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样三轴压力试验承压舱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794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岩样三轴压力试验承压舱室,涉及土工仪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互合围的底盖、顶盖和筒体,所述筒体内形成油腔,所述油腔内设置隔油套,所述隔油套的上下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于顶盖和底盖上,隔油套内形成与油腔分离的承压腔,所述顶盖的中间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可拆卸连接有安装盖,所述安装盖中间滑动连接有上压杆,所述上压杆伸出承压腔用于挤压岩体,所述底盖的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伸入承压腔内,下端延伸至底盖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岩样受到油污污染,能够提高岩样试验过程中的便捷性。能够提高岩样试验过程中的便捷性。能够提高岩样试验过程中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样三轴压力试验承压舱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工仪器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岩样三轴压力试验承压舱室。

技术介绍

[0002]三轴仪是对岩样试验的设备,能够对岩样的各种参数进行检查,能够对岩样施加围向的压力,又能够对岩样施加上下轴向的压力,从而实现岩样的试验。目前传统的三轴仪主要包含承压的筒体,将套装好的岩样装入筒体内,通过液压对岩样施加围向的压力,并通过升降的加压设备,同时对岩样施加上下的压力,岩样受到围向和轴向的压力,产生形变直至破坏,从而实现岩样的试验,得到岩样的参数。
[0003]但是,该种三轴仪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将岩样进入油液当中才能够对岩样施加围压,试验过程中油液将造成岩样及岩样接触的相关部件沾污;而且也将造成测试场地的污染,造成试验不变。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岩样三轴压力试验承压舱室,避免岩样受到油污污染,能够提高岩样试验过程中的便捷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岩样三轴压力试验承压舱室,包括相互合围的底盖、顶盖和筒体,所述筒体内形成油腔,所述油腔内设置隔油套,所述隔油套的上下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于顶盖和底盖上,隔油套内形成与油腔分离的承压腔,所述顶盖的中间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可拆卸连接有安装盖,所述安装盖中间滑动连接有上压杆,所述上压杆伸出承压腔用于挤压岩体,所述底盖的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伸入承压腔内,下端延伸至底盖下端。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油套包括中间的充气段以及充气段上下两端的密封边,所述充气段包括内侧的密封层和外层的充气层,所述充气层内形成可向外膨胀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环绕于隔油套外周并沿隔油套的轴向分部,所述充气管连接有导气管。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充气管首尾连接形成连续U型结构。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气管的内侧为连接部,外侧为膨胀部,所述连接部与密封层的外侧粘结且平整贴合,所述弹性部在充气过程中向外侧弹性膨胀。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对应于支撑柱的外周设置密封座一和密封座二,所述密封座二螺纹连接于密封座一上,所述隔油套下端的密封边挤压密封于密封座一和密封座二之间。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油罩上端的密封边伸入安装孔内,并密封连接于安装孔的阶梯面上。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中间轴向穿插有可上下伸缩的升降杆,所述升
降杆的上端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开设有用于容纳支撑块的凹陷,所述凹陷的深度大于支撑块厚度。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可上下滑动地套接于升降杆的上端,所述支撑块与升降杆之间设置弹簧,所述弹簧用于向岩体一侧弹性推动支撑块。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垫块,所述垫块可受升降杆的驱动上下升降,所述垫块的外周偏下侧开设若干环形分布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置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转动连接于连杆一端,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与导向槽内壁;所述连杆通过弹性件可向外弹性摆动,导向轮伸入导向槽与隔油套内侧滚轮抵压。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上端对应于导向槽处设置向上凸出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内侧形成斜面,所述斜面用于向内侧弹性抵压导向轮,所述导向块的外侧形成与隔油套内周贴合的弧形;所述导向槽下侧面设置凸块一,所述导向块的上端设置凸块二,所述凸块一和凸块二相互嵌合。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压杆的下端或者支撑柱的上部设置纠偏组件,所述纠偏组件包括底座、连接球头和活动块,所述底座上开设与连接球头球形适配的半球槽,所述连接球头嵌入所述半球槽内,所述半球槽的开口外侧设置限位挡环,所述限位挡环用于阻挡连接球头脱落,所述连接球头朝向岩体的一侧开设连接孔,所述活动块上固定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插入所述连接孔内;所述活动块与环形挡环之间形成摆动间隙。