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靠的升降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26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腰靠的升降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椅背上的滑动安装座以及能够沿该滑动安装座上下滑移的升降调节杆,升降调节杆配置为与腰靠连接;升降调节杆包括滑动部以及镜像设置在滑动部两侧的控制把手;在滑动安装座的前侧设有一连接座,滑动部夹持并滑动配合在该连接座与滑动安装座之间;滑动安装座上还设有若干个纵向间隔排布的定位槽,升降调节杆上对应设有一活动齿以及能够控制该活动齿卡入或脱离定位槽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控制把手转动连接;腰靠使用状态下,活动齿卡入在定位槽内,腰靠与椅背之间滑动锁定;调节状态下,作用控制开关相对控制把手转动以使活动齿脱离定位槽,腰靠与椅背之间滑动解锁;操作方便、调节省力。调节省力。调节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靠的升降调节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坐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腰靠的升降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亚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生活问题,其中,因为久坐给人带来的腰椎问题尤为频繁,而椅子作为人们办公学习的日常家具,在长时间的久坐办公下,人体的脊柱存在自然的弯曲,尤其是在腰椎处的弯曲;长期处于坐姿状态容易使得腰椎向外弯曲,久而久之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等腰椎疾病。众所周知,人体脊柱呈S型,为此,部分办公椅在靠背处增设一个腰靠,以对腰椎的自然弯曲处形成支撑,防止其由于疲劳而向外弯曲,保障了办公人员的腰椎健康。
[0003]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人们的体型呈现出高矮胖瘦的多元化分布,使得固定位置的腰靠很难适应于不同体型的人群,不能对腰靠进行前后深度的调节以满足个体差异,其适用范围及保健效果均受到了限制。而现有一类可调节腰靠前后深度的椅子,该类椅子可以通过调节腰靠的前后深度,为使用者的腰部提供合适的支撑。但现有的市面上的腰靠调节装置为了实现腰靠的顶出功能,往往在腰靠与椅背之间设有复杂的机构,如采用蜗轮蜗杆的方式对腰靠进行调节,不仅结构复杂,操作也费时费力,需要旋转多圈才能进行腰靠的前后调节;又或者采用拉线控制腰靠的顶出程度,调节也较为吃力;这两种结构都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的缺点;调节时用户都需要离开坐面。
[0004]CN20122856341.3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机械顶腰机构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背铁台与顶腰机构总成,所述顶腰机构总成设置在座椅背铁台上,所述顶腰机构总成包含框架与背板,所述背板的底部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背板的顶部与框架滑动连接,所述背板的背面中部设置有滑轮,拉线的首端固定在所述背板的顶部一侧,所述拉线的末端绕过滑轮后穿过位于背板顶部另一侧的安装通孔。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舒适性高,根据高矮胖瘦的不同使用者,任意调节本技术的顶出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专利的背板具有弹性,通过控制拉线以带动背板弯曲使背板中部向外顶出,从而起到顶腰效果;但是结构过于复杂、繁琐;通过拉线、调节器以及滑轮等一系列结构的配合实现拉线与背板的联动;安装和加工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快捷、省力的腰靠的升降调节机构;该升降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椅背上的滑动安装座以及能够沿该滑动安装座上下滑移的升降调节杆,腰靠下端连接在升降调节杆上;通过控制升降调节杆相对椅背移动即可带动腰靠下端移动,结构简单,控制把手更方便用户手持操作;且通过按压控制开关即可控制活动齿与定位槽之间的解锁与锁定,从而快速调节腰靠进行档位升降;结构精简、且操作省力、轻巧。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腰靠的升降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椅背上的滑动安装座以及能够沿该滑动安装座上下滑移的升降调节杆,升降调节杆配置为与腰靠连接;升降调节杆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滑动部以及镜像设置在滑动部两侧的控制把手;在滑动安装座的前侧设有一连接座,滑动部夹持并滑动配合在该连接座与滑动安装座之间;滑动安装座上还设有若干个纵向间隔排布的定位槽,升降调节杆上对应设有一活动齿以及能够控制该活动齿卡入或脱离定位槽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控制把手转动连接;腰靠使用状态下,活动齿卡入在定位槽内,腰靠与椅背之间滑动锁定;调节状态下,作用控制开关相对控制把手转动以使活动齿脱离定位槽,腰靠与椅背之间滑动解锁。
[0008]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与滑动安装座之间形成有纵向的滑道;滑动部为板状结构,滑动部滑动配合在该滑道内。使滑动部限制在连接座与安装座之间,且滑道能够导引滑动部上下滑移,调节更加平稳。
