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挤压式新能源动力电池铝壳及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33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挤压式新能源动力电池铝壳及其总成,铝壳本体,包括用于密封铝壳本体的密封顶盖,密封顶盖的顶面设有与铝壳本体内腔相连通的导热液注口,铝壳本体用于构建新能源电池外侧防护壳体结构侧防护机构,包括静导热盒、运动抵盖和压缩弹簧,挤压监测机构,固定于铝壳本体内腔的前后两侧,包括液压盒、弹性薄膜和弹性金属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液力保护结构,并采用侧防护机构和挤压监测机构对电池结构进行防护,在该新能源电池总成受外界撞击或挤压形变中壳通过侧防护机构和挤压监测机构的形变吸收冲击对电池本体进行防护,且通过挤压监测机构内部的监测导柱监测液压变化,对电池状态进行监控及时反映电池的受压状态。的受压状态。的受压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挤压式新能源动力电池铝壳及其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为一种耐挤压式新能源动力电池铝壳及其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为了降低安全隐患,采用电池安全防护外壳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保护装置,其对安装尺寸的精度有很高的要求,否则难以达到安全运行的标准。
[0003]目前,在生产这种外壳的工艺中,外壳中的部件主要依靠安装板进行安装定位固定,电池在保护壳内与内壁过盈配合,在意外事故中,由于车身的形变量冲击易挤压电池外壳表面从而直接对电池本身造成冲击,进而损坏电池,发生电池短路或自燃的危险,安全性较低,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挤压式新能源动力电池铝壳及其总成,包括铝壳本体、侧防护机构和挤压监测机构。
[000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铝壳本体包括用于密封铝壳本体的密封顶盖、以及和铝壳本体内腔相连通的导热液注口,密封顶盖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源接柱和分电源,铝壳本体用于构建新能源电池外侧防护壳体结构;所述侧防护机构固定于铝壳本体内腔的两侧,包括静导热盒、运动抵盖和压缩弹簧,所述静导热盒活动套接于静导热盒的一侧,所述压缩弹簧的数量为若干且均匀分布于静导热盒和压缩弹簧的内部,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静导热盒和运动抵盖的内壁相抵接,用于对电池的两侧进行防护;所述挤压监测机构固定于铝壳本体内腔的前后两侧,包括液压盒、弹性薄膜和弹性金属片,所述弹性金属片固定粘贴于弹性薄膜的表面,所述弹性薄膜的周侧与液压盒的边缘密封接合,所述液压盒的表面嵌入安装有监测导柱,所述弹性金属片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抵块,挤压监测机构用于对电池进行抵压固定,并监测电池的受挤压状态。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耐挤压式新能源动力电池铝壳总成,包括耐挤压式新能源动力电池铝壳,还包括电池电源结构,所述电池电源结构活动安装于铝壳本体的内部,所述电池电源结构的周侧分别与导热硅脂板和支撑抵块的表面相互抵接。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顶盖的底面设有密封圈并与铝壳本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铝壳本体的内部加注有变压油,所述导热液注口为单向进液阀结构。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绝缘性变压油作为电池结构的保护液,将电池浸泡
于变压有油中进行防护。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侧防护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并呈对称分布于铝壳本体内腔的两侧,所述运动抵盖的表面固定粘贴有导热硅脂板。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电池周侧进行全方位防护。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挤压监测机构的数量为若干并均匀分布于铝壳本体的内壁表面,所述挤压监测机构和液压盒的内部设有空腔并加注有热膨液体,所述热膨液体为酒精或煤油中的一种。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抵块位于液压盒和弹性薄膜的圆心处,所述监测导柱为圆管结构,且监测导柱的一段与液压盒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液压传感器固定安装于监测导柱的一端。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热膨液体的受热膨胀提高液压盒内部液压从而通过监测导柱的液压监测感知温度的升高变化。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液压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字显示器,进行数字监测。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本技术中,通过采用液力保护结构,将铝壳本体的内部填充液体包裹电池本体并采用侧防护机构和挤压监测机构对电池结构进行防护,在该新能源电池总成受外界撞击或挤压形变中壳通过侧防护机构和挤压监测机构的形变吸收冲击对电池本体进行防护,且通过挤压监测机构内部的监测导柱监测液压变化,对电池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及时反映电池的受压状态。
[0018]2.本技术中,通过采用液力防护,在电池电源结构工作过程中发生非常态发热时或温度过高后,通过铝壳本体内部的保护液将热量快速导出,且在液体的热胀作用下,通过压缩弹性薄膜表面形变,由监测导柱可通过液压增大监测温度异常情况,提升对电池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铝壳及其总成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侧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挤压监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挤压监测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铝壳本体;110、密封顶盖;120、电源接柱;130、分电源柱;140、导热液注口;
[0026]200、侧防护机构;210、静导热盒;220、运动抵盖;230、压缩弹簧;240、导热硅脂板;
[0027]300、挤压监测机构;310、液压盒;320、弹性薄膜;330、弹性金属片;340、支撑抵块;350、监测导柱;351、液压传感器;
[0028]400、电池电源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1]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
[0032]结合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挤压式新能源动力电池铝壳,包括铝壳本体100、侧防护机构200和挤压监测机构300,铝壳本体100包括用于密封铝壳本体100的密封顶盖110、以及和铝壳本体100内腔相连通的导热液注口140,密封顶盖110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源接柱120和分电源柱130,铝壳本体100用于构建新能源电池外侧防护壳体结构;侧防护机构200,固定于铝壳本体100内腔的两侧,侧防护机构200包括静导热盒210、运动抵盖220和压缩弹簧230,静导热盒210活动套接于静导热盒210的一侧,压缩弹簧230的数量为若干且均匀分布于静导热盒210和压缩弹簧230的内部,吸收运动抵盖220的动能进行减震,压缩弹簧230的两端分别与静导热盒210和运动抵盖220的内壁相抵接,用于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挤压式新能源动力电池铝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壳本体(100)、侧防护机构(200)和挤压监测机构(300);所述铝壳本体(100)包括用于密封铝壳本体(100)的密封顶盖(110)、以及和铝壳本体(100)内腔相连通的导热液注口(140),铝壳本体(100)用于构建新能源电池外侧防护壳体结构;所述侧防护机构(200)固定于铝壳本体(100)内腔的两侧,包括静导热盒(210)、运动抵盖(220)和压缩弹簧(230),所述静导热盒(210)活动套接于静导热盒(210)的一侧,所述压缩弹簧(230)的数量为若干且均匀分布于静导热盒(210)和压缩弹簧(230)的内部,压缩弹簧(230)的两端分别与静导热盒(210)和运动抵盖(220)的内壁相抵接,用于对电池的两侧进行防护;所述挤压监测机构(300)固定于铝壳本体(100)内腔的前后两侧,包括液压盒(310)、弹性薄膜(320)和弹性金属片(330),所述弹性金属片(330)固定粘贴于弹性薄膜(320)的表面,所述弹性薄膜(320)的周侧与液压盒(310)的边缘密封接合,所述液压盒(310)的表面嵌入安装有监测导柱(350),所述弹性金属片(33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抵块(340),挤压监测机构(300)用于对电池进行抵压固定,并监测电池的受挤压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挤压式新能源动力电池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顶盖(110)的底面设有密封圈并与铝壳本体(100)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顶盖(110)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源接柱(120)和分电源柱(13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常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