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4小时尿液收集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32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24小时尿液收集袋。它包括袋体、漏斗、引导管和支撑脚,所述袋体的顶部设有导管接口,所述引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漏斗相连,所述引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管接口相连,所述引导管与所述导管接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封夹;所述袋体的底部侧面设有用于连接出液管的出液管接口,所述出液管接口上设有第二封夹;所述袋体的竖向袋壁由2或3个侧片相而成,每2个相邻的所述侧片之间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下部设有所述支撑脚。撑条的下部设有所述支撑脚。撑条的下部设有所述支撑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4小时尿液收集袋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集尿袋,特别是公开一种24小时尿液收集袋。

技术介绍

[0002]在肾病患者或是其他患者的检查中,必不可少的需要对尿液进行检查,对尿蛋白的定量检查需要收集24小时内的尿液,根据尿液中的尿蛋白定量判断是否为蛋白尿,蛋白尿临床上又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需要到医院就诊寻找原因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次或多次尿蛋白检测,
[0003]现有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检测过程为:
[0004]1)患者自行准备好装尿液的容器;
[0005]2)在早上的某一时刻,排尽所有的尿液,直至第二天同一时刻前,所有的尿液均留在自备的容器中,即24小时尿液,早上的时间点可选择为8点整。
[0006]3)摇匀尿液,记录尿液总量并留取10ml尿液于尿液分析管中带到医院送检,测定尿液中的蛋白浓度,最后根据实际尿量计算得出24小时尿蛋白定量。
[0007]然而现有的蛋白尿检测过程中对尿液的收集存在着许多不便之处:目前临床上并没有统一规范的收集24小时尿液的容器,患者都是自行准备容器,一般也只是要求清洁有盖,容量要求2000ml

3000ml左右,患者需要每次收集好尿液再倒入容器中,这样操作一方面给患者留取尿液带来不便,另一方面患者需要自行测量尿液容量,可能会存在误差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在需要送检时要从容器中倒取一定量的尿液,由于容器形状不统一,存在不便倒出和容易洒出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方便收纳、便于使用、防止倾倒的24小时尿液收集袋。
[0009]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24小时尿液收集袋,包括袋体,还包括漏斗、引导管和支撑脚,所述袋体的顶部设有导管接口,所述引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漏斗相连,所述引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管接口相连,所述引导管与所述导管接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封夹;所述袋体的底部侧面设有用于连接出液管的出液管接口,所述出液管接口上设有第二封夹;所述袋体的竖向袋壁由2或3个侧片相而成,每2个相邻的所述侧片之间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下部设有所述支撑脚。
[0010]所述引导管上设有管路收纳器。
[0011]所述管路收纳器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盒体和盖体的上下分别设有用于穿过所述引导管的开口,所述盒体内的中心设有缠绕轴,所述引导管的中部环绕在所述缠绕轴的四周,所述引导管的两端伸出所述开口;所述盒体和盖体通过螺纹或卡扣相连盖合。
[0012]所述缠绕轴上设有绑扎绳,所述绑扎绳的一端设有橡胶手柄,所述盒体内靠近盒体的侧壁处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中间设有用于插放所述橡胶手柄的插槽。
[0013]所述漏斗包括4个塑料侧壁,每相邻的两个塑料侧壁之间折叠相连,所述漏斗的侧面设有拉环。
[0014]所述漏斗的任意相邻的2个塑料侧壁上设有一对磁扣。
[0015]所述袋体的顶部一侧设有挂扣。
[0016]所述导管接口、出液管接口分别为软性接口,所述导管接口、出液管接口的内侧壁上靠近袋体处分别设有自封条。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漏斗,便于尿液的收集,所述漏斗呈可折叠结构,方便收纳和使用;通过所述第一封夹和第二封夹既能保证引导管与所述导管接口之间、出液管与出液管接口之间的密封性,又能在尿液送检时,直接进一步密封导管接口和出液管接口,增加了袋体的密封性;通过导管接口和出液管接口,使得袋体与引导管、出液管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便于袋体的使用、送检和存放。通过出液管接口与出液管连接,便于留存尿液送检;通过所述支撑条和支撑脚,方便袋体直立放置,防止袋体倾倒。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收纳器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收纳器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袋体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袋体;2、漏斗;3、引导管;4、支撑脚;5、导管接口;6、第一封夹;7、出液管接口;8、第二封夹;9、侧片;10、支撑条;11、底面;12、顶面;13、管路收纳器;14、盒体;15、盖体;16、开口;17、缠绕轴;18、绑扎绳;19、橡胶手柄;20、固定柱;21、插槽;22、挂扣;23、塑料侧壁;24、磁扣;25、自封条;26、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就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25]实施例一:
[0026]根据图1

