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产水囊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019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产水囊组件。包括呈四分之一圆状的罩体,罩体顶部和内端均开口,所述的罩体上穿设有水囊管定位孔,在水囊管定位孔内端和/或外端上设有加固引导管,所述的罩体内端两侧侧缘均开设有弧形贴合面,所述的罩体上设有用于防止罩体位移的固定结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引产水囊组件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便于行动。2、结构可靠,能够有效的固定水囊外端过长的部分。3、在卧床时防止液体流至内裤上。在卧床时防止液体流至内裤上。在卧床时防止液体流至内裤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产水囊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引产水囊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水囊引产时需要用到引产水囊,将水囊放置在于宫壁和胎膜之间,增加宫内压和机械性刺激宫颈管,诱发和引起子宫收缩,促使胎儿和胎盘排出的终止妊娠方法,其引产成功率可达90%以上,平均引产时间大多在72h之内。然而,现有的引产水囊内端放入引产位后,引产水囊外端由于过长,在活动过程中,伸出于阴道外部的部分会晃动,导致行动不方便。
[0003]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妊娠引产水囊[申请号: 201120010715.7],包括导管和弹性水囊,所述导管前端伸入到弹性水囊之中,所述导管的前端横截面的直径大于导管后端横截面的直径,所述导管前端设有密封塞;所述弹性水囊上设有纵横交错的纹理,所述弹性水囊的体积为100~200ml;所述导管是由乳胶制成的,导管内部设有单向阀;所述弹性水囊呈椭圆形。
[0004]上述方案在放置后存在着行动不方便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便于行动的引产水囊组件。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引产水囊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四分之一圆状的罩体,罩体顶部和内端均开口,所述的罩体上穿设有水囊管定位孔,在水囊管定位孔内端和/或外端上设有加固引导管,所述的罩体内端两侧侧缘均开设有弧形贴合面,所述的罩体上设有用于防止罩体位移的固定结构。
[0007]在上述的引产水囊组件中,所述的加固引导管内端与罩体热熔或粘接相连。
[0008]在上述的引产水囊组件中,所述的水囊管定位孔与加固引导管同轴心设置。
[0009]在上述的引产水囊组件中,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罩体内端C形侧缘上的医用黏胶层。
[0010]在上述的引产水囊组件中,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罩体内端顶部两侧的上勒耳,所述的罩体内端底部两侧还分别设有下勒耳,所述的上勒耳与下勒耳分别通过弹力带与环形腰带相连。
[0011]在上述的引产水囊组件中,所述的罩体由弹性TPE材料制成。
[0012]在上述的引产水囊组件中,所述的罩体底部还设有出液口,在出液口上设有堵头,所述的堵头通过连接带与罩体相连。
[0013]在上述的引产水囊组件中,所述的出液口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堵头上设有与环形凹槽配合的环形凸体。
[0014]在上述的引产水囊组件中,所述的堵头截面呈凸形。
[0015]在上述的引产水囊组件中,所述的罩体由PVC、PE、PP、PS 和PC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所述的上勒耳、上勒耳由弹性TPE 材料制成。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引产水囊组件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便于行动。2、结构可靠,能够有效的固定水囊外端过长的部分。3、在卧床时防止液体流至内裤上。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引产水囊固定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罩体1、水囊管定位孔2、加固引导管3、弧形贴合面 4、固定结构5、医用黏胶层51、上勒耳52、下勒耳53、弹力带 54、环形腰带55、出液口11、堵头12、连接带13、引产水囊6、卡钳61、医用胶带6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2所示,本引产水囊组件,包括呈四分之一圆状的罩体1,罩体1由弹性TPE材料制成,罩体1顶部和内端均开口,罩体1上穿设有水囊管定位孔2,在水囊管定位孔2内端和/或外端上设有加固引导管3,罩体1内端两侧侧缘均开设有弧形贴合面4,罩体1上设有用于防止罩体1位移的固定结构5。
[0022]更具体的说,加固引导管3内端与罩体1热熔或粘接相连;水囊管定位孔2与加固引导管3同轴心设置。
[0023]固定结构5包括设置在罩体1内端C形侧缘上的医用黏胶层 51。例如,透气无纺布双面胶。
[0024]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定位的可靠性,固定结构5包括分别设置在罩体1内端顶部两侧的上勒耳52,罩体1内端底部两侧还分别设有下勒耳53,上勒耳52与下勒耳53分别通过弹力带54与环形腰带55相连,环形腰带55佩戴在腰部上,弹力带54一端固定在环形腰带55上与其连为一体式结构,另一端捆扎在各自的上勒耳52或下勒耳53上。显然的,粘接和勒紧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其中任意一种,也可以两种同时使用。
[0025]为了便于卧床时排出阴道流出的液体,罩体1底部还设有出液口11,在出液口11上设有堵头12,堵头12通过连接带13与罩体1相连;出液口11上设有环形凹槽111,堵头12上设有与环形凹槽111配合的环形凸体121;堵头12截面呈凸形。需要排液时时,拔出堵头12,在出液口11上插入引导管进行引流。
[0026]本实施例中,水囊管定位孔2内端和外端上均设有加固引导管3。
[0027]使用过程,引产水囊6放置完毕后,将引产水囊6外端穿过加固引导管3和水囊管定位孔2,然后将罩体1内端粘接在外阴外围上,且罩体1顶部不罩在尿道口上,再通过上勒耳52、下勒耳53、弹力带54、环形腰带55对罩体1进一步的定位加固,最后将罩体1外多余的引产水囊6进行弯折后通过医用胶带62固定在罩体1外壁上。必要时,还可以在罩体1外端的引产水囊6上夹上卡钳61。
[0028]实施例二
[0029]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以及实施例步骤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罩体1由
PVC、PE、PP、PS和PC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上勒耳52、上勒耳52由弹性TPE材料制成。
[003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1]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罩体1、水囊管定位孔2、加固引导管 3、弧形贴合面4、固定结构5、医用黏胶层51、上勒耳52、下勒耳53、弹力带54、环形腰带55、出液口11、堵头12、连接带13、引产水囊6、卡钳61、医用胶带6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产水囊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四分之一圆状的罩体(1),罩体(1)顶部和内端均开口,所述的罩体(1)上穿设有水囊管定位孔(2),在水囊管定位孔(2)内端和/或外端上设有加固引导管(3),所述的罩体(1)内端两侧侧缘均开设有弧形贴合面(4),所述的罩体(1)上设有用于防止罩体(1)位移的固定结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产水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引导管(3)内端与罩体(1)热熔或粘接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产水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囊管定位孔(2)与加固引导管(3)同轴心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引产水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结构(5)包括设置在罩体(1)内端C形侧缘上的医用黏胶层(5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引产水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结构(5)包括分别设置在罩体(1)内端顶部两侧的上勒耳(52),所述的罩体(1)内端底部两侧还分别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巍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