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液研磨机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919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胶液研磨机用下料装置,包括支架、倒料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倒料机构和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倒料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的控制下相对于所述支架做旋转运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控制所述传动机构的动作。通过设置控制模块,能够在所述控制模块上预设倒料的参数,实现连续、定量地向研磨机供料,实现自动、均匀下料,避免手动操作时产生的不确定因素,进而影响研磨效果,有利于提高研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液研磨机用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碳纤维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液研磨机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胶液研磨在碳纤维生产中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由于环氧树脂胶粘剂在日常是以固体的形式保存的,在使用前需要将胶液融化,才能涂覆于碳纤维布上。在胶液的融化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胶液未完全融化、或者胶液中悬浮的颗粒物过大的情况,容易造成涂胶中胶液厚度不均匀、涂胶不平整,进而产生产品瑕疵,影响产品的性能及合格率。
[0003]研磨工序中所采用的设备是研磨机,将胶液倒入研磨机的料斗中,经过研磨机的研磨,制成符合使用要求的胶液。现有的胶液研磨机采用的下料装置一般为外置的下料装置,采用一个外置的支架将装有胶液的料筒架起并倾斜,往料斗中倒入胶液。在该下料装置中,一般采用手轮转动使料筒倾斜,从而实现倾倒胶液的技术效果,但该下料方式的下料是间歇的,同时受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影响较大,无法实现均匀下料,进而影响研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第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胶液研磨机用下料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均匀下料。本技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胶液研磨机用下料装置,包括支架、倒料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倒料机构和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倒料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的控制下相对于所述支架做旋转运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控制所述传动机构的动作。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控制模块,能够在所述控制模块上预设倒料的参数,实现连续、定量地向研磨机供料,实现自动、均匀下料,避免手动操作时产生的不确定因素,进而影响研磨效果,有利于提高研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倒料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旋转架和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连接,所述旋转架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中部。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上夹紧组件和下夹紧组件,所述上夹紧组件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所述下夹紧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中部。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夹紧组件包括固定部、活动部、螺杆和夹紧手轮,所述固定部焊接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所述活动部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活动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的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杆一端焊接在所述夹紧手轮上,另一端抵顶于所述支撑杆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螺纹孔中。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夹紧组件包括两个夹紧半环,两个所述夹紧半环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中部,一个或两个所述夹紧半环可绕与所述支撑杆
的轴线方向相同的直线旋转。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和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倒料机构的转动轴连接,所述蜗杆安装在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且与所述蜗轮啮合。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倒料手轮,所述倒料手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蜗杆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倒料机构的转动轴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研磨机上,与所述研磨机的控制装置电连接。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料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料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3为图2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为图2中I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料装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中可能会对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进行定义,旨在便于清楚地描述构造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用于产品在生产、使用、销售等过程中实际方位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2]请参阅图1

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胶液研磨机用下料装置,包括支架10、倒料机构、传动机构和控制模块40。所述倒料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夹紧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211、旋转架212和支撑平台213,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上夹紧组件和下夹紧组件,所述上夹紧组件包括固定部221、活动部222、螺杆223和夹紧手轮224,所述下夹紧组件包括两个夹紧半环231和夹紧螺栓232。所述支撑平台213焊接在所述支撑杆211的底端,所述旋转架212安装在所述支撑杆211的中部,旋转架212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上夹紧组件的固定部221焊接在所述支撑杆211的顶端,所述活动部222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固定部221上,所述活动部222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223的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杆223一端焊接在所述夹紧手轮224上,另一端抵顶于所述支撑杆211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螺纹孔中。所述下夹紧组件的两个夹紧半环231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撑杆211的中部,其中一个所述夹紧半环231可绕所述支撑杆211的轴线旋转(作为其他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两个所述夹紧半环231均绕所述支撑杆211的轴线及与支撑杆211的轴线相平行的直线旋转),所述夹紧半环23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夹紧螺栓232安装在所述螺纹孔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轮(图中未示出,位于靠近伺服电机33的壳体内)、蜗杆31、倒料手轮32和伺服电机33。所述蜗轮与蜗杆31啮合,所述倒料手轮32与所述蜗杆31的一端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3与所述蜗杆31的
另一端连接。
[0023]所述倒料机构通过旋转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10上,所述蜗轮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蜗杆31、倒料手轮32和伺服电机33安装在所述支架10上(作为其他可实现的技术方案,所述伺服电机33也可以直接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直接控制所述倒料机构的旋转)。所述控制模块40安装在所述支架10上,与所述伺服电机33电连接(作为其他可实现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40也可以安装在研磨机上,与研磨机的控制装置电连接,通过研磨机的控制装置协同控制该下料装置)。
[0024]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下料装置时,打开所述夹紧半环231,将料筒50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213上,且靠近所述支撑杆211,复位所述夹紧半环231,并用夹紧螺栓232使所述夹紧半环231将料筒50夹紧。转动所述夹紧手轮224,使所述活动部222相对于所述固定部221转动,扣住料筒50上口的内侧,将料筒50稳固地放置在倒料机构上。将料筒50移动到研磨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液研磨机用下料装置,包括支架、倒料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倒料机构和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倒料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的控制下相对于所述支架做旋转运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控制所述传动机构的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料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旋转架和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连接,所述旋转架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上夹紧组件和下夹紧组件,所述上夹紧组件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所述下夹紧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紧组件包括固定部、活动部、螺杆和夹紧手轮,所述固定部焊接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所述活动部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活动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的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杆一端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名岿汤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锦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