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经食管超声探头无菌保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99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经食管超声探头无菌保护罩,其中,保护罩主体包括能在充气时膨胀且抽气时收缩的长条形弹性气囊袋;保护罩主体的上部通过开口端可拆卸式套设固定于固定座的下部,并将固定座的下部完全封闭包裹;固定座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互不干涉且竖直的第二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气压调节管为L型结构,第一管路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一管路开闭的旋钮,第一管路的入口端外接充气装置或抽气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固定座无须消毒、可重复使用,只需更换保护罩主体,节约经食管超声探头清洁、消毒时间,进而提升每个经食管超声探头实际使用率,减少经食管超声探头购置数量,进一步节约使用成本。进一步节约使用成本。进一步节约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经食管超声探头无菌保护罩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检查类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经食管超声探头无菌保护罩,在保护经食管超声探头的同时,节约经食管超声探头清洁、消毒时间,能够提升每个经食管超声探头实际使用率。

技术介绍

[0002]经食管超声(TEE: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和胃病等多种组织器官疾病检查和评估。经食管超声检查顾名思义要经过患者的口腔和食管,它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患者口腔组织和食管黏膜的损伤,直接使用经食管超声探头检查后,难免会存在清洁、消毒、灭菌不彻底容易引起院内交叉感染问题,并且清洁、消毒、灭菌需要时间和人力,降低了经食管超声探头实际使用率,增加了使用成本。现有的经食管超声探头保护套如专利申请号201921322064.8,公开了一次性经食道超声探头护套,在下述技术上还可以进一步改进:1)护套主体与经食道超声探头晶片之间贴合度不够,靠负压吸引的方式让护套收缩存在一定的褶皱,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成像效果,影像成像质量;2)护套主体与经食道超声探头导联线之间贴合度不够,靠负压吸引的方式让护套收缩存在一定的褶皱,在检查时候,一长条经食道超声探头导联线外套的褶皱容易造成患者的不适;3)护套主体外层可涂抹一层医用水溶性润滑剂,减少与患者口腔、食道等组织器官的摩擦,从而降低对患者因摩擦而造成的损伤;4)需要人工的方式对着插入标志将经食道超声探头晶片那面贴合到平面透明检查窗口,增加了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并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经食管超声探头无菌保护罩。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经食管超声探头无菌保护罩,包括保护罩主体、固定座和至少一个气压调节管;
[0006]所述保护罩主体包括能在充气时膨胀且抽气时收缩的长条形弹性气囊袋;气囊袋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并作为开口端;保护罩主体的上部通过开口端可拆卸式套设固定于所述固定座的下部,并将固定座的下部完全封闭包裹;
[0007]所述固定座为类柱状结构,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互不干涉且竖直的第二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固定座同轴设置,经食管超声探头能通过第二通孔伸入气囊袋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底部设有阻气阀,用于实现经食管超声探头通过的同时保持气囊袋中的气密性;
[0008]所述气压调节管为L型结构,包括竖直的第二管路和水平的第一管路,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下部伸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中,第二管路与第一通孔之间构成过盈配合,两者连接处封闭;第一管路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一管路开闭的旋钮,
第一管路的入口端外接充气装置或抽气装置。
[000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的上部外壁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邻近所述开口端的气囊袋外周固定有环形的捆扎件,通过捆扎件卡合于环形槽中实现保护罩主体与固定座的固定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相互连通的入口段和出口段,入口段的孔径大于出口段的孔径;第二管路的管长不大于入口段长度,通过入口段和出口段孔径的差值实现对第二管路的限位作用。
[0011]作为优选,所述气囊袋的材料为医用乳胶。
[0012]作为优选,所述气囊袋的外周涂覆有均匀的润滑层,润滑层所用材料为医用水溶性润滑剂。
[0013]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采用塑料材质。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路的中部开设有垂直第一管路轴线方向的柱状安装槽;安装槽的顶部敞开,相对的两侧均与第一管路连通,安装槽内置有能在安装槽内转动的旋钮。
[001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与旋钮之间构成过渡配合。
