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显像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485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强显像用辅助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头、第一输送管和第一弹性囊,第二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接头、第二输送管和第二弹性囊,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外部共同套设有转接件,转接件上设有呼吸通道;第一输送管穿过第二弹性囊后连通第一弹性囊;采用两路弹性囊封堵结构,分别对应前位置的气管部分和后位置的支气管部分,通过注入液体介质发生膨胀来挤出目标位置的空气,提高气管、支气管位置的超声显像效果。支气管位置的超声显像效果。支气管位置的超声显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显像用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强显像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食管上段,由于特殊的解剖关系,食管、气道、血管分别由后向前排列,由于气管和支气管内气体的遮挡,经食管超声再经充满气体的气管和支气管会产生的强回声,导致升主动脉远段和主动脉弓近段无法显影,升主动脉远段、主动脉弓近段以及动脉导管等位置的经食管心脏超声图像的显像是盲区,从而影响对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以及左肺动脉等处疾病的筛查和诊断。
[0003]临床多采用无菌保护套对超声探头进行包裹从而完成对主动脉表面的扫查,这样就存在保护套破损从而引起感染的可能性;目前的一些辅助显像器械通过置入气管内进行填充和支撑,排除目标显像位置的空气残留,提高超声图像的显像清晰度。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对气管位置、支气管位置的显像均有需求,传统辅助显像器械只能针对近声门的气管位置进行填充和支撑,而对于更内部的支气管位置仍难以进行有效的显像,无法满足超声扫查的需求和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增强显像用辅助装置,采用两路弹性囊封堵结构,分别对应前位置的气管部分和后位置的支气管部分,通过注入液体介质发生膨胀来挤出目标位置的空气,提高气管、支气管位置的超声显像效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增强显像用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头、第一输送管和第一弹性囊,第二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接头、第二输送管和第二弹性囊,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外部共同套设有转接件,转接件上设有呼吸通道;第一输送管穿过第二弹性囊后连通第一弹性囊。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囊和第二弹性囊内部均设有腔体,第一输送管连通第一弹性囊腔体,第二输送管连通第二弹性囊腔体。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囊空腔通过第一输送管连通第一接头,以暂存通过第一接头输入的辅助显像介质;所述的第二弹性囊空腔通过第二输送管连通第二接头,以暂存通过第二接头输入的辅助显像介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囊中心设有通道,第一输送管穿过通道,第一输送管外壁与通道内壁贴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囊和第二弹性囊均为柱状结构,能够在介质作用下环向膨胀或收缩。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囊与第二弹性囊之间的第一输送管设有折弯段,第二弹性囊的容量大于第一弹性囊的容量。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转接件上设有穿管孔,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共同穿过穿管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转接件上设有配合孔,配合孔与转接件轴线呈夹角布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管外壁与第二输送管外壁贴合成为一束。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配合有介质供应机构,以便向第一弹性囊和/或第二弹性囊内充入或抽出介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7](1)针对气管深处难以放置辅助显像器械导致难以进行有效成像的问题,采用两路弹性囊封堵结构,分别对应前位置的气管部分和后位置的支气管部分,能够探入所需的气管位置和支气管位置,通过注入液体介质发生膨胀来挤出目标位置的空气,提高气管、支气管位置的超声显像效果。
[0018](2)弹性囊能够接收所输送的液体介质或排除内部存留的介质,充填在弹性囊内的液体能够挤出目标成像位置的空气,降低内部气体对超声成像的影响,从而增强主动脉弓、肺动脉的显影效果。
[0019](3)双水囊结构分别对应两路输送管,根据需求对目标水囊结构充入液体介质,第一输送管结合第二弹性囊形成嵌套结构,避免第一支路对第二支路弹性囊位置显像的影响,第一支路的输送管能够将第一弹性囊送入到深处的支气管位置,满足辅助显影的需求。
[0020](4)为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配置转接件,并在转接件上设置呼吸通道、配合孔,对两个输送管进行归束减小整体的直径,方便探入气管和支气管位置,预留的呼吸通道和配合孔能够方便呼吸辅助设备和导向设备的接入,有利于弹性囊放置到所需位置。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增强显像用辅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第一接头、2

第二接头、3

第一输送管、4

第二输送管、5

约束管、6

配合孔、7

呼吸通道、8

转接件、9

第二弹性囊、10

第一弹性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本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提出了一种增强显像用辅助装置。
[0026]针对目前气管、支气管内的气体对于超声显像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目标主动脉远端、主动脉弓近段无法显影,难以满足超声扫查的需求;通过设置能够充入液体辅助显像介质的弹性囊,能够实现显像位置对应气管、支气管内气体的驱赶,满足超声扫查的显像需求。
[0027]增强显像用辅助装置包括两条支路,第一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头1、第一输送管3和第一弹性囊10,第二支路与第一支路相似,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接头2、第二输送管4和第二弹性囊9。
[0028]第一接头1接入外部介质供应设备,通过第一接头1、第一输送管3向第一弹性囊10内输入液体介质,使得第一弹性囊10发生膨胀,对位于第一弹性囊10位置的空气进行驱赶,并贴合支气管壁,减少气体对超声显影的影响;也可以在外部介质供应设备作用下,抽取第一弹性囊10内部暂存的液体介质,使其体积缩小,在第一弹性囊10和支气管之间形成间隙供空气流通。
[0029]同样的第二接头2也接入外部介质供应设备,通过第二接头2、第二输送管4对第二弹性囊9充入液体介质,或从第二弹性囊9内抽出液体介质;在第二弹性囊9膨胀时能够贴合气管内壁驱赶所处位置的空气,提高显像的清晰度,在体积缩小时,能够在第二弹性囊9与气管之间形成供空气流通的间隙。
[0030]第一输送管3、第二输送管4外部共同套设有转接件8,转接件8上设有穿管孔,第一输送管3和第二输送管4外壁贴合成为一束后,共同穿过穿管孔。
[0031]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输送管3和第二输送管4端部分别对接接头,在靠近其对接接头位置一端的贴合位置设有约束管5,约束管5套设在第一输送管3、第二输送管4外部,对其贴合位置进行约束,方便其集成为一束,有利于在输送时对其导向。
[003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囊10、第二弹性囊9分别对应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显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头、第一输送管和第一弹性囊,第二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接头、第二输送管和第二弹性囊,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外部共同套设有转接件,转接件上设有呼吸通道;第一输送管穿过第二弹性囊后连通第一弹性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显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囊和第二弹性囊内部均设有腔体,第一输送管连通第一弹性囊腔体,第二输送管连通第二弹性囊腔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显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囊空腔通过第一输送管连通第一接头,以暂存通过第一接头输入的辅助显像介质;所述的第二弹性囊空腔通过第二输送管连通第二接头,以暂存通过第二接头输入的辅助显像介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显像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囊中心设有通道,第一输送管穿过通道,第一输送管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广函吕蒙王月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