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896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及施工方法,包括支撑柱和承台,所述支撑柱的衔接头插入承台的衔接槽内,所述衔接头的外壁设有第一抗剪栓钉,所述衔接槽的内壁设有第二抗剪栓钉,所述第一抗剪栓钉与第二抗剪栓钉交错分布,所述衔接槽内填充混凝土,所述支撑柱设有上纵向筋,所述承台设有下纵向筋,所述上纵向筋通过套筒与下纵向筋固定连接,采用第一抗剪栓钉和第二抗剪栓钉交错分布,增加了支撑柱的抗剪和抗震的能力,满足等同于现浇结构的受力性能,还有利于支撑柱与承台分别施工,加快施工安装进度。快施工安装进度。快施工安装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结构和施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正不断推进着实现沿线各国互联互通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形成。现阶段,装配式桥梁体系正得到大力推广。按抗震性能,通常将预制桥墩体系分为“等同现浇”和“非等同现浇”两类,而前者主要依靠套筒灌浆连接、波纹管灌浆连接、预留槽孔的灌浆连接和承插式连接等四种连接方式。
[0003]承插式连接,即在底部承台内设置预留孔,将设置有抗剪键槽的预制桥墩插入承台预留孔内,通过在预制桥墩底部和四周注入砂浆或混凝土,实现预制桥墩与盖梁或承台之间的整体连接。相较其他连接形式,此方式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对生产及施工阶段的精度要求均不高,而不足之处在于后浇连接部位通常不设置钢筋笼,导致桥墩受水平作用,如地震荷载下主要依靠键槽处的剪力和四周的混凝土强度来抵抗所引起的撬起力。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表现偏于捏缩形态,难以达到“等同现浇”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实现等同于现浇结构的受力性能,增大桥墩的抗剪能力。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的施工方法。对预制构件的生产以及现场施工的精度要求较低,提高施工效率。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包括支撑柱和承台,所述支撑柱的衔接头插入承台的衔接槽内,所述衔接头的外壁设有第一抗剪栓钉,所述衔接槽的内壁设有第二抗剪栓钉,所述第一抗剪栓钉与第二抗剪栓钉交错分布,所述衔接槽内填充混凝土。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柱设有上纵向筋,所述承台设有下纵向筋,所述上纵向筋通过套筒与下纵向筋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抗剪栓钉与第二抗剪栓钉的结构等同,所述第一抗剪栓钉包括栓杆和栓帽,所述栓杆的一端与衔接头连接,所述栓杆的另一端与栓帽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抗剪栓钉与衔接头的外壁垂直,所述第二抗剪栓钉与衔接槽的内壁垂直。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柱还包括灌浆通道和灌浆入口,所述灌浆通道的一端与衔接槽连通,所述灌浆通道的另一端与灌注灌浆入口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柱还包括环形箍筋,所述环形箍筋套接于上纵向筋和下纵向筋的外壁。
[0013]一种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在承台的中心预留衔接槽,在衔接槽的内壁预埋第二抗剪栓钉;
[0015]S2、预先将多组环形箍筋套接于下纵向筋,在下纵向筋的上端插入套筒,将预制的支撑柱吊装进入衔接槽,支撑柱的第一抗剪栓钉和第二抗剪栓钉交错布置;
[0016]S3、将上纵向筋和下纵向筋对准,采用挤压设备对套筒进行挤压,使上纵向筋与下纵向筋固定连接,采用环形箍筋绑扎上纵向筋和下纵向筋;
[0017]S4、环形箍筋的外侧搭建模板密封衔接头,在灌浆入口灌注混凝土,对模板外侧设置附着式混凝土振捣器进行振捣,待混凝土硬化后养护14d完成施工。
[0018]优选的,在S3与S4之间,采用高压风机对衔接槽内的碎石残渣进行清理。
[0019]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此预制桥墩的衔接头插入承台的衔接槽内,衔接头的外壁设有第一抗剪栓钉,衔接槽的内壁设有第二抗剪栓钉,第一抗剪栓钉与第二抗剪栓钉交错分布,衔接槽内填充混凝土,采用第一抗剪栓钉和第二抗剪栓钉交错分布,增加了桥墩的抗剪和抗震的能力,满足等同于现浇结构的受力性能,还有利于支撑柱与承台分别施工,加快施工安装进度。
