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钮开关和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03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钮开关和烹饪器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钮开关包括旋钮组件(21)、显示器(22)和电路板(23),旋钮组件(21)和显示器(22)均设置在电路板(23)上并与电路板(23)电性连接;显示器(22)位于旋钮组件(21)的内腔中,旋钮组件(21)至少部分透光,显示器(22)发出的光线透过旋钮组件(21)显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钮组件能够将旋钮和显示器组合在一起,从而不仅可以减小两者在烹饪器具上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烹饪器具的小型化、精巧化设计;而且可以减少零件数量、简化结构,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钮开关和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旋钮开关和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烹饪器具是厨房中常用的家用电器,能够快速加热食物,且使用过程安全方便,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且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常使用的烹饪器具包括电陶炉、电磁炉、电水壶、电饭煲、煎烤机以及电火锅等。
[0003]现有的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一般会有多种烹饪模式,例如蒸煮、煎炸、保温以及开启/关闭等。不同的烹饪模式对应烹饪器具中不同的功能模块和功能参数,这些功能模块和功能参数的调整和变更通常是利用旋钮来实现。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的外壳体上一般设置有旋钮和显示器,在使用时,通过转动旋钮至预设角度,启动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确定不同的功能参数,从而调整烹饪器具的烹饪模式。显示器则用于显示烹饪器具当前的烹饪模式和功能参数等,以便于用户快速且直观的获取烹饪器具的烹饪模式,并据此进行调控。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旋钮和显示器不仅占用空间比较大,而且零件繁多、结构复杂,从而不利于烹饪器具的结构紧凑性设计,同时会降低烹饪器具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旋钮开关和烹饪器具,能够将旋钮和显示器组合在一起,从而不仅可以减小两者在烹饪器具上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烹饪器具的小型化、精巧化设计;而且可以减少零件数量、简化结构,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生产效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旋钮开关,包括旋钮组件、显示器和电路板,所述旋钮组件和所述显示器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旋钮组件的内腔中,所述旋钮组件至少部分透光,所述显示器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旋钮组件显示。
[0008]本技术提供的旋钮开关包括旋钮组件、显示器和电路板,旋钮组件和显示器均设置在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显示器位于旋钮组件的内腔中,旋钮组件至少部分透光,显示器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旋钮组件显示,以实现将旋钮组件和显示器组合在一起的目的。从而在不影响旋钮组件的调控功能和显示器的显示功能的基础上,不仅可以减小旋钮组件和显示器在烹饪器具上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烹饪器具的小型化、精巧化设计;而且可以减少烹饪器具的零件数量、简化烹饪器具的结构,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生产效率。
[0009]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钮组件包括编码器、旋钮套筒和透光旋钮盖;所述编码器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转动部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旋钮套筒的第一端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转动部上,所述透光旋钮
盖可拆卸的盖合在所述旋钮套筒的第二端;所述显示器透过所述透光旋钮盖显示。
[0010]通过将透光旋钮盖可拆卸的盖合在旋钮套筒的第二端,从而便于更换不同的透光旋钮盖,以满足烹饪器具的外形要求和显示要求。通过将旋钮套筒的第一端可拆卸的套设在转动部上,从而便于将旋钮套筒和旋钮盖一并更换,以满足烹饪器具的外形要求和显示要求。
[0011]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透光旋钮盖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旋钮套筒的第二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一配合部匹配卡合。
[0012]通过在透光旋钮盖的边缘设置第一卡合部,在旋钮套筒的第二端的内侧壁上设置第一配合部,将第一卡合部和第一配合部匹配卡合,以便于将旋钮盖和旋钮套筒可拆卸的卡合在一起,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0013]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第一卡扣;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卡凸和止挡块,所述止挡块设置在所述卡凸的沿所述旋钮套筒的旋转方向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卡凸卡合,所述止挡块挡设在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卡凸的沿所述旋钮套筒的旋转方向的至少一侧。
