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重响应的药物控释系统、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合成和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多重响应的药物控释系统、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药物控释系统通常在特定的pH、还原剂、酶等条件下实现药物的控释。然而,这种单一的控释方法往往靶向能力不强,在血液循环中没有到达目标肿瘤位点就将药物提前释放,使得具有细胞毒性的药物作用于正常细胞,产生副作用。因此,如何提高药物控释系统的靶向能力,增强药物释放速率的可控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重响应的药物控释系统,能够同时对近红外光、pH、透明质酸酶三重刺激响应释药,药物释放速率的可控性强,生物相容性高,肿瘤靶向性好。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重响应的药物控释系统的制备方法,利于工业制备。
[0005]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重响应的药物控释系统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重响应的药物控释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1:将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分散剂的金纳米棒溶液调节至碱性,向搅拌的金纳米棒溶液中加入硅酸四乙酯的甲醇溶液和3
‑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甲醇溶液,反应后得到氨基化二氧化硅/金纳米棒溶液;S12:将氨基化二氧化硅/金纳米棒溶液离心,得到的氨基化二氧化硅/金纳米棒用水和乙醇交替洗涤,洗涤后将氨基化二氧化硅/金纳米棒分散在酸性甲醇溶液中,回流,除去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离心水洗后得到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金纳米棒;S13:将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金纳米棒、药物分散到水中,搅拌,离心水洗得到药物/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金纳米棒;S14:将药物/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金纳米棒加入到透明质酸钠的溶液中,搅拌下反应,得到多重响应的药物控释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响应的药物控释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分散剂的金纳米棒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S21:向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中加入氯金酸水溶液,剧烈搅拌后加入硼氢化钠水溶液,搅拌后得到金种子溶液;S22:向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油酸钠的混合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水溶液,剧烈搅拌的同时,加入氯金酸水溶液,在30℃的条件下静置15min,搅拌90min,滴加酸调节pH至酸性,搅拌15min,加入抗坏血酸水溶液,剧烈搅拌30s,同时加入步骤S21配置好的金种子溶液,继续搅拌30s,在30℃的条件下静置12h,得到金纳米棒溶液;S23:将步骤S22制备的金纳米棒溶液以离心,得到的金纳米棒水洗,将金纳米棒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中,陈化6h后得到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分散剂的金纳米棒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响应的药物控释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所述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分散剂的金纳米棒溶液中,所述金纳米棒的浓度为0.05~0.06wt%,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浓度为0.02~0.03wt%;所述硅酸四乙酯的甲醇溶液中,硅酸四乙酯的体积分数为10~20%;所述3
‑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甲醇溶液中,3
‑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体积分数为1~2%;所述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分散剂的金纳米棒溶液、硅酸四乙酯的甲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泳,梁政崟,高俊,吴大同,蔡文蓉,李俊瑶,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