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用雨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7628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境监测用雨水收集装置,涉及水资源与环境的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安装板、转动板、集水漏斗、水筒座、接水筒及转动驱动机构;安装板通过支腿安装于底座,集水漏斗安装于安装板上开设的集水通孔内;转动板通过转动驱动机构转动安装于底座且位于安装板下方;转动板顶面偏离中部位置设至少两个带重量传感器的水筒座;接水筒置于水筒座;重量传感器与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部连接,驱动部在重量传感器传递的重量达到预设重量时,驱动转动板相对安装板转动,以使至少两个水筒座交替位于集水通孔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解了现有雨水收集装置布置和收集雨水过程繁琐、耗时耗力、且难以于雨量较少时足量收集雨水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境监测用雨水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资源与环境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环境监测用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雨水收集装置主要是在不同地点安装的多个采样杯,为获得同一地点的多个采样,以供研究使用,还需要在同一地点布多个采样杯,布置过程和收集过程繁琐、耗时耗力;此外,现有雨水收集装置受限于杯口收集面积较小,从而,在雨量较少时,很难收集足量的雨水样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监测用雨水收集装置,以缓解现有雨水收集装置布置和收集雨水过程繁琐、耗时耗力、且难以于雨量较少时足量收集雨水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境监测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板、集水漏斗、转动板、水筒座、接水筒以及转动驱动机构;
[0006]所述安装板通过支腿安装于所述底座,且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集水通孔,所述集水漏斗以进水口朝上且出水口与所述集水通孔连通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集水通孔内;
>[0007]所述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监测用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安装板(2)、转动板(3)、集水漏斗(4)、水筒座(51)、接水筒(52)以及转动驱动机构;所述安装板(2)通过支腿(11)安装于所述底座(1),且所述安装板(2)上开设有集水通孔(21),所述集水漏斗(4)以进水口朝上且出水口与所述集水通孔(21)连通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集水通孔(21)内;所述转动板(3)通过转动驱动机构转动安装于所述底座(1),且所述转动板(3)位于所述安装板(2)的下方并与所述转动板(3)相互间隔;所述转动板(3)的顶面偏离中部位置设有至少两个水筒座(51),所述水筒座(51)内设有重量传感器(7);所述接水筒(52)以筒口朝上的方式放置于所述水筒座(51)内;所述重量传感器(7)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部连接,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部能够在接收到所述重量传感器(7)传递的重量达到预设重量的信号下,驱动所述转动板(3)相对所述安装板(2)转动,以使至少两个所述水筒座(51)交替位于所述集水通孔(21)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监测用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底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0),所述集水通孔(21)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0)的内部;所述接水筒(52)放置于所述水筒座(51)内的情况下,所述接水筒(52)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0)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监测用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通孔(21)的孔壁上设有朝向所述集水通孔(21)的内部凸出的漏斗安装凸台(211),所述集水漏斗(4)的出水端伸入于所述集水通孔(21)内部并搭置于所述漏斗安装凸台(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翌晨李燃高郁杰刘晓东王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环境规划院天津市低碳发展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