[0014]通过将止挡块设置在卡凸的沿旋钮套筒的旋转方向的至少一侧,当第一卡扣与卡凸卡合时,止挡块挡设在第一卡扣和卡凸的沿旋钮套筒的旋转方向的至少一侧,一方面,防止透光旋钮盖相对于旋钮套筒转动导致第一卡扣和卡凸脱离卡合,以保证透光旋钮盖和旋钮套筒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止挡块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以使透光旋钮盖和旋钮套筒可以快速对齐并卡合。
[0015]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透光旋钮盖包括盖体部和侧壁部,所述侧壁部环绕连接在所述盖体部的边缘,并朝向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延伸;所述侧壁部具有避让缺口,所述第一卡扣设置在所述避让缺口内,且所述避让缺口在所述第一卡扣的沿所述旋钮套筒的旋转方向的至少一侧,留有容置所述止挡块的容置空间。
[0016]通过设置透光旋钮盖包括盖体部和侧壁部,从而可以提高透光旋钮盖的结构强度,保证透光旋钮盖的结构可靠性。通过设置侧壁部具有避让缺口,第一卡扣设置在避让缺口内,且避让缺口在第一卡扣的沿旋钮套筒的旋转方向的至少一侧,留有容置止挡块的容置空间,从而不仅可以进一步保证透光旋钮盖与旋钮套筒之间连接的可靠性,而且可以保证透光旋钮盖的安装位置的准确性。
[0017]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钮套筒的第二端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所述侧壁部的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的端面抵接。
[0018]通过在旋钮套筒的第二端的内侧壁上设置限位筋,限位筋与侧壁部的朝向电路板的一端的端面抵接,以对透光旋钮盖伸入至旋钮套筒内的深度进行限位,从而不仅可以保证透光旋钮盖安装的精确性,而且可以避免透光旋钮盖挤压显示器的安装空间。
[0019]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透光旋钮盖的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面与所述旋钮套筒的第二端端面平齐。
[0020]通过设置透光旋钮盖的背离电路板的一面与旋钮套筒的第二端端面平齐,一方面,可以保证透光旋钮盖盖合在旋钮套筒上的美观性;另一方面,在用户抓住旋钮套筒旋转时,可以避免用户手指上的油污渗入透光旋钮盖和旋钮套筒之间的缝隙内。
[0021]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钮套筒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所述转动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匹配卡合。
[0022]通过在旋钮套筒上设置第二卡合部,在转动部的外表面设置第二配合部,第二卡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匹配卡合,以便于将旋钮套筒和转动部可拆卸的卡合在一起,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0023]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设置在所述旋钮套筒的第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卡槽,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转动部的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卡槽匹配卡合。
[0024]通过将第二卡扣与卡槽匹配卡合,一方面,卡槽可以沿旋钮套筒的轴向对第二卡扣进行限位,以防止旋钮套筒沿自身轴向从转动部上脱出;另一方面,卡槽可以沿旋钮套筒的周向对第二卡扣进行限位,以便于将用户施加在旋钮套筒上的扭矩经由第二卡扣和卡槽传递至编码器的转动部上。
[0025]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组件(21)、显示器(22)和电路板(23),所述旋钮组件(21)和所述显示器(22)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23)上,并与所述电路板(23)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器(22)位于所述旋钮组件(21)的内腔中,所述旋钮组件(21)至少部分透光,所述显示器(22)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旋钮组件(21)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组件(21)包括编码器(213)、旋钮套筒(212)和透光旋钮盖(211);所述编码器(213)包括固定部(2131)和转动部(2132),所述固定部(2131)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路板(23)上,所述转动部(2132)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部(2131)上;所述旋钮套筒(212)的第一端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转动部(2132)上,所述透光旋钮盖(211)可拆卸的盖合在所述旋钮套筒(212)的第二端;所述显示器(22)透过所述透光旋钮盖(211)显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旋钮盖(211)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旋钮套筒(212)的第二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一配合部匹配卡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第一卡扣(2113);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卡凸(2121)和止挡块(2122),所述止挡块(2122)设置在所述卡凸(2121)的沿所述旋钮套筒(212)的旋转方向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卡扣(2113)与所述卡凸(2121)卡合,所述止挡块(2122)挡设在所述第一卡扣(2113)和所述卡凸(2121)的沿所述旋钮套筒(212)的旋转方向的至少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旋钮盖(211)包括盖体部(2111)和侧壁部(2112),所述侧壁部(2112)环绕连接在所述盖体部(2111)的边缘,并朝向靠近所述电路板(23)的一侧延伸;所述侧壁部(2112)具有避让缺口,所述第一卡扣(2113)设置在所述避让缺口内,且所述避让缺口在所述第一卡扣(2113)的沿所述旋钮套筒(212)的旋转方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君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