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的顶升就位转换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030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的顶升就位转换施工方法,其包括:将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提升至待固定的结构梁的上侧;将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放置于四个滑移组件上,所述滑移组件对称设置于结构梁顶部的轨道上;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在卷扬机的牵引下通过所述滑移组件沿所述结构梁的长度方向移动至指定位置;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由设置于结构梁侧面的顶升组件的千斤顶自其底面顶起,使得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与滑移组件分离;将与顶升组件对应的轨道段切割并拆除所述轨道段上部的滑移组件;通过顶升组件的千斤顶将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下降至结构梁的顶面,拆除顶升组件,将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焊接于结构梁顶部的预埋板。板焊接于结构梁顶部的预埋板。板焊接于结构梁顶部的预埋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的顶升就位转换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的顶升就位转换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双T板广泛适用于厂房、仓库、车库、冷库、各种堂馆等大跨度建筑屋面。在一些工况下,双T板的跨度较大,给运输及安装带来许多不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业的安全性;同时,双T板腹板位置承载力小,如何选择运输及安装的装置,保证安全,提高作业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的顶升就位转换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的顶升就位转换施工方法,其结构合理,解决了双T板跨度大、承载力小的问题,采用顶升就位转换方法,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的安装固定,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的顶升就位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的顶升就位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将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提升至待固定的结构梁的上侧;S2,将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放置于四个滑移组件上,所述滑移组件对称设置于结构梁顶部的轨道上;S3,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在卷扬机的牵引下通过所述滑移组件沿所述结构梁的长度方向移动至指定位置;S4,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由设置于结构梁侧面的顶升组件的千斤顶自其底面顶起,使得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与滑移组件分离;S5,将与顶升组件对应的轨道段切割并拆除所述轨道段上部的滑移组件;S6,通过顶升组件的千斤顶将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下降至结构梁的顶面,拆除顶升组件,将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焊接于结构梁顶部的预埋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就位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通过配置在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两侧的卷扬机调节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的水平位置,大跨度预应力双T板两侧的水平位置偏差不大于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就位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成对设置于所述结构梁,所述支撑部包括竖向撑板、背撑、水平板、拉杆和平台板,所述竖向撑板及背撑分别设置于结构梁的内侧与外侧,所述水平板垂直设置于竖向撑板与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亿强魏能文余文海吴炳勇卢琦刘嘉燏张浩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