[0009]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的形状呈“口”字型,连接座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立杆以及上下两端的横杆;且横杆的后端向后突出于立杆,立杆与滑动安装座之间形成所述滑道。横杆后端向后突出于立杆,使得连接后立杆与滑动安装座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间隔形成滑道;结构简单,无需另外加工。
[0010]作为优选,所述立杆与滑动部之间还设有滑动导向机构,滑动导向机构包括纵向设置在立杆或滑动部的其中一个上的滑槽,以及对应设置在立杆或滑动部另一个上的导向条,导向条滑动嵌入在滑槽内。进一步使得滑动部上下滑移更加平稳顺畅,不会产生偏移。
[0011]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把手设置在滑动部的前侧,滑动部与其两侧的控制把手之间形成一凹部,所述连接座嵌入在该凹部内。连接座嵌入在凹部内,限制升降调节杆在左右方向上偏移;且使得结合更加紧密,更加美观。
[0012]作为优选,控制开关沿控制把手的长度方向设置,活动齿设置在控制开关的端部,所述活动齿穿设在滑动部上,活动齿的穿出端与定位槽配合。
[0013]作为优选,控制开关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侧的控制把手上,且在控制开关与控制把手之间设有用于复位的弹簧;按压控制开关以带动活动齿向前移动并脱离定位槽,弹簧相应发生弹性形变并提供复位弹力使活动齿有再次卡入定位槽内的趋势。调节完成后,松开控制开关,活动齿即可自动卡入定位槽内;锁定迅速。
[0014]作为优选,所述椅背的背部镜像设有使控制把手露出的开窗。方便用户双手直接作用于控制把手,无需离开座椅即可调节。
[0015]作为优选,所述腰靠具有弹性且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弯曲变形,腰靠的上端连接在椅背上,腰靠下端连接在升降调节杆上。升降调节机构设置在椅背的下端,能够很方便人手操作。
[0016]作为优选,所述滑动部上设有向前突出的固定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避让固定座的避让窗;固定座向前穿出于连接座,腰靠下端连接在固定座上。
[0017]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0018]首先,结构简单巧妙,操作方便省力;调节腰靠时,用户无需离开椅子,直接将双手从椅背背部的开窗处握住控制把手即可,然后按压控制开关使活动齿脱离定位槽即可使升降调节杆相对椅背滑移,从而带动腰靠下端升降;调节完成后,松开控制开关即可,活动齿自动定位槽卡接使升降调节杆与椅背相对固定;继而操作使用户只需按压控制开关并带动
控制把手移动即可,操作快捷轻巧。
[0019]其次,滑动部夹持在连接座与滑动安装座之间,且连接座与安装座之间形成有引导滑动部上下滑移的滑道;在立杆与滑动部之间还设有滑槽以及导向条;滑动部与两侧的控制把手之间还形成有凹部,连接座嵌入在该凹部内;多重结构能够有效限制升降调节杆,使得升降调节杆只能够在竖直方向滑移;且滑移时平稳顺畅,使用感受更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腰靠与椅背连接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椅背上滑动安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升降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中局部A的放大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升降调节杆与滑动安装座装配的立体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靠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椅背上的滑动安装座以及能够沿该滑动安装座上下滑移的升降调节杆,升降调节杆配置为与腰靠连接;升降调节杆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滑动部以及镜像设置在滑动部两侧的控制把手;在滑动安装座的前侧设有一连接座,滑动部夹持并滑动配合在该连接座与滑动安装座之间;滑动安装座上还设有若干个纵向间隔排布的定位槽,升降调节杆上对应设有一活动齿以及能够控制该活动齿卡入或脱离定位槽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控制把手转动连接;腰靠使用状态下,活动齿卡入在定位槽内,腰靠与椅背之间滑动锁定;调节状态下,作用控制开关相对控制把手转动以使活动齿脱离定位槽,腰靠与椅背之间滑动解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靠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与滑动安装座之间形成有纵向的滑道;滑动部为板状结构,滑动部滑动配合在该滑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靠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形状呈“口”字型,连接座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立杆以及上下两端的横杆;且横杆的后端向后突出于立杆,立杆与滑动安装座之间形成所述滑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腰靠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与滑动部之间还设有滑动导向机构,滑动导向机构包括纵向设置在立杆或滑动部的其中一个上的滑槽,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夏聪郑捷
申请(专利权)人: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