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变杆长平行四边形闭环子链三平动拾取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88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变杆长平行四边形闭环子链三平动拾取机器人,包括机架、第一支链、第二支链、第三支链、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动平台。所述第一支链、第二支链、第三支链呈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变杆长平行四边形闭环子链三平动拾取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领域,特别是一种含变杆长平行四边形闭环子链三平动拾取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并联机器人和串联机器人一起构成工业机器人的重要部分,并联机器人具有刚度高、速度快、柔性强、重量轻等优点,在食品、医药、电子等轻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在物料的搬运、包装、分拣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随着并联机器人在市场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长的新生力量。并联机器人是由动平台、静平台以及连接动平台和静平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运动支链组成的闭环系统,与传统串联机器人相比,并联机器人没有误差累积,运动精度高,驱动可以布置在静平台附近,运动惯量小,动态性好等优点。目前,自由度少于6的并联机器人是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的热点,具有三移动自由度的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能满足空间中的基本拾放操作,是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中的重要分类。本专利技术采用三条支链连接机架和动平台每条支链含有可伸缩平行四边形闭环子链,动平台可完成在空间上的三维平动的运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含变杆长平行四边形闭环子链三平动拾取机器人,可以实现动平台在空间上的三维平动。
[0004]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创造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变杆长平行四边形闭环子链三平动拾取机器人,包括机架0、第一支链1、第二支链2、第三支链3、第一电机110、第二电机210、第三电机310和动平台4。/>[0005]动平台4包括第一固定件41、第二固定件42、第三固定件43和平台5,第一固定件41、第二固定件42、第三固定件43固接在平台5上。
[0006]第一支链1包括第一主动杆112、第一连杆116、第二连杆117、第三连杆120、第四连杆121、第一连接件122、第二连接件113,第一连杆116通过第一转动副114与第一主动杆112连接,第二连杆117通过第二转动副115与第一主动杆112连接,第一连接件122通过第三转动副123与第一连杆116连接,第一连接件122通过第四转动副124与第二连杆117连接,第三连杆120通过第一移动副118与第一连杆116连接,第四连杆121通过第二移动副119与第二连杆117连接,第二连接件113通过第一球铰125与第三连杆120连接,第二连接件113通过第二球铰126与第四连杆121连接,第一零一转动副111轴线与第一转动副114轴线垂直,第一零一转动副111轴线与第二转动副115轴线垂直,第一转动副114、第二转动副115、第三转动副123和第四转动副124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一转动副114轴线和第二转动副115轴线的距离与第三转动副123轴线和第四转动副124轴线的距离相等,第一转动副114轴线和第二转动副115轴线的距离与第一球铰125中心和第二球铰126中心的距离相等,第一球铰125中心到第一转动副114轴线的距离与第二球铰126中心到第二转动副115轴线的距离相等。
[0007]第二支链2包括第二主动杆212、第五连杆216、第六连杆217、第七连杆220、第八连杆221、第三连接件222、第四连接件213,第五连杆216通过第五转动副214与第二主动杆212连接,第六连杆217通过第六转动副215与第二主动杆212连接,第三连接件222通过第七转动副223与第五连杆216连接,第三连接件222通过第八转动副224与第六连杆217连接,第七连杆220通过第三移动副218与第五连杆216连接,第八连杆221通过第四移动副219与第六连杆217连接,第四连接件213通过第三球铰225与第七连杆220连接,第四连接件213通过第四球铰226与第八连杆221连接,第二零一转动副211轴线与第五转动副214轴线垂直,第二零一转动副211轴线与第六转动副215轴线垂直,第五转动副214、第六转动副215、第七转动副223和第八转动副224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五转动副214轴线和第六转动副215轴线的距离与第七转动副223轴线和第八转动副224轴线的距离相等,第五转动副214轴线和第六转动副215轴线的距离与第三球铰225中心和第四球铰226中心的距离相等,第三球铰225中心到第五转动副214轴线的距离与第四球铰226中心到第六转动副215轴线的距离相等。
