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泡棉制造
,具体为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泡棉是塑料粒子发泡过的材料,简称泡棉。泡棉分为PU泡棉、抗静电泡棉、导电泡棉、防静电EPE、架桥PE等。现有的抗静电泡棉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在泡棉的表面镀上一层导电布,如铝箔布、导电纤维布、金布、镀炭布等;另一类是将导电材料加入到聚氨酯中,然后随着聚氨酯一起发泡,进而制成抗静电泡棉。第一类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效果,但是其制造较为麻烦,第二类虽然制造方便,但是导电材料会随着聚氨酯材料的发泡而分散,进而会导致其抗静电效果变差。
[0003]聚氨酯泡棉采用负压发泡后可以获得回弹好、强度高的特性,由于负压发泡需要在注入期保持模具内气压处于常压状态,所以其需要在发泡过程中抽取模具内的气体,而抽取模具内的气体时,模具内的热量也会被带出,热量的散失会导致模具内温度的温度快速降低,温度过低会导致聚氨酯的发泡进程停止,进而会导致聚氨酯泡棉的质量变差,且当发泡的聚氨酯靠近出气端时,出气端的吸力还会导致没有定型的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聚酯多元醇、表面活性剂及阻燃剂在高温、高压进行混合搅拌,将多异氰酸酯、催化剂、发泡剂及铝粉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将两者在高压下进行混合,可以得到熔融状态的待发泡混合物;步骤二:将待发泡混合物注入到发泡模具的注入腔内,发泡模具的内腔分为注入腔和调节腔,注入腔和调节腔通过可移动的间隔板进行间隔,注入腔内的气压处于常压状态,调节腔处于负压状态,当待发泡混合物进入发泡状态后,随着待发泡混合物注入量的增大,逐渐增大注入腔的体积,发泡模具内的待发泡混合物发泡完毕后,获得聚氨酯泡棉;步骤三:发泡完毕后,通过冷却液对发泡模具降温,然后从发泡模具的进风口向发泡模具内部吹入干燥空气对聚氨酯泡棉进行降温,该低温空气会从发泡模具的出风口流出;步骤四:冷却完毕后,对聚氨酯泡棉与发泡模具会进行脱模,随后将聚氨酯泡棉的一面与PET基膜进行粘黏复合,随后在聚氨酯泡棉的另一面喷涂抗静电TPU;步骤五:对步骤四所得产物进行模切成型,即可获得抗静电聚氨酯泡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泡混合物按质量份数包括聚醚多元醇60~70份、多异氰酸酯63~74份、催化剂2~3份、表面活性剂0.5~0.8份、发泡剂11~14份、阻燃剂5~7份、铝粉4~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氨酯泡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立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诺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