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半球槽的内壁上嵌入塑料的导滑环,所述导滑环的表面与半球槽的表面连续,导滑环与连接球头的间隙小于半球面与连接球头的间隙。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压腔的上下两侧均设置垫块,下侧的垫块位于支撑柱上端,上侧的垫块安装于上压杆下端;两垫块相对端面上分别设置压块,压块分别偏向轴线的两侧,所述垫块上开设用于容纳压块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与压块的高度一致,压块通过液压可升降地嵌入凹槽内。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底部连通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设置活塞柱,所述活塞柱与压块连接,所述活塞腔通过接头连接有液压管,液压管的另一端与外接液压源连接,所述垫块内开设用于容纳部分液压管的容纳槽。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腔的内周上开设限位槽,所述活塞柱的外侧开设用所述限位槽适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限位槽内。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外径大于所述压块的外径,所述活塞柱与压块相对的一侧形成设置相互适配的摆动球面,所述活塞柱和压块之间在摆动球面处相互磁吸连接。
[002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通过采用隔油套在油腔中间隔离形成一个上下走向的承压腔,使得其中能够形成与油腔分离的承压腔,从而在承压腔内安装岩体,岩体在承压过程中能够与周侧的油相互隔离,从而能够保持岩体的清洁,在试验过程中无需使岩体和其他试验装置沾染油污,方便试验;通过在隔油套的当中设置充气等,从而能够保持隔油套的挺括性,便于隔油套内的岩样等能够顺畅升降,从而能顾提高设备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岩样三轴压力试验承压舱室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隔油套的充气段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段的剖视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垫块上的导向槽和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岩样三轴压力试验承压舱室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9]图6为图5中A处放大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垫块上压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压块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垫块与压块的剖视图;
[0033]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岩样三轴压力试验承压舱室的结构示意图三;
[0034]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纠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1、底盖;2、顶盖;3、筒体;4、油腔;5、隔油套;6、支撑柱;7、垫块;8、安装盖;9、上压杆;10、纠偏组件;11、承压腔;12、密封边;13、充气段;14、密封座一;15、密封座二;16、导气管;17、保护罩;18、过油口;19、安装孔;20、密封层;21、充气层;22、充气管;221、连接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样三轴压力试验承压舱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合围的底盖(1)、顶盖(2)和筒体(3),所述筒体(3)内形成油腔(4),所述油腔(4)内设置隔油套(5),所述隔油套(5)的上下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于顶盖(2)和底盖(1)上,隔油套(5)内形成与油腔(4)分离的承压腔(11),所述顶盖(2)的中间开设安装孔(19),所述安装孔(19)内可拆卸连接有安装盖(8),所述安装盖(8)中间滑动连接有上压杆(9),所述上压杆(9)伸出承压腔(11)用于挤压岩体,所述底盖(1)的设置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上端伸入承压腔(11)内,下端延伸至底盖(1)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样三轴压力试验承压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套(5)包括中间的充气段(13)以及充气段(13)上下两端的密封边(12),所述充气段(13)包括内侧的密封层(20)和外层的充气层(21),所述充气层(21)内形成可向外膨胀的充气管(22),所述充气管(22)环绕于隔油套(5)外周并沿隔油套(5)的轴向分部,所述充气管(22)连接有导气管(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样三轴压力试验承压舱室,其特征在于,相邻充气管(22)首尾连接形成连续U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样三轴压力试验承压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22)的内侧为连接部(221),外侧为膨胀部,所述连接部(221)与密封层(20)的外侧粘结且平整贴合,所述弹性部(222)在充气过程中向外侧弹性膨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样三轴压力试验承压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上对应于支撑柱(6)的外周设置密封座一(14)和密封座二(15),所述密封座二(15)螺纹连接于密封座一(14)上,所述隔油套(5)下端的密封边(12)挤压密封于密封座一(14)和密封座二(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群仙罗华根谢乾挺叶泓每金甜甜王倩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