[0021]2、本专利技术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此预制桥墩的支撑柱设有上纵向筋,承台设有下纵向筋,上纵向筋通过套筒与下纵向筋固定连接,采用套筒保证上纵向筋与下纵向筋连接牢固,套筒连接一般都采用挤压使钢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增加钢筋连接的牢固性,同时采用套筒挤压可以方便作业人员检测上纵向筋与下纵向筋的连接可靠程度。
[0022]3、本专利技术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的施工方法,采用预制安装左右避免大量的钢筋绑扎和模板搭设作业,提高施工效率,吊装后也无需临时支撑,对预制构件的生产以及现场施工的精度要求较低,从而更加易于施工,也可以减少现场作业人员的投入。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的承台的俯视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采用承插式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27]其中,1为支撑柱,11为衔接头,12为环形箍筋,13为上纵向筋,14为第一抗剪栓钉,15为灌浆入口,16灌浆通道,2为承台,21为衔接槽,22为下纵向筋,23为第二抗剪栓钉,3为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0029]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包括支撑柱1和承台2,所述支撑柱1的衔接头11插入承台2的衔接槽21内,所述衔接头11的外壁设有第一抗剪栓钉14,所述衔接槽21的内壁设有第二抗剪栓钉23,所述第一抗剪栓钉14与第二抗剪栓钉23交错分布,此第一抗剪栓钉14和第二抗剪栓钉23的数量依据衔接头11的大小二设定,所述衔接槽21内填充混凝土,第一抗剪栓钉14和第二抗剪栓钉23与凝固的混凝土锚固,支撑柱1和承台2可以
分别施工,从而可以同时对多组支撑柱1和承台2同时进行施工安装,提高施工效率,第一抗剪栓钉14和第二抗剪栓23钉增加了预制桥墩的抗剪和抗震的能力,满足等同于现浇结构的受力性能,还有利于支撑柱1与承台2分别施工,加快施工安装进度。
[0030]所述支撑柱1设有上纵向筋13,所述承台2设有下纵向筋22,所述上纵向筋13通过套筒3与下纵向筋22固定连接,采用套筒3保证上纵向筋13与下纵向筋22连接牢固,套筒3连接一般都采用挤压方式,使钢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增加钢筋连接的牢固性,进一步的增加了支撑柱1和承台2的结构整体性,从而增加支撑柱1与承台2的抗剪性能,同时采用套筒3挤压可以方便作业人员检测上纵向筋13与下纵向筋22的连接可靠程度,采用套筒3连接比搭接方式节省钢筋的原材料,节约成本。
[0031]所述第一抗剪栓钉14与第二抗剪栓钉23的结构等同,所述第一抗剪栓钉14包括栓杆和栓帽,所述栓杆的一端与衔接头11连接,所述栓杆的另一端与栓帽连接,栓帽可以增强第一抗剪栓钉14和第二抗剪栓钉23与混凝土的锚固能力,从而使第一抗剪栓钉14通过混凝土与第二抗剪栓钉23的结构整体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和承台,所述支撑柱的衔接头插入承台的衔接槽内,所述衔接头的外壁设有第一抗剪栓钉,所述衔接槽的内壁设有第二抗剪栓钉,所述第一抗剪栓钉与第二抗剪栓钉交错分布,所述衔接槽内填充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设有上纵向筋,所述承台设有下纵向筋,所述上纵向筋通过套筒与下纵向筋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剪栓钉与第二抗剪栓钉的结构等同,所述第一抗剪栓钉包括栓杆和栓帽,所述栓杆的一端与衔接头连接,所述栓杆的另一端与栓帽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剪栓钉与衔接头的外壁垂直,所述第二抗剪栓钉与衔接槽的内壁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承插式的预制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还包括灌浆通道和灌浆入口,所述灌浆通道的一端与衔接槽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嘉彬陈庆军蔡健何岸郑敦聪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