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板去毛刺自动上料分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015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8
一种履带板去毛刺自动上料分选装置,包括至少两组上料组件、机器人、3D视觉模组、去毛刺对中台、分选台、输送组件,两所述上料组件沿Y轴方向并列设置,两所述上料组件之间设置有所述3D视觉模组,所述上料组件旁侧设置有所述机器人,所述机器人与所述3D视觉模组电性连接,所述去毛刺对中台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器人的Y轴方向一侧,所述分选台设置在所述机器人的Y轴方向另一侧,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器人的X轴方向一侧,其中,所述3D视觉模组可识别履带板信息,进而使所述机器人进行分选作业。本设计通过将3D视觉模组与机器人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来实现对履带板的转运分类,将非工作批次的履带板转运至分拣工位,极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板去毛刺自动上料分选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非标自动化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履带板去毛刺自动上料分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属表面上的毛刺,有些是由于切削加工过程中塑性变形引起的;有些是铸造、模锻等加工的飞边,还有些是焊接挤出的残料,去毛刺,就是去除在金属面与面相交处所形成的刺状物或飞边。
[0003]现有的去毛刺技术有:手工去毛刺、电解去毛刺、超声波去毛刺等,手工去毛刺传统的方式是钢锉,砂纸,磨头打磨,其操作虽然简单但效率低下,极大浪费人力物力;电解去毛刺时采用的电解液有一定腐蚀性,工件去毛刺后应经过清洗和防锈处理,工序复杂,其加工零件毛刺的附近也受到电解作用,表面会失去原有光泽,甚至影响尺寸精度,超声波去毛刺无法达到去除强度较大的毛刺,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现有的去毛刺技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大多数采用的是人工操作、上料的方式,其自动化程度较低,难以实现对产品的大批量生产,此外,人工近距离进行去毛刺作业时,毛刺的飞溅易对人体造成损害,其有一定的危险性。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履带板去毛刺自动上料分选装置。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履带板去毛刺自动上料分选装置,包括至少两组上料组件、机器人、3D视觉模组、去毛刺对中台、分选台、输送组件,两所述上料组件沿Y轴方向并列设置,两所述上料组件之间设置有所述3D视觉模组,所述上料组件旁侧设置有所述机器人,所述机器人与所述3D视觉模组电性连接,所述去毛刺对中台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器人的Y轴方向一侧,所述分选台设置在所述机器人的Y轴方向另一侧,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器人的X轴方向一侧,其中,所述3D 视觉模组可识别履带板信息,进而使所述机器人进行分选作业。
[0008]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至少包括:机器人底座、机械臂、末端执行件,所述机械臂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器人底座上,所述机械臂末端设置有所述末端执行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末端执行件包括:活动座、吸盘、推板,所述活动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械臂末端,所述活动座两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数个所述吸盘,所述吸盘之间设置有所述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活动座滑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吸盘一端形成一敞口,所述吸盘内设置有一压缩空间,其中,所述吸盘与履带板接触后被挤压并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压缩空间内的空气被从所述敞口处挤出,履带板被吸附在所述吸盘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座两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数个调节片,所述调节片上开设有
数个调节孔,所述吸盘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孔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去毛刺对中台包括去毛刺底座、承重架、载物架、夹紧组件、去毛刺组件,所述去毛刺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承重架,所述承重架两侧固定连接有所述载物架,所述载物架底部设置有所述去毛刺组件,所述承重架顶部且位于所述载物架上方转动连接有所述夹紧组件。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夹紧组件至少包括中间架、侧架、夹紧板,所述中间架两侧固定连接有所述侧架,且所述中间架一侧传动连接有转动驱动件,两所述侧架上固定连接有侧架滑轨,两所述侧架滑轨相对设置,两所述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所述夹紧板,所述夹紧板两侧固定连接有夹紧架,所述夹紧架末端垂直且对称设置有夹紧杆,所述夹紧板底部设置有轴套,所述中间架沿所述侧架方向设置有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有传动轴驱动件,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轴套传动连接,其中,所述夹紧组件可从一侧所述载物架上方翻转至另外一侧的所述载物架上方。
[0014]进一步的,所述去毛刺组件包括活塞杆、缸体、冲头,所述缸体一端滑动连接有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冲头,所述冲头上设置有弧形的刃口,所述缸体另一端传动连接有活塞杆驱动件。
[0015]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机架、辊轴、辊轴驱动件,所述输送机架上均布有数个所述辊轴,所述辊轴两侧传动链接有所述辊轴驱动件。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滑轨、上料台、上料台驱动件,所述上料台滑动连接在所述上料滑轨上,所述上料台底部传动连接有所述上料台驱动件。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通过将3D视觉模组与机器人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来实现对履带板的转运分类,将非工作批次的履带板转运至分拣工位,防止其进入下一工位,极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采用去毛刺对中台来实现对履带板螺纹孔的去毛刺作业,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及加工的可靠性,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A的局部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B的局部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中去毛刺对中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中去毛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说明:
[0026]1‑
上料组件;11

上料台;12

上料滑轨;13

上料台驱动件;2

3D视觉模组; 21

视觉支架;22

视觉传感器;3

机器人;31

机器人底座;32

机械臂;33

末端执行件;331

活动
座;332

吸盘;3321

敞口;3322

压缩空间;333

推板;334
‑ꢀ
推杆;335

调节片;4

去毛刺对中台;41

去毛刺底座;42

承重架;43

夹紧组件;431

侧架;4311

侧架滑轨;432

轴套;434

夹紧板;4341

夹紧架;43411
‑ꢀ
夹紧杆;435

传动轴驱动件;436

传动轴;437

转动驱动件;438

中间架;44
‑ꢀ
载物架;45

去毛刺组件;451

活塞杆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板去毛刺自动上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上料组件(1)、机器人(3)、3D视觉模组(2)、去毛刺对中台(4)、分选台(5)、输送组件(6),两所述上料组件(1)沿Y轴方向并列设置,两所述上料组件(1)之间设置有所述3D视觉模组(2),所述上料组件(1)旁侧设置有所述机器人(3),所述机器人(3)与所述3D视觉模组(2)电性连接,所述去毛刺对中台(4)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器人(3)的Y轴方向一侧,所述分选台(5)设置在所述机器人(3)的Y轴方向另一侧,所述输送组件(6)设置在所述机器人(3)的X轴方向一侧,其中,所述3D视觉模组(2)可识别履带板信息,进而使所述机器人(3)进行分选作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板去毛刺自动上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3)至少包括:机器人底座(31)、机械臂(32)、末端执行件(33),所述机械臂(32)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器人底座(31)上,所述机械臂(32)末端设置有所述末端执行件(3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履带板去毛刺自动上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执行件(33)包括:活动座(331)、吸盘(332)、推板(333),所述活动座(331)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械臂(32)末端,所述活动座(331)两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数个所述吸盘(332),所述吸盘(332)之间设置有所述推板(333),所述推板(333)与所述活动座(331)滑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履带板去毛刺自动上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332)一端形成一敞口(3321),所述吸盘(332)内设置有一压缩空间(3322),其中,所述吸盘(332)与履带板接触后被挤压并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压缩空间(3322)内的空气被从所述敞口(3321)处挤出,履带板被吸附在所述吸盘(332)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履带板去毛刺自动上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331)两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数个调节片(335),所述调节片(335)上开设有数个调节孔,所述吸盘(332)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孔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板去毛刺自动上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毛刺对中台(4)包括去毛刺底座(41)、承重架(42)、载物架(44)、夹紧组件(43)、去毛刺组件(45),所述去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国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久禾工业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