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791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涉及路基加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下机体、上机体、扶手、电机,其中上机体的底端固定连接下机体,所述下机体的底端固定连接底板,所述上机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扶手,且扶手靠后一端固定连接电机,设有遮挡组件,所述扶手的底端在靠近电机一侧固定连接有遮挡组件,所述下机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遮挡组件可对电机处排出的热风进行阻隔,使其不能直接到达工作人员面部,且通过对电机进行遮挡,降低了工作中出现烫伤情况的几率,遮挡组件本身为固定设置,在受到碰撞等情况时也不会出现位移,能有效的降低碰撞可能对电机带来的损伤。可能对电机带来的损伤。可能对电机带来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路基加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线路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路基施工时为了加固路基,常采用夯土机加固路基,夯土机利用冲击和冲击振动作用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压实机械,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设备。
[0003]电机是夯土机的驱动设备,电机的输出端与夯土机机体直接连接,而电机的出风口则正对着工人的方向,如此在工作过程中,电机产生的热风直接吹到工人面部,不仅会影响工人的视野,同时会加重工人的体温上升,致使工作感受极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解决了上述提到的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包括底板、下机体、上机体、扶手、电机,其中上机体的底端固定连接下机体,所述下机体的底端固定连接底板,所述上机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扶手,且扶手靠后一端固定连接电机,设有遮挡组件,所述扶手的底端在靠近电机一侧固定连接有遮挡组件,所述下机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组件,所述遮挡组件包括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且竖板在靠近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的下方设置有导风槽,所述侧板的侧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所述竖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0006]优选的,所述侧板和竖板的顶端所处高度均高于电机的顶端所处高度,所述上挡板的顶端开设有水平分布的散热通孔。
[0007]优选的,所述竖板靠前一端与电机处出风口具有间距,所述竖板靠前一端设置有水平分布的导风槽。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与竖板相背一端和扶手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和竖板为一体成型。
[0009]优选的,所述稳定组件包括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板一,所述支板一与连接环相背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的顶端插接有插杆一,所述连接环的外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板二,所述支板二与连接环相背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二的顶端插接有插杆二。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环与下机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一、插杆一、支板一和支板二、插杆二、连接板二为对称分布设置。
[00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遮挡组件可对电机处排出的热风进行阻隔,使其不能直接到达工作人员面部,且通过对电机进行遮挡,降低了工作中出现烫伤情况的几率,遮挡组件本身为固定设置,在受到碰撞等情况时也不会出现位移,能有效的降低碰撞可能对电机带来的损伤。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稳定组件对设备起到支撑作用,使其不仅仅是依靠自身的自重站立,加强了其与路基之间的连接,使其稳定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方便工人进行休息。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遮挡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稳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底板;2、下机体;3、稳定组件;4、上机体;5、扶手;6、电机;7、遮挡组件;31、连接板一;32、插杆一;33、支板一;34、连接环;35、支板二;36、插杆二;37、连接板二;71、侧板;72、散热孔;73、竖板;74、上挡板;75、固定杆;76、导风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由图1

3给出,本技术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包括底板1、下机体2、上机体4、扶手5、电机6,其中上机体4的底端固定连接下机体2,下机体2的底端固定连接底板1,上机体4的顶端固定连接扶手5,且扶手5靠后一端固定连接电机6,设有遮挡组件7,扶手5的底端在靠近电机6一侧固定连接有遮挡组件7,下机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组件3,遮挡组件7包括有竖板73,竖板7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71,且竖板73在靠近电机6一端固定连接有上挡板74,上挡板74的下方设置有导风槽76,侧板71的侧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72,竖板7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5;
[0021]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根据图4,稳定组件3包括有连接环34,连接环34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板一33,支板一33与连接环34相背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31,连接板一31的顶端插接有插杆一32,连接环34的外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板二35,支板二35与连接环34相背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37,连接板二37的顶端插接有插杆二36。
[0022]工作原理:
[0023]当电机6开始工作,并通过出风口向外部散发热风时,风会直接到达竖板73处,并
被竖板73所遮挡,而后风在水平分布的导风槽76导向下往上下方向运动,被导向至下方的风直接排放至外部,被导向至上方的风被上挡板74所遮挡,并通过上挡板74处的散热通孔散发至外部,不会使热风直接吹在工作人员面部,同时还会有部分热风通过散热孔72散发至外部,且两侧的风可通过散热孔72到达电机6处,并与电机6处排出的热风融合,从而降低排出风的温度,遮挡组件7可对电机6处排出的热风进行阻隔,使其不能直接到达工作人员面部,电机6在长时间工作后本身的温度会升高,在工作人员握持扶手5控制设备工作时,容易出现误触碰烫伤情况,遮挡组件7降低了出现烫伤情况的几率,遮挡组件7本身为固定设置,在受到碰撞等情况时也不会出现位移,能有效的降低碰撞可能对电机6带来的损伤;
[0024]在需要停机进行暂时休息时,通常是依靠下机体2和上机体4的自重站立,此种方式局限性较高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当需要停机休息时,将插杆一32穿过连接板一31插接至下方路基内,将插杆二36穿过连接板二37插接至下方路基内,在插杆一32和插杆二36的双重限制下,设备的两侧均被加固,此时稳定组件3对设备起到支撑作用,使其不仅仅是依靠自身的自重站立,加强了其与路基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包括底板(1)、下机体(2)、上机体(4)、扶手(5)、电机(6),其中上机体(4)的底端固定连接下机体(2),所述下机体(2)的底端固定连接底板(1),所述上机体(4)的顶端固定连接扶手(5),且扶手(5)靠后一端固定连接电机(6),其特征在于:设有遮挡组件(7),所述扶手(5)的底端在靠近电机(6)一侧固定连接有遮挡组件(7),所述下机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组件(3),所述遮挡组件(7)包括有竖板(73),所述竖板(7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71),且竖板(73)在靠近电机(6)一端固定连接有上挡板(74),所述上挡板(74)的下方设置有导风槽(76),所述侧板(71)的侧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72),所述竖板(7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71)和竖板(73)的顶端所处高度均高于电机(6)的顶端所处高度,所述上挡板(74)的顶端开设有水平分布的散热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维喻胜强黄泓陈名盛许勇陈丰敏刘友华张聪谭可文立林姜定轩杨浪蒲滨喻勇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公路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