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758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该系统针对于高含硫气田中,产生的各种腐蚀物以及管道内部杂质和各类沉积物,沉积物中成分复杂,水质发黑,COD含量、硫化物含量较高,黏度大且呈膏状,在所述含油污泥回收处理系统中对于混合反应罐进行了分区设置,分区逐次的对废水处理然后过滤后回注,而污泥则由混合反应管底部的第一排泥口汇集到污泥处理组件进行集中处理,使得废水和污泥能够充分分离开并通过两道不同的程序分别处理,经过该混合反应罐的充分搅拌配合药剂的作用,实现了油、水、泥的三相分离,使硫化物、悬浮物等多项指标达到回注要求;同时,污泥在压滤处理后,含水率降低至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石油开采
,特别涉及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防止高含硫气田在集输天然气中H2S、CO2以及腐蚀性凝析水造成的各种腐蚀,通过定期的清管及缓蚀剂批处理作业,可及时修补管道上形成的极强黏性薄膜并清除管道内部杂质和各类沉积物,由此产生批处理废液。
[0003]批处理废液成分复杂,高含老化油、油基类缓蚀剂、地层返排物以及硫单质等,水质发黑,COD含量、硫化物含量较高,黏度大且呈膏状,处理难度大。
[0004]目前批处理废液全部拉运至污水处理站单独进行处理。现有的气田在污水处理系统上并未设置处理批处理废液的处理系统,因此采取先沉淀的方式实现废液固液初步分离,上部液相作为含硫污水处理,下部“批处理油泥”通过与气田水处理后产生的“普通污泥”按照一定体积比例混合压滤。但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沉淀的方式仅能保证批处理废液总体积20%~30%水相分离,剩余70%~80%均为“批处理油泥”,且含水率较高,黏度较大。同时,“普通污泥”量有限,无法达到充分的混合,压滤工艺无法有效实施,同体积混合压滤后污泥含水率达到65%,处理成本增加。此外,批处理废液占用污水池单独处理直接影响了处理站气田水处理能力,进而影响了气田的提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批处理的含油泥污不能有效处理,导致处理后含水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压滤工艺无法有效实施,造成后期处理成本增加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含油污泥回收处理系统,包括混合反应罐,所述混合反应罐一侧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另一侧顶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混合反应罐从进液口到排液口依次包括四个反应区,相邻反应区之间分别设置有溢流板,每个反应区内均设置有搅拌器,以及对应的药剂投料口,每个反应区底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泥口;
[0008]所述进液口一端连接有废液接收罐,所述排液口一端连接有过滤缓冲罐;
[0009]还包括污泥处理组件和污水过滤组件,所述污水过滤组件进水口与所述过滤缓冲罐的排水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污水过滤组件包括第二排泥口,所述第一排泥口与所述第二排泥口分别与所述污泥处理组件通过第二管道连接。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泥回收处理系统,该系统针对于高含硫气田中,集输天然气中的硫化氢、腐蚀性凝析水会造成各种腐蚀物以及管道内部杂质和各类沉积物,成分复杂,水质发黑,COD含量高,硫化物含量高,黏度大且呈膏状,基于此,在所述含油污泥回收处理系统中对于混合反应罐进行了分区设置,根据废液流动顺序依次加入药剂进行处理,四级处理完成后的废水通过过滤缓冲罐进入污水过滤组件进一步过滤后回注,而污泥
则由混合反应管底部的第一排泥口汇集到污泥处理组件进行集中处理,经过改进污泥处理系统,尤其是混合反应罐的分区逐次的处理,使得废水和污泥能够充分的分离开并通过两道不同的程序分别处理,经过该混合反应罐的充分搅拌配合药剂的作用,实现了油、水、泥的三相分离,使硫化物、悬浮物等多项指标达到回注要求;同时,污泥在压滤处理后,含水率降低至20%

