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远红外与激光兼容隐身薄膜及其设计方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身薄膜的设计方案,尤其涉及一种中远红外与激光兼容隐身薄膜的设计方案,属于隐身材料
技术介绍
[0002]在红外探测技术中,3~5μm波段是航空发动机尾焰和发动机排气管的辐射范围,是空中设备的红外制导探测系统主要的工作波段;8~14μm波段是热成像系统的工作波段,任何温度高于热力学零度的物体都会在8~14μm波段发生辐射;工作波长为10.6μm的CO2激光器作为主要激光探测武器可用于测距、制导、目标指示和干扰等。
[0003]现有3~5μm和8~14μm红外波段选择性高反射薄膜实际上为两种禁带在不同波长范围的光子晶体的叠加,利用一维光子晶体结构实现中远两个红外窗口波段的高反射区通常存在生产周期较长、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0004]根据基尔霍夫定律:T+R+ε=1,其中T为材料的透过率,R为材料的反射率,ε为材料的吸收率;对于红外波段基本不透光材料,即T≈0,则ε≈1
‑
R,其中吸收率等于发射率,为实现红外波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远红外与激光兼容隐身薄膜的设计方案,其特征在于,TFCalc软件输入一个初始的5层带有掺杂层一维光子晶体结构,首先对其连续目标进行设定,在3~5μm和8~14μm设置为高反射,5~8μm和10.6μm设置为高透过;其次,在设置优化参数界面采用锗和硫化锌两种材料添加“Needle”层,并且选择连续添加膜层到最优设计膜系、同时添加许多层、在添加Needle前采用局部优化;最后,在Tunneling参数中选择生长薄膜进行结构优化设计,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的薄膜为以玻璃为基底,不同厚度的锗和硫化锌交替形成的13层膜结构,靠近空气和玻璃的两层为锗,所述薄膜可实现中远红外波段与10.6μm激光波段的兼容隐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远红外与激光兼容隐身薄膜的设计方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滨辉,荣先辉,张旭阳,高阳,吴威,赵堃鸣,韦铭,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