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拉伸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薄膜的第一输送通道、用于输送薄膜的第二输送通道、用于输送薄膜的第三输送通道、用于驱动第一输送通道内薄膜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输送通道内薄膜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三输送通道内薄膜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第三输送通道依次连通;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多个沿第一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上依次布设并用于与薄膜接触的第一导辊和用于驱动多个第一导辊转动的第一驱动器;在第一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上,多个第一导辊的转速依次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薄膜拉伸生产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生产得到具有直线易撕特性的薄膜,属于薄膜加工的技术领域。加工的技术领域。加工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拉伸装置和薄膜拉伸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薄膜加工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薄膜拉伸装置和薄膜拉伸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易撕薄膜或直线易撕薄膜应用较广,比如软包装复合膜方面的应用,面膜或咖啡袋等,薄膜的材料结合方式通常有PET/PE(或PP)、NY/PE(或PP)、PET/NY/PE(或PP)、NY/PET/PE(或PP)、PET/VMPET/PE(或PP)、PET/AL/PE(或PP)、PET/AL/NY/PE(或PP)等。现在市面上做直线易撕的复合膜大部分是采用下列方式实现:1、利用特殊直线易撕PET、NY等材料而实现整体复合膜的易撕或直线易撕。该方法成本高,且仅配合普通内层PE或PP,直线易撕效果不太明显;2、在薄膜打锯齿状或三角形撕口,使薄膜从该处撕开实现易撕。该方法可以易撕,但若不配合特殊材料很难直线易撕;3、在薄膜上用激光或机械打易撕线使薄膜沿该方向易撕。该方法需要特定的工艺设置,如激光功率过大可能打穿薄膜,使软包装袋子气密性不好;4、利用其他方法如磨砂纸,沿一个方向微创薄膜,也可以实现直线易撕。该方案简单可行,但是可能损耗薄膜部分性能,而且额外增加一步工艺,废品率提;5、加入一些无机添加助剂,增加易撕性能。但是该方法,由于PE或PP膜的分子链段易缠绕在一起,较难取向,利用上述方式加工的薄膜很难做到优异的直线易撕性能,撕开薄膜的时候容易偏离预定的直线路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膜拉伸装置和薄膜拉伸生产系统,本技术可以在薄膜生产的过程中对薄膜进行拉伸,使得薄膜的分子链段整齐排列,从而得到具有直线易撕特性的薄膜。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薄膜拉伸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薄膜的第一输送通道、用于输送薄膜的第二输送通道、用于输送薄膜的第三输送通道、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薄膜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内薄膜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输送通道内薄膜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以及所述第三输送通道依次连通;
[0006]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上依次布设并用于与薄膜接触的第一导辊和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一导辊转动的第一驱动器;在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一导辊的转速依次增加。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上依次布设并用于与薄膜接触的第二导辊和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二导辊转动的第二驱动器;各所述第二导辊的转速均相同,各所述第二导辊的转速均大于各所述第一导辊的转速。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三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上依次
布设并用于与薄膜接触的第三导辊和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三导辊转动的第三驱动器;在所述第三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三导辊的转速依次增加,各所述第三导辊的转速均大于各所述第二导辊的转速。
[0009]进一步的是,薄膜拉伸装置还包括用于薄膜预热的预热通道和多个沿所述预热通道的输送方向上依次布设并用于与薄膜接触的预热导辊;所述预热通道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连通。
[0010]进一步的是,薄膜拉伸装置还包括用于薄膜退火的退火通道和多个沿所述退火通道的输送方向上依次布设并用于与薄膜接触的退火导辊;所述退火通道与所述第三输送通道连通。
[0011]进一步的是,薄膜拉伸装置还包括用于薄膜冷却的冷却通道和多个沿所述冷却通道的输送方向上依次布设并用于与薄膜接触的冷却导辊;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退火通道连通。
[0012]一种薄膜拉伸生产系统包括上述的薄膜拉伸装置、用于生产薄膜并将薄膜输送至所述预热通道的产膜装置,以及用于收卷所述冷却通道内的薄膜的收卷装置。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产膜装置包括用于生产和输送薄膜的产膜通道、用于熔融原料的挤出机、用于挤出薄膜的模头、用于薄膜冷却和定型的风环、用于稳定膜泡的稳泡架、用于夹持膜泡的人字架,以及用于维持薄膜旋转和改变薄膜移动方向的旋转架;所述产膜通道与所述预热通道连通,所述挤出机、所述模头、所述风环、所述稳泡架、所述人字架,以及所述旋转架沿产膜通道的输送方向上依次布设。
[0014]进一步的是,所述产膜装置还包括用于测试薄膜厚度的测厚仪;所述测厚仪位于所述稳泡架和所述人字架之间。
[0015]进一步的是,所述收卷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薄膜的收卷通道、用于薄膜纠偏的纠偏器、用于电击薄膜的电晕器、用于切割薄膜的切边器,以及用于收卷薄膜的收卷器;所述收卷通道与所述退火通道连通,所述纠偏器、所述电晕器、所述切边器沿所述收卷通道的输送方向上依次布设。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薄膜拉伸装置可以在对薄膜进行拉伸,使得薄膜的分子链段整齐排列,从而得到具有直线易撕特性的薄膜。本技术薄膜拉伸生产系统可以利用原料生产薄膜,然后将薄膜进行拉伸、电击、切边等全自动生产加工,得到具有直线易撕特性的薄膜,提高薄膜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薄膜拉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薄膜拉伸生产系统。
[0019]图3是薄膜拉伸前和薄膜拉伸后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为薄膜拉伸装置,2为产膜装置,3为收卷装置,4为薄膜,11为第一导辊,12为第二导辊,13为第三导辊,14为预热导辊,15为退火导辊,16为冷却导辊,21为挤出机,22为模头,23为风环,24为稳泡架,25为人字架,26为旋转架,27为测厚仪,31为纠偏器,32为电晕器,33为切边器,34为收卷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为叙述方便,除另有说明外,下文所说的上下方向与图1本身的上下方向一致,下文所说的左右方向与图1本身的左右方向一致。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薄膜拉伸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薄膜4的第一输送通道、用于输送薄膜4的第二输送通道、用于输送薄膜4的第三输送通道、用于驱动第一输送通道内薄膜4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输送通道内薄膜4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第三输送通道内薄膜4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一输送通道、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薄膜的第一输送通道、用于输送薄膜的第二输送通道、用于输送薄膜的第三输送通道、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薄膜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内薄膜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输送通道内薄膜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以及所述第三输送通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上依次布设并用于与薄膜接触的第一导辊和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一导辊转动的第一驱动器;在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一导辊的转速依次增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上依次布设并用于与薄膜接触的第二导辊和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二导辊转动的第二驱动器;各所述第二导辊的转速均相同,各所述第二导辊的转速均大于各所述第一导辊的转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三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上依次布设并用于与薄膜接触的第三导辊和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三导辊转动的第三驱动器;在所述第三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三导辊的转速依次增加,各所述第三导辊的转速均大于各所述第二导辊的转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膜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薄膜预热的预热通道和多个沿所述预热通道的输送方向上依次布设并用于与薄膜接触的预热导辊;所述预热通道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薄膜拉伸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贵友,姚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爱科琪盛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