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流小区的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857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径流小区的集流装置,所述径流小区内部的下侧设置集流池和集流管,集流管与集流池连接,集流池的下部连接导流管,导流管远离集流池的一端与径流池连接,所述集流池内部设置防塞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现有的混凝土结构的集流槽,结构简易、施工方便,降低了建设周期与成本,且便于更换和清理。且便于更换和清理。且便于更换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径流小区的集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土保持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径流小区的集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土流失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往往需要水土保持监测提供数据支撑。径流小区作为水土保持监测中常用的地面观测设施,是水土流失定量定位观测的基础。在水土保持监测项目建设的径流小区,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的集流槽进行集流,但现有的混凝土结构的集流槽,存在建设周期长、费用高,以及不便于清理和更换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径流小区的集流装置。本技术相对现有的混凝土结构的集流槽,结构简易、施工方便,降低了建设周期与成本,且便于更换和清理。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径流小区的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流小区内部的下侧设置集流池和集流管,集流管与集流池连接,集流池的下部连接导流管,导流管远离集流池的一端与径流池连接,所述集流池内部设置防塞网。
[0006]进一步的:所述集流池设置在径流小区下侧的中部位置,两侧均连接集流管,集流管的另一端均插入径流小区的土壤中。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集流管和径流池顶部高程均低于集流池处的地面线高程。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的端部与径流池的上部相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集流管(3)为PVC管对半切开的成品。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相对现有的混凝土结构的集流槽,在径流小区内砌筑集流池,并采用PVC管材料进行集流,结构简易、施工方便,降低了建设周期与成本,且便于更换和清理;进一步的,本技术还可以去除树叶等杂物防止管道堵塞。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4]附图标记:1

径流小区;2

集流池;3

集流管;4

防塞网;5

导流管;6

径流池;7

地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
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17]如图1至2所示,一种径流小区的集流装置,所述径流小区1内部的下侧设置集流池2和集流管3,集流管3与集流池2连接,集流池2的下部连接导流管5,导流管5远离集流池2的一端与径流池6连接,所述集流池2内部设置防塞网4。所述防塞网4为不锈钢网,设置在防塞网4的下部,导流管5的上部,架设在集流池2的内壁上,由于集流池2顶部开放设置,防塞网4可用于阻挡树叶等杂物,防止其落入导流管5内堵塞管道。
[0018]径流小区1内部的径流沿地面线7流入集流管3内,流出集流管3后流经不锈钢网并汇入集流池2中,再经过底部导流管5最终进入径流池6中。
[0019]所述集流池2设置在径流小区1下侧的中部位置,两侧均连接集流管3,集流管3的另一端均插入径流小区1的土壤中。所述集流管3为直径10厘米PVC管对半切开的成品。
[0020]所述导流管5、集流管3和径流池6顶部高程均低于集流池2处的地面线7高程。
[0021]所述导流管5的端部与径流池6的上部相连接。
[0022]依据本技术的描述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制造或使用本技术的一种径流小区的集流装置,并且能够产生本技术所记载的积极效果。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径流小区的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流小区(1)内部的下侧设置集流池(2)和集流管(3),集流管(3)与集流池(2)连接,集流池(2)的下部连接导流管(5),导流管(5)远离集流池(2)的一端与径流池(6)连接,所述集流池(2)内部设置防塞网(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流小区的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池(2)设置在径流小区(1)下侧的中部位置,两侧均连接集流管(3),集流管(3)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耀波吴晓波刘志强潘振余岚殷朝华叶成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