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028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07
一种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在地面上设置多组并列设置的轨道,将安装有行走机构和模板组件的支撑架放置于其中一组轨道上,然后沿轨道逐步浇筑车辆段盖板,待该组轨道施工完成后,通过转场机构将支撑架移至其它组轨道上,或使支撑架转向,从而对其它位置继续施工。该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结构稳定,移动精确,且施工精度高;利用该装置进行施工,其施工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快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周期,且地面和地基的处理容易,可降低沉降风险,同时施工准确、稳定且安全性高。全性高。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城市交通、房建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市政、城市交通、高速铁路、房建等大型综合体一种利用模架施工装置进行大型综合体盖板模架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辆段在施工盖板时需要先在待浇筑部位对地面进行硬化处理,然后搭设脚手架,再在脚手架上安装顶模主、次梁模板,接着绑扎钢筋后再浇筑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安装脚手架的支撑地面需要做承载力试验,以杜绝不均匀沉降的发生,但脚手架的搭设不仅耗时长,还因高空作业而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为了配合装拆施工,还需要在适当位置处安装塔吊及其安装基础,以配合吊运器材和设备;另外,且因地面存在较高的不均匀沉降风险,在浇筑下一个路段单元时需要将整个模板和地面设施全部拆除后再转移到下一个待浇筑段单元重新安装,装拆操作不仅复杂、难度高,且极为耗时;而在施工完成后,硬化的地面需要重新破除,塔吊的基础和盖板预留孔等位置都需要进行处理;由此导致整个施工过程复杂、难度高且耗时长、安全性低,成本也极为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以降低车辆段盖板的施工难度和施工周期,提高施工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000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包括铺设于地面的轨道,设置于轨道上并沿轨道移动的行走机构,顶部安装有浇筑用的模板组件的支撑架,支撑架的底部安装于行走机构上。
[0005]所述的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支撑架与行走机构之间安装有横向调节油缸和升降调节油缸,横向调节油缸的移动方向与轨道相垂直,升降调节油缸的移动方向垂直于地面。
[0006]所述的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有偶数条所述的轨道并列设置,相邻的轨道两两为一组,支撑架为“冂”字型且两侧底部分别可装拆地安装有行走机构,两行走机构分别设置于同一组的两条轨道上;还有驱动支撑架移动至其它组轨道上的转场机构,所述的转场机构包括安装于行走机构上的转向套,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可插入转向套的转向柱,支撑架的底部还安装有驱动支撑架升降的升降驱动器,另有带动支撑架移动至其它轨道上的横移驱动器;另外,转向套设置有圆柱状的套孔,转向柱为圆柱状并可沿转向套的套孔周向转动;转向套和转向柱上沿垂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销孔,定位销穿过定位销孔将转向套和转向柱相互固定。
[0007]所述的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在施工所需的位置铺设轨道,然后将行走机构和安装有模板组件的支撑架安装于轨道上;然后通过横向调节油缸和升降调节油缸调节支撑架及其上模板组件的位置,使模板组件与盖板的建造位置相对应;接着,将混凝土倒入模板组件上进行盖板的浇筑;待混凝土盖板达到要求后,调节横向调节油缸和升降调节油缸
以进行脱模;待脱模后,利用行走机构带动支撑架及其上的模板组件沿轨道移动至下一个施工位置;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车辆段盖板施工完毕。
[0008]在上述施工过程中,可以在施工现场铺设两条相平行的轨道,然后利用支撑架及其上的行走机构、模板组件进行盖板施工,待该轨道上的盖板施工完成后,将支撑架继续沿轨道移动至盖板之外;接着,利用升降驱动器带动支撑架上升,使支撑架与行走机构脱离,然后拆下行走机构并安装至相邻施工位置的轨道上,再利用横移驱动器带动支撑架移动至相邻轨道处并与行走机构连接;此后沿该相邻的轨道继续进行盖板施工。或者,当施工位置需要转向时,取下定位销,然后利用升降驱动器带动支撑架上升,使支撑架上的转向柱与行走机构上的转向套松脱,再带动支撑架转动所需的角度,接着升降驱动器反向运动以使支撑架回落,再将定位销重新插入所需的定位销孔内,将支撑架与行走机构重新固定。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在地面上铺设轨道,然后使安装有模板组件的支撑架在轨道上移动,从而沿轨道依次浇筑所需的车辆段盖板,直至浇筑完成后移除支撑架并拆除轨道即可。所用的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结构稳定,移动精确,且施工精度高;利用该装置进行施工,其施工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快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周期,且地面和地基的处理容易,可降低沉降风险,同时施工准确、稳定且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轨道、行走机构、支撑架及转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车辆段盖板施工过程的施工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2所示。
