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放置式储能电池模块舱及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8082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放置式储能电池模块舱及储能系统,属于储能装置领域,包括舱体,设置在地面以下,底部开设若干通风口;若干通风管,竖直设置在舱体外壁,分别与通风口连通,通风管上端连通有水平设置的渐缩进风口,进风口位于地面以上;舱盖,设置在舱体顶部;通水层,设置在舱体内侧,与舱体的外壁之间构成储水腔;舱体外壁设置有与储水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两个环形管路,分别设置在通水层内侧顶部和底部,并通过多个水平过流管与储水腔连通;多个竖直过流管,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环形管路连通;相邻两个水平过流管之间形成一个放置腔,每个放置腔内放置一个储能电池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水、风一体温度控制的方式,避免了超温现象的发生。现象的发生。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放置式储能电池模块舱及储能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放置式储能电池模块舱及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碳中和、碳达峰

双碳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主要通过吸收自然的风、光进行发电,本身具有较大的波动特性,这使得发电侧和用电侧间不能够完全的耦合,需要储能系统吸收多余电量、释放欠缺电量对其波动性进行平抑;另一方面,分布式能源系统,其发电规模和稳定性较低,需要储能系统充当电力系统的蓄水池,提高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03]目前,最成熟的储能系统形式是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与乘用车的动力电池使用形式不同,其广泛运用在电力系统的各个区域,采用固定式放置的方式进行使用,但是,主流的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如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具有很大的安全性隐患,其在短路、过充过放、超温、制造缺陷下都有可能发生着火、爆炸等现象,因此,如何保证其运行安全,降低其事故风险就成了一个重点的关注方向。
[0004]现阶段,锂离子电池在电力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放置式储能电池模块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主体安装设置在地面以下,底部开设若干通风口;若干通风管(2),所述通风管(2)竖直设置在所述舱体(1)外壁,分别与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通风管(2)上端连通有水平设置的渐缩进风口(3),所述渐缩进风口(3)位于地面以上;舱盖(4),所述舱盖(4)设置在所述舱体(1)顶部;通水层(5),所述通水层(5)设置在所述舱体(1)内侧,与所述舱体(1)的外壁之间构成储水腔(6);所述舱体(1)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储水腔(6)连通的进水口(7)和出水口(8);两个环形管路(9),两个所述环形管路(9)分别设置在所述通水层(5)内侧顶部和底部,并通过多个水平过流管(10)与所述储水腔(6)连通;及多个竖直过流管(11),所述竖直过流管(11)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环形管路(9)连通;相邻两个所述水平过流管(10)之间形成一个放置腔,每个放置腔内放置一个储能电池模块(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放置式储能电池模块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竖直过流管(11)均通过多个所述水平过流管(10)与所述储水腔(6)连通,相邻两个所述水平过流管(10)与所述竖直过流管(11)之间设置有换热翅片(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放置式储能电池模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层(5)顶部和底部分别距离所述舱体(1)的顶部和底部具有间距;所述进水口(7)靠近所述舱体(1)顶部,所述出水口(8)靠近所述舱体(1)底部,所述进水口(7)处安装有加压水泵(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放置式储能电池模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8)与竖直设置在所述舱体(1)侧壁的L型出水导管(15)连通,所述L型出水导管(15)的水平端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7)处于同一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放置式储能电池模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池模块(12)包括互相连接的多个储能电池簇及电池模组水冷系统,多个所述电池模组水冷系统互相连通,所述通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子琛张宝锋童博韩毅高晨陈臣赵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