[0008]第三支链3包括第三主动杆312、第九连杆316、第十连杆317、第十一连杆320、第十二连杆321、第五连接件322、第六连接件313,第九连杆316通过第九转动副314与第三主动杆312连接,第十连杆317通过第十转动副315与第三主动杆312连接,第五连接件322通过第十一转动副323与第九连杆316连接,第五连接件322通过第十二转动副324与第十连杆317连接,第十一连杆320通过第五移动副318与第九连杆316连接,第十二连杆321通过第六移动副319与第十连杆317连接,第六连接件313通过第五球铰325与第十一连杆320连接,第六连接件313通过第六球铰326与第十二连杆321连接,第三零一转动副311轴线与第九转动副314轴线垂直,第三零一转动副311轴线与第十转动副315轴线垂直,第九转动副314、第十转动副315、第十一转动副323和第十二转动副324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九转动副314轴线和第十转动副315轴线的距离与第十一转动副323轴线和第十二转动副324轴线的距离相等,第九转动副314轴线和第十转动副315轴线的距离与第五球铰325中心和第六球铰326中心的距离相等,第五球铰325中心到第九转动副314轴线的距离与第六球铰326中心到第十转动副315轴线的距离相等。
[0009]第一支链1的第一主动杆112通过第一零一转动副111与第一电机110连接,第一支链1的第二连接件113通过第一固定件41与动平台4连接,第一电机110固定在机架0上,所述第二支链2的第二主动杆212通过第二零一转动副211与第二电机210连接,第二支链2的第四连接件213通过第二固定件42与动平台4连接,第二电机210固定在机架0上,所述第三支链3的第三主动杆312通过第三零一转动副311与第三电机310连接,第三支链3的第六连接件313通过第三固定件43与动平台4连接,第三电机310固定在机架0上。
[001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1.本专利技术一种含变杆长平行四边形闭环子链三平动拾取机器人具有结构简单对称,且由于驱动装置安装在机架上,机构的运动惯量小和动力学性能好的优点;2.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紧凑,运动能力灵活,动平台上可安装多种执行器,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含变杆长平行四边形闭环子链三平动拾取机器人的结构示
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含变杆长平行四边形闭环子链三平动拾取机器人第一支链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含变杆长平行四边形闭环子链三平动拾取机器人第二支链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变杆长平行四边形闭环子链三平动拾取机器人,包括机架0、第一支链1、第二支链2、第三支链3、第一电机110、第二电机210、第三电机310和动平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平台4包括第一固定件41、第二固定件42、第三固定件43和平台5,第一固定件41、第二固定件42、第三固定件43固接在平台5上,所述第一支链1包括第一主动杆112、第一连杆116、第二连杆117、第三连杆120、第四连杆121、第一连接件122、第二连接件113,第一连杆116通过第一转动副114与第一主动杆112连接,第二连杆117通过第二转动副115与第一主动杆112连接,第一连接件122通过第三转动副123与第一连杆116连接,第一连接件122通过第四转动副124与第二连杆117连接,第三连杆120通过第一移动副118与第一连杆116连接,第四连杆121通过第二移动副119与第二连杆117连接,第二连接件113通过第一球铰125与第三连杆120连接,第二连接件113通过第二球铰126与第四连杆121连接,第一零一转动副111轴线与第一转动副114轴线垂直,第一零一转动副111轴线与第二转动副115轴线垂直,第一转动副114、第二转动副115、第三转动副123和第四转动副124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一转动副114轴线和第二转动副115轴线的距离与第三转动副123轴线和第四转动副124轴线的距离相等,第一转动副114轴线和第二转动副115轴线的距离与第一球铰125中心和第二球铰126中心的距离相等,第一球铰125中心到第一转动副114轴线的距离与第二球铰126中心到第二转动副115轴线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支链2包括第二主动杆212、第五连杆216、第六连杆217、第七连杆220、第八连杆221、第三连接件222、第四连接件213,第五连杆216通过第五转动副214与第二主动杆212连接,第六连杆217通过第六转动副215与第二主动杆212连接,第三连接件222通过第七转动副223与第五连杆216连接,第三连接件222通过第八转动副224与第六连杆217连接,第七连杆220通过第三移动副218与第五连杆216连接,第八连杆221通过第四移动副219与第六连杆217连接,第四连接件213通过第三球铰225与第七连杆220连接,第四连接件213通过第四球铰226与第八连杆221连接,第二零一转动副211轴线与第五转动副214轴线垂直,第二零一转动副211轴线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晓煌周开喜邹晓晖郑小民王红州黄永东扈晓刚董诗鑫秦书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