[0016]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第一管路内部的旋钮上开设有贯通的第四通孔,通过转动旋钮带动第四通孔与第一管路连通或封闭,实现对第一管路的开闭调控。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旋钮顶部固定有用于旋转旋钮的把手,把手位于第一管路的上方。
[0018]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通过增加医用水溶性润滑剂,采用医用超弹性、高韧性乳胶的方式实现:1)保护罩主体与经食管超声探头晶片之间超贴合,保证了成像效果;2)保护罩主体与经食管超声探头导联线之间超贴合,实现零褶皱,减少患者的不适;
[0020]3)保护罩主体外侧含有一层医用水溶性润滑剂,减少与患者口腔组织、食管粘膜等的摩擦,降低对患者的损伤;4)固定座无须消毒、可重复使用,只需更换保护罩主体,节约经食管超声探头清洁、消毒时间,进而提升每个经食管超声探头实际使用率,减少经食管超声探头购置数量,进一步节约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一次性使用的经食管超声探头无菌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中保护罩主体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2中固定座的正视图(a)、结构示意图(b)、俯视图(c)和仰视图(d);
[0025]图5为图2中气压调节管的结构示意图(a)和仰视图(b);
[0026]图6为图2中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保护罩主体;11、气囊袋;12、捆扎件;13、开口端;2、固定座;21、环形槽;22、第一通孔;23、第二通孔;25、阻气阀;3、气压调节管;31、第一管路;32、安装槽;33、第二管路;4、旋钮;41、第四通孔;43、旋钮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本技术中各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
[0029]如图1和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经食管超声探头无菌保护罩,该一次性使用的经食管超声探头无菌保护罩主要包括保护罩主体1、固定座2和至少一个气压调节管3,下面对各部件的结构及连接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0030]如图3所示,保护罩主体1包括长条形的弹性气囊袋11。气囊袋1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并作为开口端13。气囊袋11用于承装和保护经食管超声探头及导联线,采用医用超弹性、高韧性乳胶制作而成,能在充气的时候膨胀,在被抽气(即放气)的时候收缩,因此能够完美的超贴合至经食道超声探头及其导联线上,实现零褶皱。该种结构不仅在使用时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不适,也减少了经食道超声探头本身的损伤,而且由于保护罩主体1与经食道超声探头晶片之间超贴合,还保证了成像效果。在实际使用时,还可以在气囊袋11的外周涂覆一层均匀的润滑层,润滑层可以采用医用水溶性润滑剂,增加其润滑性,从而进一步减少与患者口腔组织、食道粘膜等的摩擦,降低对患者的损伤。
[0031]在邻近开口端13的气囊袋11外周固定有环形的捆扎件12,捆扎件12的弹性要大于气囊袋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经食管超声探头无菌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罩主体(1)、固定座(2)和至少一个气压调节管(3);所述保护罩主体(1)包括能在充气时膨胀且抽气时收缩的长条形弹性气囊袋(11);气囊袋(1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并作为开口端(13);保护罩主体(1)的上部通过开口端(13)可拆卸式套设固定于所述固定座(2)的下部,并将固定座(2)的下部完全封闭包裹;所述固定座(2)为类柱状结构,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互不干涉且竖直的第二通孔(23)和至少一个第一通孔(22);所述第二通孔(23)与固定座(2)同轴设置,经食管超声探头能通过第二通孔(23)伸入气囊袋(11)中;所述第二通孔(23)的底部设有阻气阀(25),用于实现经食管超声探头通过的同时保持气囊袋(11)中的气密性;所述气压调节管(3)为L型结构,包括竖直的第二管路(33)和水平的第一管路(31),第一管路(31)和第二管路(33)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管路(33)的下部伸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22)中,第二管路(33)与第一通孔(22)之间构成过盈配合,两者连接处封闭;第一管路(31)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一管路(31)开闭的旋钮(4),第一管路(31)的入口端外接充气装置或抽气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经食管超声探头无菌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的上部外壁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21),邻近所述开口端(13)的气囊袋(11)外周固定有环形的捆扎件(12),通过捆扎件(12)卡合于环形槽(21)中实现保护罩主体(1)与固定座(2)的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经食管超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如意孙静毛彬张倩冯靖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