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调节贴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21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贴标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调节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吹吸机构、滚动贴合机构、连接件、柔性调节机构。所述吹吸机构包括贴标头盖板、曲面贴标头,所述贴标头盖板和曲面贴标头组成具有密闭空间的贴标头,曲面贴标头作为接触面设有众多通孔,用于吸合/释放标签;所述滚动贴合机构包括压辊支撑架和压辊,压辊连接于压辊支撑架的端部;所述连接件即为连接架,用于连接吹吸机构和滚动贴合机构;所述柔性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架与压辊支撑架之间铰接,压辊支撑架在连接架所在的垂直平面内可以转动;以及压辊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压辊支撑架的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贴标的平整度、紧实度。紧实度。紧实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调节贴标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钢铁厂钢卷生产自动贴标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钢卷出厂贴标签由人工进行粘贴,再用手压平压实粘贴牢固。但这种方法无法准确将标签贴到钢卷的指定位置,经常出现贴歪,标签内容因手工触碰出现刮痕的情况,且给刚生产出来的高温钢卷内表面贴标签,既不安全,效率也很低,消耗人力物力较大。行业内的卷钢贴标采取外卷面喷码或贴标的方式,在卷钢吊运、物流运输过程中会摩擦而丢失标签信息,而钢卷内曲面的自动贴标系统,既能克服人工贴标的生产安全风险,又能克服卷钢运输过程的标签破损导致的信息丢失。因此为了满足钢卷生产的需要,响应国家智能制造设备的要求,需要研制出一种高效安全的钢卷内曲面自动贴标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一种柔性调节贴标机构,适用于对钢卷内曲面完成贴标作业任务。
[0004]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柔性调节贴标机构,包括吹吸机构、滚动贴合机构、连接件、柔性调节机构,其中:
[0006]所述吹吸机构包括贴标头盖板35、曲面贴标头36,所述贴标头盖板35和曲面贴标头36组成具有密闭空间的贴标头,曲面贴标头36作为接触面均布吹吸气孔,当吹吸机构与气路系统(不是本技术方案的组成部分)连接后所述曲面贴标头36可以吸合/释放标签;
[0007]所述滚动贴合机构包括压辊支撑架39和压辊40,压辊40连接于压辊支撑架39的端部;
[0008]所述连接件即为连接架384,用于连接吹吸机构和滚动贴合机构;
[0009]所述柔性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架384与压辊支撑架39之间铰接,压辊支撑架39在连接架384所在的垂直平面内可以转动;以及压辊40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压辊支撑架39的端部;
[0010]当在外部气路系统、控制系统、机械手支持配合工作时,本申请柔性调节贴标机构可以安装于外部的机械手,通过机械手移动至标签处,在外部气路系统作用下,由吹吸机构的曲面贴标头36吸取目标标签;再通过机械手移动至目标钢卷处并伸进钢卷的内侧目标位置,曲面接触后粘贴,由吹吸机构的曲面贴标头36吹气释放;再通过机械手移动退回一定距离,使滚动贴合机构移动对准钢卷的标签位置,机械手携带滚动贴合机构通过压辊40再对标签进行第二轮滚动式压实贴合,巩固贴合质量。
[0011]进一步优化,柔性调节机构还可以包括另外两个柔性调节机构:
[0012]其一,第三柔性调节机构为贴标头浮动机构37,用于连接贴标头和机械手;所述第三柔性调节机构包括滑块354、弹簧373、上下两个导柱372、框架371;所述滑块354固定于贴
标头盖板35上方;所述框架371底部两侧设置有凹槽3711,其宽度与滑块354相匹配,安装到位时,滑块354嵌入凹槽3711,框架371可以沿滑块354上下滑动;凹槽3711上方开有通孔3712;上部的导柱372通过细段固定于框架371上部,通过粗段限位于所述弹簧373内;下部的导柱372穿过框架371底部通孔3712与滑块354固定,通过粗段也限位于所述弹簧373内;上下两个导柱372、弹簧373、滑块354四者在同一条垂直线上。作为实施例,“滑块354、弹簧373、上下两个导柱372”可以设置多组,以增强第三柔性调节机构的强度。框架371可沿垂直方向上下滑动,由弹簧373提供回复力,实现浮动的效果。
[0013]其二,第四柔性调节机构为压辊浮动连接件38,包括压辊连接架384、导柱外支撑架383、导柱内支撑架386,以及由浮动弹簧381、导柱385构成的两个弹性浮动模块;其中:
[0014]所述导柱外支撑架383和压辊连接架384为刚性连接;导柱外支撑架383呈类U形结构,所述导柱内支撑架386置于导柱外支撑架383的U形结构内,所述框架371置于导柱内支撑架386内,导柱内支撑架386、导柱外支撑架383的U形结构两侧分别设有耳部3821、3822,通过该耳部两侧各设有弹性浮动模块;
[0015]所述导柱内支撑架386两侧开有支点转孔3861和一个以上的升降腰孔3862;
