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能互补智能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522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能互补智能供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备用电源、风力发电装置、储能系统,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设于用户屋顶的光伏发电装置,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三套筒。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单独驱动第一电机时,调节光伏发电板在Y基准面上的翻转一定角度,单独驱动第二电机时,调节光伏发电板在Z基准面翻转一定角度,单独驱动第三电机时,调节光伏发电板在X基准面上翻转一定角度,适配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太阳辐照的角度变化进行调节,光伏发电板角度高度自由化,以提高太阳能发电率。阳能发电率。阳能发电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能互补智能供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
,尤其涉及一种多能互补智能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已成必然趋势,同时,基于现存的大电源、大电网的单一运营模式,易出现大面积供电瘫痪的紧急事故。所以,我国能源未来发展重点必将转向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
[0003]太阳能作为利用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资源,随着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太阳能用于家庭式发电系统和电站发电系统将越来越广泛,首先,目前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固定方式大部分采用固定在屋顶或固定在特制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支架上,屋顶和特制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支架大部分都不能调节安装角度,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太阳辐照的角度变化,太阳能光伏组件角度固定化而致使太阳能组件发电效率达不到最佳,在大风地区,当风力大时,光伏组件的受力面积大,经受的风力冲击大,因此容易损坏光伏组件,需要经常更换,从而浪费很多的财力物力;
[0004]其次,因为光伏发电板都是安装在建筑顶层的,因此会经常受到剧烈的气流吹动,使得其会将大量的灰尘和杂质吹到光伏发电板的表面,从而对光伏发电板的表面进行覆盖遮挡导致影响其能量转化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能互补智能供电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能互补智能供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备用电源、风力发电装置、储能系统,以及根据用户的用电需要对所连接的光伏发电系统、备用电源和风力发电装置进行管理的智能监控管理平台,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备用电源和风力发电装置与储能系统连接,所述智能监控管理平台连接需要用电的一个或者多个用户,用以给各用户供电,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由多个电池组成的电池组,所述备用电源包括公共电网;
[0008]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设于用户屋顶的光伏发电装置,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一传动轴外侧套接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一驱动杆,第二套筒外侧套接有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二驱动杆,第三套筒外侧套接有第三从动齿轮和第三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和第三驱动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光伏发电板;
[0009]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
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与第三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三驱动齿轮。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底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顶部套接有顶板,且顶板上滑动连接有防风罩,所述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上安装转动安装有主动辊和从动辊,且主动辊和从动辊外侧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竖板外侧固定安装有与主动辊传动连接的第五电机,所述皮带与防风罩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光伏发电板底部固定安装有第六电机,所述第六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光伏发电板,且输出轴的顶部外侧套接有毛刷杆,所述毛刷杆底部刷毛与光伏发电板顶部摩擦接触。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套接有蜗轮,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与蜗轮啮合连接的蜗杆。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竖板底部转动安装有与环形滑槽滚动接触的滚动体。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容纳防风罩的通槽,且通槽两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防风罩两侧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轨。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还包括沼气发电系统,所述沼气发电系统包括沼气池、沼气发电组件和沼气储存装置,所述沼气池连接用户的排污管用以产生沼气,所述沼气发电组件用于利用沼气池所产生的的沼气发电,所述沼气储存装置连接沼气池,用以存储沼气池产生的沼气,所述沼气储存装置连接沼气发电组件,用于供给沼气到沼气发电组件。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沼气储存装置中设有沼气过滤装置,用以对所存储的沼气进行过滤处理,所述沼气过滤装置包括活性炭。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5]所述沼气发电系统还包括抽取装置,所述抽取装置设置在沼气池内,用于抽取沼气池内的沼液和沼渣。
[002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专利技术中,以第一传动轴的中轴线为中心线,建立三个基准面X、Y、Z面,相邻基准面之间的夹角为120度,X基准面与第一驱动杆平行,Y基准面与第二驱动杆平行,Y基准面与第三驱动杆平行,则单独驱动第一电机时,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驱动齿轮转动时,第一驱动齿轮驱动第一从动齿轮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杆运动,在连杆的联动作用下,带动其余两个连杆运动,进而实现光伏发电板在Y基准面上的翻转一定角度,同理,单独驱动第二电机时,调节光伏发电板在Z基准面翻转一定角度,单独驱动第三电机时,调节光伏发电板在X基准面上翻转一定角度,角度调节范围广,适配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太阳辐照的角度变化进行调节,光伏发电板角度高度自由化,以提高太阳能发电率。
[0028]2、本专利技术中,在风力较大时,先通过第四电机驱动蜗杆转动,蜗杆驱动蜗轮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第二传动轴带动顶板转动180度,防风罩来到光伏发电板正上方,再通过第五电机驱动皮带传动,在连接板的作用下,驱动防风罩下降,防风罩罩接在光伏发电板外侧,起到挡风作用,降低光伏发电板损坏率,且防风罩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光伏发电板仍然可以吸收太阳能,以及进行角度调整,从而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在风力中等时,调平光伏发电板,减小光伏发电板的受力面积,保护光伏发电板的同时,提高光伏发电效率。
[0029]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六电机驱动毛刷杆转动,对光伏发电板表面的杂质和灰尘进行清理,避免杂质或者灰尘对其表面造成覆盖遮挡而影响其能量转换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0]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能互补智能供电系统的光伏发电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能互补智能供电系统的光伏发电板、驱动杆和连杆的连接示意图;
[0032]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能互补智能供电系统的驱动杆和齿轮的连接示意图;
[0033]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能互补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备用电源、风力发电装置、储能系统,以及根据用户的用电需要对所连接的光伏发电系统、备用电源和风力发电装置进行管理的智能监控管理平台,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备用电源和风力发电装置与储能系统连接,所述智能监控管理平台连接需要用电的一个或者多个用户,用以给各用户供电,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由多个电池组成的电池组,所述备用电源包括公共电网;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设于用户屋顶的光伏发电装置,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轴(81),第一传动轴(81)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筒(82),第二套筒(82)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三套筒(83),所述第一传动轴(81)外侧套接有第一从动齿轮(412)和第一驱动杆(91),第二套筒(82)外侧套接有第二从动齿轮(422)和第二驱动杆(92),第三套筒(83)外侧套接有第三从动齿轮(432)和第三驱动杆(93),所述第一驱动杆(91)、第二驱动杆(92)和第三驱动杆(93)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光伏发电板(7);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32)和第三电机(33),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与第一从动齿轮(412)啮合连接的第一驱动齿轮(411),所述第二电机(3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与第二从动齿轮(422)啮合连接的第二驱动齿轮(421),所述第三电机(3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与第三从动齿轮(432)啮合连接的第三驱动齿轮(4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转动安装有第二传动轴(2),所述第二传动轴(2)顶部套接有顶板(5),且顶板(5)上滑动连接有防风罩(6),所述顶板(5)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板(11),所述竖板(11)上安装转动安装有主动辊(161)和从动辊(162),且主动辊(161)和从动辊(162)外侧传动连接有皮带(14),所述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光同高旭超张连冰蔡心华丛俊强候志双李梦凡蒋建忠韦汉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大湾区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