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9698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聚醚多元醇A、聚醚多元醇B、聚醚多元醇C和聚合物多元醇D混合,加入叔胺催化剂,有机金属催化剂,有机硅油,水,搅拌得白料;将甲苯二异氰酸酯倒入白料中,搅拌,发泡,熟化,得到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所述聚醚多元醇A的羟值是25~40,官能度为2~4;所述聚醚多元醇B的羟值是160~200,官能度为3~4.5;所述聚醚多元醇C的羟值是140~180,官能度为2~4;所述聚合物多元醇D的羟值是170~200,官能度为2~4。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海绵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在低温条件下手感不变硬,即对低温不敏感。即对低温不敏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慢回弹海绵又叫做惰性海绵,记忆海绵,低反弹海绵,慢弹棉,零压感海绵,由于慢回弹海绵独特的压力缓解特点,慢回弹枕头和床垫能够让身体在一个自然的无压力位置得到休息。现有技术中的慢回弹海绵,普遍存在着承载性能较差,低温条件下海绵手感变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海绵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在低温条件下手感不变硬,即对低温不敏感。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1)将40~60质量份聚醚多元醇A、2~20质量份聚醚多元醇B、40~60质量份聚醚多元醇C和2~10质量份聚合物多元醇D混合,然后加入叔胺催化剂0.2~0.8质量份,有机金属催化剂0.1~0.5质量份,有机硅油0.1~0.5质量份,水2~4质量份,搅拌均匀得白料;
[0007](2)将35~45质量份甲苯二异氰酸酯倒入混合好的白料中,搅拌,发泡,熟化,得到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
[0008]所述聚醚多元醇A的羟值是25~40,官能度为2~4;所述聚醚多元醇B的羟值是160~200,官能度为3~4.5;所述聚醚多元醇C的羟值是140~180,官能度为2~4;所述聚合物多元醇D的羟值是170~200,官能度为2~4。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醚多元醇A为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聚醚三元醇;所述聚醚多元醇B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聚醚三元醇;所述聚醚多元醇C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聚醚四元醇;所述聚合物多元醇D为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聚合物三元醇。
[00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聚醚多元醇A为ZS

350G,所述聚醚多元醇B为ZS

3160,所述聚醚多元醇C为ZS

8180,所述聚合物多元醇D为POP

720。
[00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叔胺催化剂为A33。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有机金属催化剂为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
[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有机硅油为LR

1085。
[0014]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承载力较现有慢回弹海绵优异,回弹时间约为5s,在低温

10℃~10℃,手感不变硬,即低温不敏感。经检测,该海绵65%/25%压陷比为4.2~5.2,密度仅为30g/m3左右,低密度慢回弹海绵不仅手感更柔软,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聚醚多元醇A:是聚醚多元醇ZS

350G(购自江苏钟山新材料有限公司),是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聚醚三元醇,羟值:30(mgKOH/g),f(官能度)=3。聚醚多元醇B:是聚醚多元醇ZS

3160(购自江苏钟山新材料有限公司),是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聚醚三元醇,羟值:160(mgKOH/g),f(官能度)=3。聚醚多元醇C:是聚醚多元醇C为ZS

8180(购自江苏钟山新材料有限公司),是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聚醚四元醇,羟值:180(mgKOH/g),f=4(官能度)。聚合物多元醇D:是聚合物多元醇POP

720(购自江苏钟山新材料有限公司),是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聚合物三元醇,羟值:190(mgKOH/g),固含量为20%,f=3(官能度)。
[0018]A33(市售)是33%三乙烯二胺溶液,是叔胺催化剂。T12(市售)是二丁基二月桂酸锡,是有机金属催化剂。LR

1085(市售)是慢回弹海绵用有机硅油。
[0019]将40g聚醚多元醇A、15g聚醚多元醇B、40g聚醚多元醇C和5g聚合物多元醇D,加入到1L的烧杯中,然后加入A33 0.3g,T12 0.1g,LR

1085 0.2g,去离子水2.5g,搅拌30s混合均匀,得白料。
[0020]自由发泡:将35g的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倒入混合好的白料中,在转速为4000~5000r/min的搅拌机下搅拌10秒,将已经发泡的液体倒入模具中充分发泡至完全熟化(发泡和完全熟化的时间共24h)后切割,即得到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该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的回弹时间约为5s,在低温

10℃~10℃,手感不变硬,即低温不敏感,密度为35g/m3,经检测,该海绵65%/25%压陷比为5.2。
[0021]实施例2
[0022]将45g聚醚多元醇A、10g聚醚多元醇B、40g聚醚多元醇C和5g聚醚多元醇D加入到1L的烧杯中,然后加入A33(叔胺催化剂)0.4g、T12(有机金属催化剂)0.15g、LR

1085(有机硅油)0.35g和去离子水3.5g,搅拌30s混合均匀,得白料。其中聚醚多元醇A、聚醚多元醇B、聚醚多元醇C和聚醚多元醇D同实施例1。
[0023]自由发泡:将TDI(甲苯二异氰酸酯)40g倒入混合好的白料中,在转速为4000~5000r/min搅拌机下搅拌10秒,将已经发泡的液体倒入模具中充分发泡至完全熟化(发泡至完全熟化共需要24h)后切割,即得到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该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的回弹时间约为5s,在低温

10℃~10℃,手感不变硬,即低温不敏感,密度为32g/m3,经检测,该海绵65%/25%压陷比为4.7。
[0024]实施例3
[0025]将40g聚醚多元醇A、10g聚醚多元醇B、40g聚醚多元醇C和10g聚合物多元醇D加入到1L的烧杯中,然后加入A33(叔胺催化剂)0.3g,T12(有机金属催化剂)0.1g,LR

1085(有机硅油)0.5g,去离子水4g,搅拌30s混合均匀,得白料。其中聚醚多元醇A、聚醚多元醇B、聚醚多元醇C和聚醚多元醇D同实施例1。
[0026]自由发泡:将TDI(甲苯二异氰酸酯)45g倒入混合好的白料中,在转速为4000~5000r/min搅拌机下搅拌10秒,将已经发泡的液体倒入模具中充分发泡至完全熟化(发泡至完全熟化共需要24h)后切割,即得到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该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的回弹时间约为5s,在低温

10℃~10℃,手感不变硬,即低温不敏感,密度为
30g/m3,经检测,该海绵65%/25%压陷比为4.8。
[0027]实施例4
[0028]将55g聚醚多元醇ZS

1618A(江苏钟山新材料有限公司)、35g聚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40~60质量份聚醚多元醇A、2~20质量份聚醚多元醇B、40~60质量份聚醚多元醇C和2~10质量份聚合物多元醇D混合,然后加入叔胺催化剂0.2~0.8质量份,有机金属催化剂0.1~0.5质量份,有机硅油0.1~0.5质量份,水2~4质量份,搅拌均匀得白料;(2)将35~45质量份甲苯二异氰酸酯倒入混合好的白料中,搅拌,发泡,熟化,得到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所述聚醚多元醇A的羟值是25~40,官能度为2~4;所述聚醚多元醇B的羟值是160~200,官能度为3~4.5;所述聚醚多元醇C的羟值是140~180,官能度为2~4;所述聚合物多元醇D的羟值是170~200,官能度为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承载低温不敏感慢回弹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A为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聚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君宗红亮陆逸峰李月文吴亚清俞绿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钟山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