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电池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662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芯、电池及车辆,其中,电芯包括由间隔设置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卷绕形成的卷绕结构,所述第一极片的电极性与所述第二极片的电极性相反,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均包括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集流体表面的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极片的所述集流体上具有未设置所述活性物质层的第一空白区,所述第一空白区位于所述卷绕结构的最外层的外表面。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卷绕结构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存在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热效果差的问题。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电池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芯、电池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对电池充放电功率的要求日益提高,功率的增加意味着电池充放电倍率和电芯发热功率的增加,发热量增加,对电池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影响极大,对电池的散热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0003]而现有技术中的卷绕电池一般将分别涂覆有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用隔膜分隔,卷设呈卷绕结构后,经压实入壳封装。在电池放电过程中,存在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0004]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卷绕结构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存在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芯、电池及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卷绕结构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存在的散热效果差的缺陷。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芯,包括由间隔设置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卷绕形成的卷绕结构,所述第一极片的电极性与所述第二极片的电极性相反,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设置有隔离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间隔设置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卷绕形成的卷绕结构,所述第一极片的电极性与所述第二极片的电极性相反,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均包括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集流体表面的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极片的所述集流体上具有未设置所述活性物质层的第一空白区,所述第一空白区位于所述卷绕结构的最外层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其中一者的所述集流体的表面上设置有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另一者的所述集流体的表面上设置有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的所述集流体的第一面均未设置所述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面为所述第一空白区所在的表面;所述第一极片的所述集流体的第二面涂覆有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空白区所在的表面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包括单面涂覆段和双面涂覆段,所述双面涂覆段的所述集流体相对的两表面均涂覆有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单面涂覆段的所述集流体上与所述第一空白区相对的一面涂覆有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片的所述集流体相对的两表面均涂覆有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一极片电连接,所述第二极耳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栋陈金峰谢木生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