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流量乳化液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789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大流量乳化液泵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两组斜齿轮组外挂的人字齿传动结构,保留了能消除轴向力的优点,克服了加工精度要求高、装配工艺复杂、后续检修及维修不方便的缺陷;采用了非整体剖分式传动箱体的的曲轴多点支撑技术,克服了两点支撑形式曲轴及传动箱体设计尺寸大、设备笨重的问题,也克服了整体剖分式传动箱体存在的加工、制造、装配工艺要求高、现场维护及后期维修不便的难题;提出了独立外循环润滑系统,将传动箱和油箱进行分离,实现润滑油的清洁度、质量闭环管理和控制,也为实现润滑系统在泵站启泵前的超前启动、及泵站停泵后的滞后停机提供了前提;泵站整体采用左右对称结构,可适应煤矿左右工作面的布置需求。的布置需求。的布置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大流量乳化液泵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工程液压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大流量乳化液泵站。

技术介绍

[0002]乳化液泵站是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必备设备,是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动力源,采用卧式缸体的结构,经一级齿轮传动,带动曲轴、连杆、滑块、柱塞等部件的运动,把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
[0003]乳化液泵站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我国于70年代开始进口应用,并逐步实现了国产化。传统国产泵站受历史生产、设计水平以及煤矿工况特点和管理水平限制,其设计理念以抗污染设计、工况适应性、可维护性为主要出发点,对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等要求不高。基于上述理念,传统泵站的设计制造,趋向于低成本、易维护性,要求结构简单,可以适应各种工况使用及检修,对产品的可靠性和连续无故障运行要求也不高。这导致传统泵站普遍采用机械卸载、飞溅润滑等内循环系统,曲轴采用两点支撑结构;使得泵站的流量小、压力波动大,支架快速降移升时系统供液不足,不能可靠保证支架初撑力;整个泵站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也基本没有什么传感保护措施。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大流量乳化液泵站,包括传动箱体(1),所述传动箱体(1)内设有依次联动的动力轴(2)、齿轮副(3)、曲轴(4)、连杆(5)、滑块(6)及柱塞(7),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2)与所述曲轴(4)的两端各设一组所述齿轮副(3)传动连接,两组所述齿轮副(3)为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斜齿轮组,一起组成人字齿轮传动结构;所述曲轴(4)具有中部支承装置(8a)与端部支承装置(8b),分别用于支承所述曲轴(4)的曲轴颈与前/后端轴;所述传动箱体(1)采用非整体剖分结构,所述中部支承装置(8a)处采用剖分式结构;还包括有具有多个精准润滑末端的润滑系统,用于为所述传动箱体(1)内的各传动零部件供油以润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流量乳化液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体包括中部腔室(101)与两侧的齿轮腔室(102),所述动力轴(2)与所述曲轴(4)贯穿设置在所述中部腔室(101)内,两端均延伸至所述齿轮腔室(102)内、并通过所述齿轮副(3)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大流量乳化液泵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齿轮腔室(102)及两组所述齿轮副(3)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部腔室(101)的两侧,所述动力轴(2)的动力输入端在所述传动箱体(1)中的位置可左右替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大流量乳化液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腔室(102)的外侧腔壁为可拆卸的侧端盖(10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大流量乳化液泵站,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虎陈国辉戴红兵张文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六煤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