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基板减薄的主轴组件及基板减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板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基板减薄的主轴组件及基板减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集成电路/半导体(Integrated Circuit,IC)制造的后道制程阶段,为了降低封装贴装高度,减小芯片封装体积,改善芯片的热扩散效率、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以及减轻芯片的加工量,基板在后续封装之前需要进行基板减薄,减薄后的芯片厚度甚至可以达到初始厚度的5%以下。
[0003]基板减薄技术也称基板磨削技术,其主要应用于基板的背面减薄,所谓背面是指基板未铺设有器件的一面,一般为如硅、氧化硅、氮化硅、碳化硅、蓝宝石等材料的衬底。
[0004]主轴组件是基板减薄装置的重要部件,通常磨削液通过主轴组件供给至主轴组件底部的砂轮盘,实现基板材料的去除。主轴组件的顶部通常配置旋转接头,以实现供液管路与旋转的磨屑主轴之间的连接。而旋转接头的配置会给主轴组件带来不必要的振动,这些振动会干扰基板磨削参数的调整,影响基板磨削的平整度。
技术实现思路
r/>[0005]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基板减薄的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上端配置有输液座;所述主体部的中心配置有输液孔,其沿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所述输液座密封连接于主体部的定子的顶部,其配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与外部的磨削液源连接,其另一端插接于所述输液孔中,以将磨削液经由输液孔输送至主体部的下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的下部配置有束气部,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输液管的外周侧;所述主体部的转子相对于束气部转动时,所述束气部的上侧形成由上至下的压力逐渐变大的压力梯度,以防止磨削液沿所述输液孔倒流至所述输液座的上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座与所述转子之间设置有间隙,在输液管通入磨削液之前所述转子旋转,以对所述束气部及其上的空间抽空处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座还配置有与所述间隙连通的气孔,所述气孔与外部的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文,王江涛,付永旭,刘远航,
申请(专利权)人: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