和下罩,所述第四腔室与所述上罩、下罩连通;所述下罩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罩,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连接罩内,所述连接罩的两侧均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罩的一端与发动机缸头的外壳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下罩连通。通过罩体将消声器包裹,进一步对消声器内的气体进行降噪,同时罩体通过连接罩与发动机缸头的外壳连接,发动机缸头通过外壳会进入冷却风,通过冷却风
对发动机缸头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气体温度也没有缸头内尾气的温度高。由于通过进气管进入到消声器内的尾气的温度较高有可能使得排气管的温度过高,使得排气管发红,因为通过设置罩体和连接罩,从而冷却风通过连接罩进入罩体内首先将消声器包裹对消声器进行降温,同时罩体内的冷却风还可以对排气管进行降温。
[0008]优选的,所述消声器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消声器分隔成了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隔板上安装有消声管,所述消声管的靠近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为开口状,所述消声管靠近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为封闭状;所述消声管位于所述第二腔室部分的圆周上设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出气孔。通过在消声器内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消声器分成三个腔室,同时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通过消声管连通,使得消声器的降噪效果更好。
[0009]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消声器内的一端为开口状,位于所述消声器外的一端为封闭状,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消声器外部分的圆周上设有若干第三出气孔,若干所述第三出气孔的面积和大于所述排气管横截面积的20%

50%。排气管排出的气体温度较高,为了不影响发动机的功率以及排气,因此排气管上的第三出气孔总的面积要大于排气管横截面积的20%

50%。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电机的出风口处安装排气底板和第二盖板,排气底板和第三隔板之间形成第六腔室,在罩体内通过第三隔板使得罩体内形成第五腔室,而第五腔室与消声器是独立的,从而电机定转子产生的电磁噪音先通过第六腔室后再通过第五腔室排出,通过第五腔室对电磁噪音进行了降噪处理,第六腔室与第五腔室不在一条直线上,通过排气底板对噪音进行转折后再进入到消声结构内,由于消声结构内具有U型气体通道,延长了噪音的排出路径,因此可以很好的对电磁噪音进行降噪处理。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提供发消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部分爆炸图一;
[0013]图3为图1的部分爆炸图二;
[0014]图4为图2的剖视图;
[0015]图5为消声结构的爆炸图;
[0016]图6位图5的剖视图;
[0017]图7为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1

进气管,2

消声器,21

消声管,211

第一出气孔,22

第一隔板,23

第二隔板,231

第二出气孔,24

第一腔室,25

第二腔室,26

第三腔室,3

罩体,31

上罩,32

下罩,33

第一排气口,4

连接罩,41

通孔,5

第三隔板,51

第五腔室,6

排气管,61

第三出气孔,7

消声结构,71

内隔板,72

消声腔内罩,73

消声腔外罩,731

出风口,74

第四腔室,75

第一盖板,751

开孔,8

排气底板,81

第二排气口,82

进气口,9

第二盖板,91

第六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消声器(2)、进气管(1)、排气管(6)、罩体(3)和第三隔板(35),所述消声器(2)安装在所述罩体(3)内,所述进气管(1)的一端与发动机缸头连接,另一端穿过罩体(3)后与所述消声器(2)连接;所述排气管(6)与所述消声器(2)连接;所述第三隔板(35)位于所述罩体(3)远离所述进气管(1)的一端,第三隔板(35)将罩体(3)分隔出第五腔室(51),所述罩体(3)的侧边设有第一排气口(33),所述罩体(3)的侧边还连接有排气底板(8),所述排气底板(8)上部对应所述第一排气口(33)处设有第二排气口(81);所述排气底板(8)的底部设有进气口(82),所述进气口(82)与电机的出风口(731)连通,所述排气底板(8)远离所述罩体(3)的一侧还设有第二盖板(9),所述第二盖板(9)与所述排气底板(8)之间形成第六腔室(91);还包括消声结构(7),所述排气管(6)的一端与所述消声器(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消声结构(7)连接;所述消声结构(7)内设有至少一组U型气体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结构(7)包括消声腔内罩(72)、内隔板(71)和消声腔外罩(73),所述消声腔内罩(72),所述排气管(6)与所述消声腔内罩(72)连通,所述内隔板(71)的边缘与所述消声腔内罩(72)连接,所述内隔板(71)与所述消声腔内罩(72)之间形成第四腔室(74),所述内隔板(71)的底部与所述消声腔内罩(72)分开;所述消声腔外罩(73)位于所述内隔板(71)远离所述消声腔内罩(72)的一侧;所述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安源刘国伟唐曹秦尚勇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安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