[0015]一种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包括铺设于地面的轨道1,设置于轨道上并沿轨道移动的行走机构2,顶部安装有浇筑用的模板组件4的支撑架3,支撑架的底部安装于行走机构上。
[0016]所述的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支撑架3与行走机构2之间安装有横向调节油缸和升降调节油缸,横向调节油缸的移动方向与轨道1相垂直,升降调节油缸的移动方向垂直于地面,由此通过两个油缸的驱动对支撑架及其上模板组件的位置进行微调,以准确地对应施工位置。支撑架3的底部安装有垂向支撑丝杆9,当支撑架及其上的模板组件移动至施工位置后,通过支撑丝杆锁紧支撑架,以向支撑架提高支撑和提高其稳定性。
[0017]所述的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有偶数条所述的轨道1并列设置,相邻的轨道两两为一组,支撑架3为“冂”字型且两侧底部分别可装拆地安装有行走机构2,两行走机构分别设置于同一组的两条轨道上;该种结构的一方面可以提高支撑架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可以设置有驱动支撑架3移动至其它组轨道1上的转场机构5;如图2所示,所述的转场机构5包括安装于行走机构2上的转向套51,支撑架3的底部安装有可插入转向套的转向柱52,支撑架的底部还安装有驱动支撑架升降的升降驱动器53,另有带动支撑架移动
至其它轨道上的横移驱动器;这是因为若车辆段盖板的施工范围较大,支撑架及其上的模板组件无法覆盖整个施工范围的宽度时,可以沿某一组轨道进行施工后再移至相邻组轨道上继续施工,以满足整个盖板范围的施工需要。另外,若施工范围需要支撑架沿某一方向施工后再进行转向时,可以将转向套51设置有圆柱状的套孔,转向柱52为圆柱状并可沿转向套的套孔周向转动,从而满足转向(如90
°
转向)的需要。还有,转向套51和转向柱52上沿垂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销孔,定位销55穿过定位销孔将转向套和转向柱相互固定,从而提高支撑架与行走机构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18]所述的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如图3所示,模板组件4包括安装于支撑架3顶部的顶模通梁41,顶模通梁上安装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模板组42,顶模通梁与支撑架之间安装有横向调节油缸43和升降调节油缸44,以进一步微调模板组件的位置,以更准确地对应施工位置,同时,顶模通梁41与支撑架3之间还安装有垂向固定器45,该垂向固定器可以是丝杆螺母副,以固定顶模通梁。所述的模板组42包括顶模总成46,顶模总成的中部设置有若干块用于浇筑副梁的副梁模板47,顶模总成的两侧安装有用于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于地面的轨道(1),设置于轨道上并沿轨道移动的行走机构(2),顶部安装有浇筑用的模板组件(4)的支撑架(3),支撑架的底部安装于行走机构上;模板组件(4)包括安装于支撑架(3)顶部的顶模通梁(41),顶模通梁上安装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模板组(42),顶模通梁与支撑架之间安装有横向调节油缸(43)和升降调节油缸(44),顶模通梁与支撑架之间还安装有垂向固定器(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模板组(42)包括顶模总成(46),顶模总成的中部设置有若干块用于浇筑副梁的副梁模板(47),顶模总成的两侧安装有用于浇筑主梁的主梁模板(4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梁模板(48)铰接于顶模总成(46)上,主梁模板与顶模通梁(41)之间安装有边模调节油缸(49)和边模固定器(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3)与行走机构(2)之间安装有横向调节油缸和升降调节油缸,横向调节油缸的移动方向与轨道(1)相垂直,升降调节油缸的移动方向垂直于地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段盖板模架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有偶数条所述的轨道(1)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路军张纯东李君谢碧辉李明张连冰孙炫高旭超李仕坤李乃鹏薛兴忠郭建飞陈贞胡养睿卢堂昌孙刚欧阳文董严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大湾区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