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吊笼配合的楼层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09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吊笼配合的楼层门结构,包括门框和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在门框上的楼层门,楼层门上设有同吊笼门上的驱动块配合的联动块,楼层门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和下半部都沿能够升降地连接在门框上,上半部和下半部都下降到行程终点时上半部和下半部沿前后方向分布,下半部能够上升到同上半部沿前后方向重叠在一起,联动块设置在下半部上,上半部和下半部之间设有当下半部上升到同上半部沿上下方向重叠在一起时使上半部随同下半部一起上升的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降低门框高度的优点,解决现有的同吊笼配合的楼层门结构中的楼层门为单片结构导致门框需要较高而不适用于层高地的楼层上使用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吊笼配合的楼层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升降机
,尤其涉及一种同吊笼配合的楼层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施工升降机(以下称为升降机)普遍用于建筑施工中,负责人货在建筑物各流程间进行垂直运输工作。升降机主要采用吊笼(以下称为升降机载物仓)装载人和货,通过升降机驱动机构驱动进行升降,升降机载物仓上设有用于人货进出的吊笼门,建筑物各楼层设有层门与吊笼门配合使用。最初的施工升降机的吊笼门和层门互相独立,需要单独的动力系统去负责吊笼门、层门的升降,浪费了较多的资源,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安全性能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出了按照吊笼门上的机械联动制作,通过联动结构上的部件配合楼层门上的联动块,来还剩下吊笼门的上升去驱动楼层门上升,楼层门通过自重下降违法。在中国专利号为2017217433574的专利文献中即公开了一种现有的机械联动装置。但是现有的同吊笼配合的楼层门存在以下不足,楼层门为单块结构,在保证开门时的高度空间(从楼面开始向上的空间)防护要求,则需要将门框升降为至少两倍的楼层门的高度,从而导致门框的高度较高,在楼层角度的建筑中则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吊笼配合的楼层门结构,包括门框和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在门框上的楼层门,所述楼层门上设有同吊笼门上的驱动块配合的联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层门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上半部和下半部都沿能够升降地连接在所述门框上,所述上半部和下半部都下降到行程终点时上半部和下半部沿前后方向分布,所述下半部能够上升到同所述上半部沿上下方向重叠在一起,所述联动块设置在所述下半部上,所述上半部和下半部之间设有当下半部上升到同所述上半部沿前后方向重叠在一起时使上半部随同下半部一起上升的固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吊笼配合的楼层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部包括上阻拦框,所述上阻拦框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上滑轮,所述上半部通过所述上滑轮滑动连接在所述门框上而使得上半部能够升降地连接在所述门框上;所述下半部包括下阻拦框,所述下阻拦框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两个沿下下方向分布的下滑轮,所述下半部通过所述下滑轮滑动连接在所述门框上而使得下半部能够升降地连接在所述门框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同吊笼配合的楼层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下半部上的下顶块和设置在上半部上的上顶块,所述下半部上升到同上半部沿前后方向重叠在一起时所述下顶块抵接在上顶块的下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吊笼配合的楼层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块有两块,两块上顶块沿左右方向分布,所述下顶块有两块,两块下顶块沿左右方向分布,两块下顶块一一对应地同两块上顶块沿上下方向对齐。5.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新星徐晨瀚叶德灿叶洲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揽胜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