30%。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从进液口到排液口方向,四个反应区分别为:破乳区、除硫区、混凝区和絮凝区。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污水过滤组件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支路与所述废液接收罐的排液口相连,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上分别设置有开关阀用于控制自所述过滤缓冲罐的排水口排除的废水的流向。
[0013]定期对过滤缓冲罐中的废液进行取样检查,当所述过滤缓冲罐中的废水中,悬浮物含量低于50mg/L时,所述第一支路的开关阀打开,所述第二支路的开关阀关闭,废水进入污水过滤组件中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处理,当所述过滤缓冲罐中的悬浮物含量高于50mg/L时,所述第二支路的开关阀打开,所述第一支路的开关阀关闭,废水重新通过废液接收罐进入混合反应罐进行处理。这样保证了经过废水过滤组件处理的废液符合地层回注标准。不会造成地层污染。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水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外输缓冲罐;所述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均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外输缓冲罐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外输缓冲罐的出水口与地层回注口连接有回注管道。所述第一过滤器为石英砂过滤器,其中石英砂的粒径由小到大依次分成四种不同粒径范围,最小的粒径范围为0.8

1.2mm,其中0.8

1.2mm的占总量的60%,其次是15%的2

4mm粒径范围的,15%的4

8mm之间的,剩余的是8

16mm之间的;所述第二过滤器为金刚砂过滤器,金刚砂的粒径由小到大依次分为四种不同的粒径范围,其中粒径范围在0.5

16mm之间的占总量的70%,其次是10%的粒径范围为2

4mm,10%的粒径范围为4

8mm之间,剩余部分的粒径范围为4

8mm左右。设置两道过滤器能更高效去除水中悬浮物等杂质。
[0015]所述第一过滤器为石英砂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为金刚砂过滤器,过滤流量为5

6m3/h,压力为0.25

0.3MPa。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排泥口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一过滤器的底部和第二过滤器的底部。
[00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水过滤组件还包括反冲洗管道,所述反冲洗管道一端与所述回注管道相连,另一端包括两个支路,两个支路分别与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的顶部还分别设置有反排口,所述反排口与所述第二管道相连通。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泥处理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浓缩池、污泥池和压滤装置,所述第一排污口和所述第二排污口分别与所述污泥浓缩池通过第二管道连接。
[0019]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的操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0]步骤一、批处理废液自废液接收罐通过提升泵泵入混合反应罐;
[0021]步骤二、通过药剂投料口向所述混合反应罐投加药剂,所述药剂投加顺序为破乳剂、除硫剂、混凝剂和絮凝剂,通过药剂处理后的废水自排液口进入过滤缓冲罐,检测废水中的悬浮物含量;
[0022]步骤三、将符合悬浮物含量标准的废水依次通过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的过滤回注到地层下;
[0023]步骤四、通过步骤二中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反应罐(1),所述混合反应罐(1)一侧设置有进液口(110),另一侧设置有排液口(120);所述混合反应罐(1)从进液口(110)到排液口(120)依次包括四个反应区,相邻反应区之间分别设置有溢流板(6),每个反应区内均设置有搅拌器(7),以及对应的药剂投料口,每个反应区底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泥口(8);所述进液口(110)一端连接有废液接收罐(9),所述排液口(120)一端连接有过滤缓冲罐(10);还包括污泥处理组件和污水过滤组件,所述污水过滤组件进水口与所述过滤缓冲罐(10)的排水口通过第一管道(11)连接,所述污水过滤组件包括第二排泥口(15),所述第一排泥口(8)与所述第二排泥口(15)分别与所述污泥处理组件通过第二管道(1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从进液口(110)到排液口(120)方向,四个反应区分别为:破乳区(2)、除硫区(3)、混凝区(4)和絮凝区(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1)上设置有第一支路(111)和第二支路(112),所述第一支路(111)与所述污水过滤组件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支路(112)与所述废液接收罐(9)的排液口相连,所述第一支路(111)和第二支路(112)上分别设置有开关阀用于控制自所述过滤缓冲罐(10)的排水口排除的废水的流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器(12)、第二过滤器(13)、外输缓冲罐(14);所述第一过滤器(12)和第二过滤器(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彬伶青鹏梁中红杨关键胡尧熙王哲赵羽何海段黎明柯玉彪李思强袁银春邓辉徐和先张德成王林张伟金星王祥袁松军游兴董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