4,本实施例包括袋体1、漏斗2、引导管3和支撑脚4,所述袋体1的顶部设有导管接口5,所述引导管3的一端与所述漏斗2相连,所述引导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管接口5相连,所述引导管3与所述导管接口5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封夹6;所述袋体1的底部侧面设有用于连接出液管的出液管接口7,所述出液管接口7上设有第二封夹8;所述导管接口5、出液管接口7分别为软性接口,所述导管接口5、出液管接口7的内侧壁上靠近袋体1处分别设有自封条25,所述自封条25用于封闭所述导管接口5和出液管接口7。所述袋体1的竖向袋壁由3个侧片9相而成,每2个相邻的所述侧片9之间设有支撑条10,所述支撑条10的下部设有所述支撑脚4,所述支撑脚4与所述支撑条10之间可固定连接,也可在所述支撑脚4上开设插槽,通过插槽与所述支撑条10滑动插接。所述袋体1的底面11和顶面12分别呈三角形。所述袋体1的顶部一侧设有挂扣22。
[0027]所述引导管3上设有管路收纳器13。所述管路收纳器13包括盒体14和盖体15,所述盒体14和盖体15的上下分别设有用于穿过所述引导管3的开口16,所述盒体14内的中心设
有缠绕轴17,所述引导管3的中部环绕在所述缠绕轴17的四周,所述引导管3的两端伸出所述开口16。所述缠绕轴17上设有绑扎绳18,所述绑扎绳18的一端设有橡胶手柄19。所述盒体14内靠近盒体14的侧壁处设有固定柱20,所述固定柱20的中间设有用于插放所述橡胶手柄19的插槽21。
[0028]所述漏斗2包括4个塑料侧壁23,每相邻的两个塑料侧壁23之间相连并可折叠,所述漏斗2的侧面设有拉环26。所述漏斗2的任意相邻的2个塑料侧壁23上设有一对磁扣24,所述磁扣24使所述漏斗2保持折叠状态。
[0029]实施例二:
[0030]根据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袋体1的竖向袋壁由2个侧片9相而成,每2个相邻的所述侧片9之间设有支撑条10,所述支撑条10的下部设有所述支撑脚4。 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4小时尿液收集袋,包括袋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斗、引导管和支撑脚,所述袋体的顶部设有导管接口,所述引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漏斗相连,所述引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管接口相连,所述引导管与所述导管接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封夹;所述袋体的底部侧面设有用于连接出液管的出液管接口,所述出液管接口上设有第二封夹;所述袋体的竖向袋壁由2或3个侧片相而成,每2个相邻的所述侧片之间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下部设有所述支撑脚。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24小时尿液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上设有管路收纳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24小时尿液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收纳器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盒体和盖体的上下分别设有用于穿过所述引导管的开口,所述盒体内的中心设有缠绕轴,所述引导管的中部环绕在所述缠绕轴的四周,所述引导管的两端伸出所述开口;所述盒体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悦冯芳茗沈笠孟婧程玉沙顾宏铭季佳妮孙梦晨蒋维刘昉赵美慧何佳倩高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