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贵延专利>正文

一种PP材料成型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098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PP材料成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P材料成型一体机,包括底座、注塑模具、输料筒、进料罐以及破碎组件,底座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注塑模具,且底座的上端外表面位于注塑模具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料筒,所述输料筒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进料罐,且进料罐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破碎组件固定连接于进料罐的内部,且进料罐的内壁嵌入式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进料罐下端外表面开设有出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破碎组件,能够对刚进入进料罐内部的颗粒进行破碎减小PP塑料的颗粒体积,进而能够提高PP塑料颗粒在受热时的均匀性,并且缩短了PP塑料的加热时间,提高装置的运行效率。置的运行效率。置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P材料成型一体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PP材料成型机
,具体为一种PP材料成型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机被广泛的应用于塑料、橡胶等产品的生产中。塑料注塑机机械己成为塑料加工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机种之一。塑料注塑机可以与管材、薄膜、捧材、单丝、扁丝、打包带、挤网、板材、异型材、造粒、电缆包覆等各种塑料成型辅机匹配,组成各种塑料挤出成型生产线,生产各种塑料制品。PP塑料颗粒在注塑机的机筒内受热融合,受热后的塑料颗粒呈胶着状态,随后被挤入模具冷却成型。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2528515U)一种PP塑料专用注塑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侧左部安装有注塑模具,所述基座的上侧右部安装有输料筒,所述输料筒的上侧右端安装有进料罐,所述进料罐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罐盖,所述罐盖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活动贯穿罐盖连接有第一绞龙,所述转轴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搅拌杆,所述进料罐的底部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的内部嵌套有第二绞龙,所述进料罐的内壁固定有加热管。
[0004]上述专利通过设置搅拌杆对物料进行搅拌,使得物料受热均匀,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无法对物料进行破碎,影响了物料的受热效果,尤其是针对大颗粒的物料而言,熔化时间较慢,不经破碎直接进入加热腔的内部极易导致胶状塑料包裹在塑料颗粒表面反复受热,从而降低产品质量。
[0005]为此,提出一种PP材料成型一体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P材料成型一体机,通过设置破碎组件,能够对刚进入进料罐内部的颗粒进行破碎减小PP塑料的颗粒体积,进而能够提高PP塑料颗粒在受热时的均匀性,并且缩短了PP塑料的加热时间,提高装置的运行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P材料成型一体机,包括底座、注塑模具、输料筒、进料罐以及破碎组件,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注塑模具,且底座的上端外表面位于注塑模具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料筒,所述输料筒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进料罐,且进料罐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破碎组件固定连接于进料罐的内部,且进料罐的内壁嵌入式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进料罐下端外表面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的内表面与输料筒相通,所述出料口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
[0008]所述破碎组件包括电机、螺纹杆、安装板、连接板、活动板、齿牙、齿轮一、齿轮二、转动杆一以及破碎叶片,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进料罐的上端外表面,且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进料罐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进料罐的内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安
装板,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贯穿至进料罐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且进料罐与活动板的连接处开设有T型槽口,所述活动板与T型槽口相互吻合,且活动板的两侧外面靠近上侧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齿牙,所述活动板的两侧通过齿牙均啮合有齿轮一,且齿轮一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一,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开设有搅拌孔,且转动杆一位于搅拌孔的内部,所述转动杆一远离齿轮一的一端贯穿至进料罐的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两组所述转动杆一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齿轮二,且搅拌孔的内部位于两组所述转动杆一的两侧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若干组转动杆二,所述转动杆二的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也固定连接有齿轮二,且转动杆二外表面的齿轮二与转动杆一外表面的齿轮二相互啮合,所述转动杆一与转动杆二外表面位于齿轮二两侧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固定环,且固定环的外表面呈等距离环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破碎叶片。
[0009]通过设置破碎组件,能够对刚进入进料罐内部的颗粒进行破碎减小PP塑料的颗粒体积,进而能够提高PP塑料颗粒在受热时的均匀性,并且缩短了PP塑料的加热时间,提高装置的运行效率;