[0016]所述支点转孔3861开设于导柱内支撑架386靠近压辊连接架384的一侧,固定于导柱外支撑架383上的转轴通过支点转孔3861连接导柱内支撑架386,导柱内支撑架386可绕支点转孔3861转动;
[0017]所述升降腰孔3862开设于导柱内支撑架386远离压辊连接架384的一侧,用于连接导柱内支撑架386和贴标头浮动机构37;升降腰孔3862设计为腰形,所述框架371设有连接孔3864,所述连接孔3864、升降腰孔3862、连接螺帽3863由内而外通过连接轴(图中未示意)连接,连接轴可以沿升降腰孔3862上下运动;
[0018]所述导柱内支撑架386、导柱外支撑架383的U形结构两侧分别设有耳部3821、3822,导柱内支撑架386的耳部3821、导柱外支撑架383的耳部3822两者上下配合,分别开设通孔;上下两个耳部(3821、3822)之间设置浮动弹簧381,该浮动弹簧381内设有导柱385并通过导柱385上下分别与上下耳部(3821、3822)限位连接;
[0019]通过以上,作业中一旦压辊连接架384的端侧部受力或者受冲击时,其内侧的导柱内支撑架386在导柱外支撑架383内可以绕支点转孔3861转动,同时框架371在升降腰孔3862内做适应性上下浮动,以及弹性浮动模块在导柱内支撑架386、导柱外支撑架383的两侧做同步缓冲吸能、抗震;从而共同发挥柔性调节机制。
[0020]进一步,压辊调节架384与导柱外支撑架383上的安装孔有多个,所以两者的连接可以左右调整,以实现压辊的左右位置调整。
[0021]进一步,曲面贴标头吸取标签贴标头接触面为圆弧曲面,与要应用的生产线上钢卷内曲面的曲率匹配,便于贴牢标签。
[0022]工作时,曲面贴标头上面均布吹吸气孔,用于吸附和吹落标签。
[0023]工作时,曲面贴标头吸取标签面为圆弧曲面,匹配钢卷内曲面,便于贴牢标签。
[0024]有益效果
[0025]本申请通过曲面贴标头和压辊的浮动机构,曲面可以保障“贴”的过程中贴标头与内卷面曲率一致,压辊的浮动机构使贴标头曲面与卷面接触后有一个缓冲的受力压实作用,提高了贴标的平整度、紧实度,整体上提高了粘贴贴标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实施例产品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标机构示意图
[0028]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标机构分解示意图
[0029]图4压辊浮动连接件示意图
[0030]图5压辊浮动连接件的分解示意图
[0031]图6贴标头浮动机构运作示意图
[0032]图7应用场景示意图
[0033]标记说明
[0034]35贴标头盖板;
[0035]351密封垫片、354贴标头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调节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吹吸机构、滚动贴合机构、连接件、柔性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吹吸机构包括贴标头盖板(35)、曲面贴标头(36),所述贴标头盖板(35)和曲面贴标头(36)组成具有密闭空间的贴标头,曲面贴标头(36)作为接触面均布吹吸气孔,用于吸合/释放标签;所述滚动贴合机构包括压辊支撑架(39)和压辊(40),压辊(40)连接于压辊支撑架(39)的端部;所述连接件即为连接架(384),用于连接吹吸机构和滚动贴合机构;所述柔性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架(384)与压辊支撑架(39)之间铰接,压辊支撑架(39)在连接架(384)所在的垂直平面内转动;以及压辊(40)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压辊支撑架(39)的端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柔性调节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柔性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三柔性调节机构;所述第三柔性调节机构为贴标头浮动机构(37),用于连接贴标头和机械手;所述第三柔性调节机构包括滑块(354)、弹簧(373)、上下两个导柱(372)、框架(371);所述滑块(354)固定于贴标头盖板(35)上方;所述框架(371)底部两侧设置有凹槽(3711),其宽度与滑块(354)相匹配,安装到位时,滑块(354)嵌入凹槽(3711),框架(371)沿滑块(354)上下滑动;凹槽(3711)上方开有通孔(3712);上部的导柱(372)通过细段固定于框架(371)上部,通过粗段限位于所述弹簧(373)内;下部的导柱(372)穿过框架(371)底部通孔(3712)与滑块(354)固定,通过粗段也限位于所述弹簧(373)内;上下两个导柱(372)、弹簧(373)、滑块(354)四者在同一条垂直线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柔性调节贴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柔性调节机构还包括:第四柔性调节机构;所述第四柔性调节机构为压辊浮动连接件(38),包括压辊连接架(384)、导柱外支撑架(383)、导柱内支撑架(386),以及由浮动弹簧(381)、导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琪仇文峰邓伍三常鹏鹏游家伟钱磊李毅俊吴凯陆飞刘奎龙周振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