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环境监测井中井管清洗的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维护修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水环境监测井中井管清洗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监测井已广泛用于监测地震、地面沉降、地下水和土质污染、水位变化、岩体和大坝位移等方面;但由于监测井缺乏维护,长期以来井管内壁会积聚大量的污垢,包括泥沙污垢、微生物污垢、铁锈、蜗牛等,这将影响到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取样结果的可靠性。现有的井管清洗直接在井水清洗,井壁管脏污会进入井水中,污染井水,进而可能扩散到地层中,污染地下水;为此,需要一种地下水环境监测井中井管清洗的设备,在清洗井管内壁时,首先将井管内的地下水抽出,并将清洗井管后产生的污水抽出,保证清洗的井壁管脏污不会进入井水中,增强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取样结果的可靠性,有利于识别滤水管的位置开展监测井调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水环境监测井中井管清洗的设备,在清洗井管内壁时,首先将井管内的地下水抽出,并将清洗井管后产生的污水抽出,保证清洗的井壁管脏污不会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环境监测井中井管清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部分(1)、主清洁部分(2);所述的辅助部分(1)位于地面上,辅助部分(1)的下端安装有行动轮,可移动到需要进行清洗的监测井的旁边,辅助部分(1)可将井内的部分地下水以及清洗内壁时所产生的污水抽出,同时为清洗井管内壁时提供所需用水;辅助部分(1)和主清洁部分(2)通过钢丝绳连接,钢丝绳首先将主清洁部分(2)缓慢下移到井口,使主清洁部分(2)进入井内,然后主清洁部分(2)自己提供动力,钢丝绳则作为保护绳随着主清洁部分(2)下移,在主清洁部分(2)没有电力的特殊情况下,钢丝绳收缩,将主清洁部分(2)拉出;所述的主清洁部分(2)包括:圆盘(201)、撑开机构、清洗机构、移动封闭机构;所述的圆盘(201)与辅助部分(1)上的钢丝绳连接;撑开机构转动安装在圆盘(201)下端面的凹槽里,清洗机构安装在撑开机构的下端;移动封闭机构位于清洁机构的下端,且与清洁机构转动连接;移动封闭机构可根据井管的口径进行调节,使主清洁部分(2)完全进入到井管内并使主清洁部分(2)缓慢在井管内移动,同时移动封闭机构无论所处的位置有没有水,都将圆盘(201)下端三米位置封闭起来,如果该处有水,将水抽出,方便清洗,如果没有水则抽出清洗机构清洗产生污水;撑开机构在主清洁部分(2)要进行清洗作业时撑开并适应井管口径,起到支撑主清洁部分(2)的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环境监测井中井管清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部分(1)包括:外壳(101)、L形杆(102)、绕线轴(103)、转杆(104)、电机A(105)和圆杆A(106);所述的外壳(101)内放有储水箱;L形杆(102)固定安装在外壳(101)的上端面,L形杆(102)上设有定滑轮;绕线轴(103)通过轴转动安装在外壳(101)上的支撑板上的圆孔里,绕线轴(103)上缠绕有足够长的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L形杆(102) 上的定滑轮与圆盘(201)的上端固定连接;转杆(104)有两个,两个转杆(104)均转动安装在外壳(101)上的支撑板的圆孔里,一个转杆(104)上缠绕有污水管,污水管的排水口与污水收集装置连接,另一头与水泵B(228)连接,另一个转杆(104)上缠绕有净水管,净水管的一头与外壳(101)内的储水箱中的水泵A连接,另一头与一个喷头(219)连接;电机A(105)固定安装在外壳(101)的上端面,其电机轴与绕线轴(103)的轴固定连接,电机A(105)的轴上固定安装有一个锥齿轮;圆杆A(106)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外壳(101)上的支撑板的圆孔里,圆杆A(106)的另一端设有一个锥齿轮,这个锥齿轮与电机A(105)的轴上的锥齿轮相互啮合,圆杆A(106)与两个转杆(104)通过同步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环境监测井中井管清洗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开机构包括:环形架(202)、电机B(203)、圆杆B(204)、圆杆C(205)、方杆(206)、齿条(207)和从动轮(208);所述的环形架(202)通过杆转动安装在圆盘(201)下端的凹槽里;电机B(203)固定安装在环形架(202)的侧面,其电机轴与一个圆杆B(204)固定连接,圆杆B(204)有四个,四个圆杆B(204)转动安装在环形架(202)上内部板子的圆孔里,圆杆B(204)的端部设有锥齿轮,且圆杆B(204)上的锥齿轮两两啮合;圆杆C(205)转动安装在方杆(206)上的两边小板的圆孔里,圆杆C(205)与圆杆B(204)通过同步带连接,圆杆C(205)上固定安装有齿轮;方杆(206)有两个,一个方杆(206)通过杆固定安装在环形架(202)的下端,另一个方杆(206)固定安装在前一个方杆(206)的下端;齿条(207)滑动安装在方杆(206)上的凹槽里,齿条(207)与圆杆C(205)相互啮合;从动轮(2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兰,石文学,秦磊,葛菲媛,郭维,李立伟,韩芳,刘佳,牛磊,曹健,杨秀俊,江胜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地质研究和海洋地质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