[0010]运行过程中,塑料颗粒通过进料管进入进料罐的内部,同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纹杆正反转动,由于连接板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且连接板两端的活动板与T型槽口相互吻合,因此螺纹杆正反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板带动其两端的活动板上下移动,由于活动板两侧的齿牙与齿轮一相互啮合,因此在该过程中,齿轮一带动转动杆一正反转动,而又由于转动杆二外表面的齿轮二与转动杆一外表面的齿轮相互啮合,因此在齿轮一带动转动杆一以及其表面的破碎叶片转动的过程中,转动杆二同时带动其表面的破碎叶片转动,对塑料颗粒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塑料颗粒进入安装板的下方受热熔化。
[0011]优选的,相邻两组所述转动杆二外表面的齿轮二也相互啮合,相邻两组所述转动杆一、转动杆二外表面设置的破碎叶片交错分布。
[0012]在齿轮一带动转动杆一以及其表面的破碎叶片转动的过程中,转动杆二同时带动其表面的破碎叶片转动,对塑料颗粒进行破碎,同时,通过设置多组转动杆二通过齿轮二相互啮合,能够在转动杆一转动的过程中使多组转动杆二表面的破碎叶片同时对塑料颗粒进行破碎,从而提高装置的破碎效果,破碎后的细小颗粒通过相邻破碎叶片的间隙进入安装板下方并利用加热管对其进行加热。
[0013]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外表面贯穿至安装板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且连接杆一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组搅拌杆一。
[0014]破碎后的细小颗粒通过相邻破碎叶片的间隙进入安装板下方并利用加热管对其进行加热,并通过设置搅拌杆一,在螺纹杆正反转动的过程中,利用搅拌杆一对进料罐内部的塑料进行搅拌,从而提高其受热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内表面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下端外表面贯穿至进料罐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杆二,所述活动板的下端外表面贯穿至安装板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环,两组所述连接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连接杆二远离活动杆的一端与转动环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两组连接环以转动环的中心为圆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活动杆外表面位于活动槽内部与搅拌杆一对应的位
置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一,所述搅拌杆一的一端贯穿至连接杆一并延伸至与其对应的安装槽内部并呈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组齿条二,所述齿条一与齿条二相互啮合。
[0016]在螺纹杆正反转动的过程中,活动板上下移动,且连接杆一带动活动杆随着螺纹杆正反转动,由于活动板通过连接环与转动环转动连接,活动杆通过连接杆二与转动环固定连接,因此在螺纹杆带动连接杆一以及活动杆正反转动的过程中,活动板带动转动环以及活动杆沿连接杆一上下移动,因此使活动杆在随着连接杆一正反转动的同时带动滑块沿滑槽上下移动,而由于齿条一与齿条二相互啮合,因此在活动杆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搅拌杆一发生自转,从而能够对塑料进行多方位搅拌,提高产品混合效果,使其受热均匀,降低由于胶状塑料将塑料颗粒包裹在其内部对出料口造成堵塞的几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P材料成型一体机,包括底座(1)、注塑模具(2)、输料筒(3)、进料罐(4)以及破碎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注塑模具(2),且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位于注塑模具(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料筒(3),所述输料筒(3)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进料罐(4),且进料罐(4)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进料管(6),所述破碎组件(5)固定连接于进料罐(4)的内部,且进料罐(4)的内壁嵌入式固定连接有加热管(7),所述进料罐(4)下端外表面开设有出料口(9),且出料口(9)的内表面与输料筒(3)相通,所述出料口(9)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10);所述破碎组件(5)包括电机(51)、螺纹杆(52)、安装板(53)、连接板(54)、活动板(55)、齿牙(56)、齿轮一(57)、齿轮二(58)、转动杆一(59)以及破碎叶片(591),所述电机(51)固定连接于进料罐(4)的上端外表面,且电机(51)的输出轴贯穿至进料罐(4)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2),所述进料罐(4)的内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3),所述螺纹杆(5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板(54),所述连接板(54)的两端贯穿至进料罐(4)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55),且进料罐(4)与活动板(55)的连接处开设有T型槽口(551),所述活动板(55)与T型槽口(551)相互吻合,且活动板(55)的两侧外面靠近上侧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齿牙(56),所述活动板(55)的两侧通过齿牙(56)均啮合有齿轮一(57),且齿轮一(5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一(59),所述安装板(53)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开设有搅拌孔(552),且转动杆一(59)位于搅拌孔(552)的内部,所述转动杆一(59)远离齿轮一(57)的一端贯穿至进料罐(4)的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两组所述转动杆一(59)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齿轮二(58),且搅拌孔(552)的内部位于两组所述转动杆一(59)的两侧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若干组转动杆二(592),所述转动杆二(592)的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也固定连接有齿轮二(58),且转动杆二(592)外表面的齿轮二(58)与转动杆一(59)外表面的齿轮二(58)相互啮合,所述转动杆一(59)与转动杆二(592)外表面位于齿轮二(58)两侧的位置均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贵延朱永安
申请(专利权)人:汪贵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